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 道试题
1 . 在某杂志公布的 2023 年十大流行语中,一些流行于短视频中的热梗词汇并没有上榜。有些年轻人热衷的梗,年长者不以为然,有些语言形式被社会广泛接受还需一个过程,由此可见(     
A.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往往因人而异
B.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二者不可分离
C.生活和实践是流行语形成和发展的源泉
D.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同频共振、相向而行
2024-01-29更新 | 384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连云港市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政治试题
2 . 10月6日,记者从北京市考古研究院获悉,北京金中都遗址发现一处大型建筑基址。根据地理位置、地层关系、建筑规制和出士遗物分析,早期建筑组群基址时代约为辽至金大定年间,晚期建筑组群基址时代约为金大定年间至金末元初。遗址出土的文物反映了金中都的经济、科技发展水平和社会生活状态。这反映(       
①自在事物的联系因人的参与而复杂化               ②事物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③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                      ④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
3 . 2023年7月29日,中央气象台发布暴雨红色预警。截至8月2日,京津冀大部分地区累计降水量达200毫米-450毫米,局地累计降水量甚至接近700毫米以上。本次京津冀强降水与台风“杜苏芮”和“卡努”带来的丰富水源有关,又受当地地形的影响,丰富的水汽在低空东南风影响下,到达太行山区东侧山前抬升形成暴雨。由此可以看出(     
①物质运动的规律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②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思维能够正确认识客观存在
③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因此客观条件是不能改变的
④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和变化之中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4 . 2023年9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科研团队在纳米材料研究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研究人员成功研发了一种新型纳米材料,有望大幅提高太阳能电池和储能设备的能源转换效率。这种新型纳米材料以石墨烯为基础,通过精确控制石墨烯层的结构和缺陷,实现了对光能的高效吸收和转换。试验结果表明,该材料在阳光照射下能够有效地将光能转化为电能,转换效率比传统材料提升了约15%。这表明(     
①探索世界本质与规律的科学实验意义重大
②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思维总能正确反映存在
③追求真理要经历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
④人类的科学实践活动具有主观能动性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为纪念1969年7月20日人类第一次登月成功,每年的7月20日被定为“人类月球日”。数千年来,中国人对月亮情有独钟,始终带有浪漫的想象,从抬头仰望到伸手拥抱。随着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神秘的月亮离我们又近了一步。材料表明(       
A.思维和存在不具有同一性B.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和存在方式
C.认识工具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D.实践水平的提高取决于认识水平的提高
2023-11-11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6 . 2023年8月16日,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物免疫学讲席教授柴继杰、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周俭民,为在科研中发现抗病小体并阐明其结构和在抗植物病虫害中的功能做出开创性工作,获得2023“生命科学奖”。首个抗病小体的发现,为植物如何控制细胞死亡和免疫提供了线索,显著地推进了人们对植物免疫机制的认识。这说明(     
①认识是主体对客体正确的能动的反映
②经过实践检验的认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③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思维能够正确反映存在
④实践活动是获得首个抗病小体认识的来源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9-13更新 | 1218次组卷 | 29卷引用:第四课 探索认识的奥秘
7 .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科研团队发现了芸苔素内酯调控棉纤维发育的机制。芸苔素内酯是一种高效、广谱、安全的多用途植物生长调节剂,被称为第六大植物激素,具有保花保果、增产、提质、抗病等作用。该团队近十年来一直研究棉纤维发育,目前发现的调控棉花重要性状的多个关键基因均可作为技术储备,未来用于指导棉花生产。材料表明(     
A.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人们能够准确认识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B.意识活动具有能动性,科研成果能在认识世界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
C.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人们对事物的认识要经历从有限到无限的过程
D.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规律形成和发展的
8 . 气候会影响树木年轮的形成与宽窄变化。因此,树木年轮记录可以替代气象资料,帮助科学家追溯过去的气候变化,还可以为气候模型提供量化、精确的背景参数,帮助科学家更可靠地模拟未来的气候变化,这表明(       
①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②科学实验可以检验认识的真理性
③科学家可以认识气候变化规律          
④准确认识规律是科学研究的最终目的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7-10更新 | 6142次组卷 | 26卷引用:江苏省太湖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9 . 2023年4月1日,无锡市宜兴市丁埂遗址发现一块极为罕见的两面刻有虎纹、卷云纹和飞鸟纹的良渚文化时期的石钺,对研究太湖西岸良渚文化社会复杂化进程具有重大学术意义。这一发现进一步佐证了(     
A.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B.物质具有客观实在性
C.自然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D.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
22-23高一下·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10 . 2023年3月25日如皋市有市民反映下班路上遇到了“冰雹”,但个头并不大,基本上不起过5毫米。对此南通市气象台表示,市民看到的不是冰雹,而是比冰雹小的三种固态粒。不透明的,尺寸在2到5毫米的叫霰(xiàn)。透明的,落在地上有一定弹性的,小冰粒。另外一种直径在1毫米以下的叫米雪。这说明(     
①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事物的发展是新事物取代旧事物
③规律是主观对客观的正确反映
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认识事物的基础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6-23更新 | 247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