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1 道试题
1 . 2022年5月15日,我国自主研发的“极目一号”浮空艇在青藏高原成功升空,创造了海拔9032米的大气科学观测世界纪录。浮空艇在高空采集的科学数据,将用于研究、追踪区域水循环,监测地面和空中大气水汽和组分的变化,为揭示“亚洲水塔”水的来源提供关键科学数据。这说明了(     )
①科学实验是一种探索世界的实践活动
②认识工具的变化决定了认识水平的高低
③没有不可认识之物,只有尚未认识之物
④发挥意识能动性就能主导自然界的变化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 . 某杂志开展“你如何看待躺平”的投票,有人选择了“我累了,坚决躺平”,而有人选择了“冲!绝不能躺”。在现实中,有人安于躺平不思进取;而有人只是把“躺平”当作面对现实困难和压力时给予自己的短暂喘息,可以一时躺,但不可以一直躺。结合下图,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对“躺平”认识差异说明思维与存在不具有同一性
B.对“躺平”认识差异源于主观能动发挥程度的不同
C.对“躺平”的认识都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D.对“躺平”的认识决定着人生价值的实现程度
3 . 在实际生活中,学生要面对和处理自己的学习计划与学习实际之间的关系,教师要面对和处理自己的教学计划与教学实际之间的关系,医生要面对和处理处方与病情之间的关系……上述材料共同涉及到哲学的基本问题。这一问题是(     
A.整体和部分的关系问题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C.必然和偶然的关系问题D.量变和质变的关系问题
4 . 2021年10月,我国成功发射首颗太阳探测科学技术试验卫星“羲和号”。该星将实现国际首次太阳Hα波殷光谱成像的空间探测,提高我国在太阳物理领域研究能力,为解决“太阳爆发由里及表能量传输全过程物理模型”等科学问题提供重要支撑。这体现了(   
①物质是本原,物质决定意识的观点
②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
③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方法论的指导
④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③④
5 . 当人们仰望星空时,很少有人想起来,星光来自过去,每颗星星与地球都有着遥远的距离。璀璨星空,是不同时期的不同星体的拼图,然而,人们却总是认为这些星星是在同一时刻,甚至是此时此刻的景象。以下认识正确的是(     
①浩瀚星空既是相对静止的,又是绝对运动的
②宇宙是复杂的,思维更能让人接近它的本质
③未经探索与验证过的世界,是不可知的世界
④除了此刻的思维,其他一切存在都是过去时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1-06更新 | 538次组卷 | 40卷引用:【区级联考】北京市西城区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6 . “二十四节气”形成于中国黄河流域,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任职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他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是中国传统历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气象节,这一时间认知体系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二十四节气”(     
①作为自然规律,支配着自然界的变化发展
②具有科学性,表明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③来自实践,对人们生产、生活有促进作用
④对人的生产生活有指导作用,因而是真理。
A.①②B.②④C.②③D.③④
2023-08-09更新 | 1817次组卷 | 46卷引用:2017届北京市门头沟区高三一模文综政治试题
7 . 人类发展史也是同病毒的斗争史。伴随科学技术的进步,今天人类知道流行病和大瘟疫是和细菌、病毒有关,古代人只能将之归于神灵发怒、恶灵降灾等超自然、无形的力量。从哲学角度看,这说明(     
①具体科学为哲学研究提供方法论指导                 
②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③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物质性                           
④世界观对人类认识世界具有决定意义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8 . 2021年3月23日世界气象日,中国气象局首次面向公众发布未来11天到30天的《气候预测公报》。今后大家可以通过国家气候中心及各地气象局官方网站,查询未来一段时间的气候预测结果。这对持续提升我国气候预测水平、更好地应对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气候预测表明(   
①人们的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直接现实性 
②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思维能正确反映存在
③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正确把握气候变化的规律
④客观对象的变化会随着人意识的变化发生变化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9 . 东汉哲学家桓谭认为“精神居形体,犹火之然(燃)烛矣……烛无,火亦不能独行于虚空”;罗马教皇约翰•保罗二世则认为“如果人的身体源于业已存在的有生命的物质,人的精神和灵魂则是上帝直接创造的”。下列对二者的观点评析正确的是(       
①前者正确描述了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②后者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③二者的观点对于世界本原的认识在根本上是对立的
④二者的观点在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上产生了对立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12-27更新 | 769次组卷 | 116卷引用:2016届北师大万宁附中高三模拟一政治试卷
10 . 17世纪法国哲学家布莱兹·帕斯卡尔说:“人生来为了思想,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一个人的精神越伟大,就越能发现人类具有的创造性,平庸的人是发现不了人与人之间的差别的”。上述观点(       
①强调用思维的火花点亮人生,彰显人的价值
②揭示了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明确了世界的本原
③引导人们发挥社会意识的作用,改变社会存在的脆弱
④启发人们热爱思考,追求精神层面的卓越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1-04-15更新 | 530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朝阳区2021届高三一模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