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0 道试题
1 . 20151029日,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宣布,中国将“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这是继“单独二孩”之后的又一次人口政策的调整。从哲学基本问题的角度看,“人口政策的调整”体现了(  )
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②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
③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④思维是对存在的正确反映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2-13高二上·广东汕尾·期末
2 . 有人说:“那座山在那里,即使你没有来到这个世界上,山还在那里,实实在在存在。”拜恩的吸引力法则认为“我们现在的一切,都是过去思想的结果。”这两个观点分别属于
A.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D.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
2018-04-19更新 | 1858次组卷 | 31卷引用:江苏省包场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12月冲A训练11政治试题
3 . 2017年1月,鉴于九ㆍ一八事变后的十四年抗战历史是前后贯通的整体,国家教育部对中小学地方教材提出修订要求,将“抗战八年”改为“十四年抗战”。我们尊重历史,强调历史,并不是延续仇恨,而是要唤醒年青一代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更好地开创未来。从唯物史观的角度看,这表明(     
①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③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④真理在发展中超越自身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4 . 2017年2月22日,浙江大学生命科学院通过建立全新肝癌起始动物模型,首次证明了巨噬细胞的特异性招募在单个肿瘤起始细胞阶段对肝脏肿瘤发生的关键作用,这一发现对于进一步研究肝癌发病机理和开发免疫治疗手段将产生重要影响。这进一步佐证了
①物质是世界的本原
②物质和意识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③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④科学实验是推动认识发展的重要动力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5 . 司马迁在《史记·天富书》中记载:“黄帝,主德,女主象也。”现代史学家中也有人认为,黄帝生存的时代为母系氏族时期,拥有至高无上权位的黄帝应该是女性。后来由于男尊女卑的思想观念,在--些历史记载中黄帝被改为男性。这表明
①通过历史文本、历史学家可以完全还原历史,公正而合理地评价历史人物或事件
②历史文本对同一历史人物或事件的记录因不同的主观选择可能出现不同的观点
③历史是已经发生的客观存在,历史文本的记载并不影响历史的客观性和真实性
④纯粹客观的历史事实是不可知的,但可以通过考古等方式对历史事实进行佐证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2017-06-06更新 | 85次组卷 | 21卷引用:2017-2018学年人教版高二政治(必修4)单元同步练习: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6 . 2016年1月2日,由中国国家天文台和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北京大学组成的研究团队发现,在距离地球最近的类星体Markarian23l中隐藏着超大质量双黑洞,科学家首次用连续光谱的特征方法,发现证据确凿的双黑洞。这一发现说明 
①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②人类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     
③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④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 . 黑格尔曾经用“密涅瓦的猫头鹰”说明哲学思想形成的特点、在他看来如果把“认识”和“思想”比作鸟儿在蓝天中翱翔,那么在夜幕降临时起飞的猫头鹰(哲学)的使命就是认识“思想”,认识“认识”。黑格尔这种观点
①认为思维和存在没有同一性
②认为哲学思想的形成需要反思
③认为精神和思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对物质世界的反映
④把反思的对象看作是脱离物质运动而独立存在的“精神”、“思想”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8 . 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这是因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A.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
B.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
C.是区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根本标志
D.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2016-12-13更新 | 319次组卷 | 10卷引用:2019届高考政治总复习单元质检卷:必修三第四单元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9 . 信息网络与智能终端迅速普及的同时,其易操作、难防范、跨地域等特性也为非法活动提供了“温床”,使国家安全、社会稳定、法律秩序和民生事业面临极大挑战。科学家针对国内电子数据取证行业面临的瓶颈和事后调查落后等问题,通过技术创新、应用创新、模式创新和集成创新,形成了跨平台的、高效的电子数据取证综合解决方案。这一研究表明
①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承认矛盾普遍性才能认识和解决矛盾
③科学研究的根本目的在于揭示事物发展的规律
④科学实验是认识的来源和唯一检验标准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0 . “正能量”本是物理学名词,后来被引申为一种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情感。当下,中国人为所有积极的、健康的、催人奋进的人和事,贴上“正能量”标签,它已成为一个充满象征意义的符号。“正能量”这一词义的演变说明
A.意识的能动性和相对独立性B.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C.真理产生的具体性和条件性D.实践活动的直接现实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