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0 道试题
1 .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肆虐之初,人们认为犬科动物是传播疫源,但进一步研究发现可能是蝙蝠,发现了新型冠状病毒的全部基因组组分都可以在蝙蝠上找到,新型冠状病毒基因内部多个位点频繁重组。材料蕴含的哲理是(     
①蝙蝠与灾害之间存在着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②科学研究始终在接近真理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③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受具体的实践水平限制
④人类对真理的追求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A.①③B.③④C.①②D.②④
2021-08-13更新 | 728次组卷 | 23卷引用:统编版必修4第二单元综合测试B卷(提高篇)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民法典》体现着新时代特点,折射着新时代风貌,高空抛物、套路贷、校园贷、高铁霸座等问题在《民法通则》中没有相应法律条例可以进行处理,《民法典》则进行了针对性的修改。《民法典》体现了我国法治建设与时俱进的思想,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我国新时代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


结合材料,谈谈我国《民法典》立法是如何回答哲学基本问题的。
3 . 意大利蒙扎市议会通过了一项法案,禁止市民将金鱼养在圆形鱼缸里观赏。提案者解释说,把金鱼关在圆形鱼缸里非常残忍,因为弯曲的表面会让金鱼眼中的“现实”世界变得扭曲。可问题在于,我们怎么知道我们感知到的“现实”是真实的?金鱼看见的世界与我们所谓的“现实”不同,但我们怎么能肯定它看到的就不如我们真实?这一事例告诉我们(  )
①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②思维和存在是否有同一性是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
③只有换位思考才能对事物的“真实”性做出判断
④感知无法对“现实”做出是否“真实”的回答。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1-09-24更新 | 769次组卷 | 69卷引用:2017-2018学年高二政治 必修四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单元测试
4 . 因在中微子振荡方面作出突出贡献,日本科学家而梶田隆章和加拿大科学家阿瑟▪麦克唐纳获得201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中微子被称为宇宙间的“隐身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微子都被认为不具质量。这两位科学家的发现证明了中微子振荡现象,提出中微子无论多小都具有质量,这是粒子物理学的历史性发现。这一发现表明(  )
①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②意识是对物质的正确反映
③认识世界取决于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④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实在。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21-09-05更新 | 916次组卷 | 18卷引用:2017-2018学年高二政治 必修四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单元测试
5 . 有人说:你我一起看一棵被称之为“树”的植物,我看到的是我理解的树,你看到的是你理解的树,不管你我看到的树是多么相似,而“树”本身究竟是什么样子,我们并不知道。下列选项中与材料蕴含的哲学观点一致的是(       
A.子非鱼,安知鱼之乐B.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C.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D.若在理上看,则虽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
2020-07-11更新 | 5065次组卷 | 99卷引用:《2020-2021学年高一政治同步单元AB卷》人教版必修4第01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单元测试(B卷提升篇)
6 . 由于史料奇缺,一直以来人们对古滇国所知甚少,但是大量古滇国青铜贮贝器的出土改变了这一状况。贮贝器盖上精美的立体雕刻生动地展现了古滇人的社会生活,如农事、牧畜、纺织狩猎、祭祀等,视觉冲击力极强,堪称“青铜铸造的无声史书”。这表明(       
①客观世界是可知的
②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③不同发展阶段的生产实践是各不相同的
④古滇国的生产方式决定着古滇人的社会生活面貌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0-07-11更新 | 3422次组卷 | 20卷引用:第二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A卷·知识通关练)
7 . 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目前人类尚不能阻止地震的发生。但是,我们可以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这表明(       
①世界是不可知的
②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③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④静止和运动是相对的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8 . 近日,浙江大学医学院干细胞与再生医学中心利用自主研发的高通量单细胞测序平台“Microwell-seq”,对来自小白鼠近50种器官组织的40余万个细胞进行了系统性的单细胞转录组分析,绘制出全球首个哺乳动物的细胞图谱。这说明(       )
①意识依赖于物质,意识发挥作用离不开一定的物质条件
②意识具有目的性、选择性和创造性,因此其内容是主观的
③意识离不开物质,意识是人脑对物质形态的一种客观反映
④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事物最终都能为意识所反映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1-01-02更新 | 541次组卷 | 32卷引用:统编版2019:必修4《哲学与文化》第一单元高考模拟强化试题
9 .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在2019软件定义卫星高峰论坛上透露,中国将于2020年探测火星,通过火星卫星、火星着陆器、火星车天地联合的手段,探测火星生命信息、研究宇宙和天体环境科学以及探讨改造和建立人类第二个栖息地的前景。由此可知(       
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哲学发展的始终   ②思维能够正确认识存在
③思维和存在是相互依赖的 ④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0-08-19更新 | 472次组卷 | 1卷引用:统编版(2019):必修四哲学与文化第一单元基础达标卷
10 . 2019年11月,我国科学家通过自主研制的LAMOST望远镜发现了一个巨大的恒星级黑洞。这是迄今为止人类天文史上发现的质量最大的恒星级黑洞,更加印证了人类的科学想象与现实之间原来可以如此接近。这说明
①世界上只有尚未被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②黑洞因为人类的发现而具有客观实在性
③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④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