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37 道试题
1 . 2023年6月,国家统计局指出,上半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政策持续显效,国民经济延续恢复态势,但也要看到,世界经济滞胀风险上升,国内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国家统计局对我国经济形势的研判(       
①坚持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                           ②反映了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③集中体现了思维是对存在的正确反映             ④说明哲学“两个对子”的关系无法回避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6-12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2 . 2024年5月2日,云南大学古生物研究院刘煜、侯先光团队与德国慕尼黑大学、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管理委员会等单位合作,使用先进的显微CT扫描、三维建模和虚拟解剖技术,还原了5.2亿年前早寒武纪澄江生物群中的长尾螳螂虫面貌。这说明(  )
①新技术的应用印证了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
②通过意识活动可以把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③人的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认识永无止境
④科学研究旨在揭示深藏于事物内部的本质和规律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6-12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5月时事速览
3 . 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联合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今天发布了《中国生物物种名录2024版》。2024版名录比2023版新增6423个物种和267个种下单元。随着研究的深入,地球生物越来越多被人类认识和了解。由此可见(  )
①思维和存在具有一致性
②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③客观实在性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
④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024-06-12更新 | 17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5月时事速览
4 . 毛泽东同志说:“世界本来是发展的物质世界,这是世界观;拿了这样的世界观转过来去看世界,去研究世界上的问题,去指导革命,去做工作,去从事生产,去指挥作战,去议论人家长短,这就是方法论,此外并没有别的什么单独的方法论”。这说明(       
①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             ②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③世界观是人们思想和行动的指导       ④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观念的变化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6-11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5 . 近些年来,我国倡导树立大卫生、大健康观念,积极发挥中医治未病优势。治未病理念包含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个方面,强调通过预防保健,防止疾病的发生、发展与传变。治未病理念(     
①本质上是人脑对治病规律的客观反映             ②正确回答了思维与存在有无同一性问题
③体现了意识能够能动的改造客观世界             ④承认了人的身体健康状况是变化发展的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6-10更新 | 33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选考科目考试冲刺卷政治试题(一)
6 . 2024年4月,我国科研团队绘制的世界首套高精度月球地质图集正式发布。月球地质图是月壳表层地质构造、岩浆活动、矿产分布等信息的综合表达,集中、直观地呈现人类对月球的观测、研究成果,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月球,为月球科研与探测提供有力支撑。由此可见(     
①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思维能够正确反映存在
②人类具有特殊的能动性,宇宙的一切存在都能被理解
③准确认识月球的本质规律是进行月球考查的最终目的
④意识具有直接现实性,能够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6-09更新 | 18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成都石室中学高三下期适应性考试(二)文科综合试卷-高中政治
7 . 我国科学家经研究发现植物主效耐碱基因AT1,该研究成果的应用可以显著提高农作物在盐碱地上的产量,对我国粮食安全发挥重要支撑作用。由此可见(     
①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③科研可以突破规律的制约             ④实践的需要决定认识的发展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6-05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海南省儋州市洋浦中学高三三模政治试题
8 . 今年,我国“嫦娥”探月工程迎来20周年。从给月球拍照片,到首次在月球背面登陆,再到成功带回月壤,已顺利完成“绕、落、回”三步走战略目标,科研人员取得多项研究成果,刷新了我们对月球演化历史的认知。如今,随着中国探月四期工程的实施,全球参与的国际月球科研站和载人登月,将逐渐成为可能。这体现了(       )
①科学实验具有社会历史性
②人能够能动地认识和改造世界
③世界上存在尚未认识和无法认识的事物
④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9 . 中国农业大学研究团队发现,胶质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荧光假单胞菌这三种地球上常见细菌的组合,可以提高月壤模拟物中植物可利用磷的浓度,从而提升月壤肥力,促进植物在月球上生长,这或许可以帮助航天员在月球土壤上种出植物。这一发现表明(     
①要善于分析和把握植物生长的各种条件
②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人类的认识是无限发展的
③研究团队提升月壤肥力做法抓住了事物发展的内部矛盾
④在月球土壤上种出的植物是认识发展的产物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5-29更新 | 16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政治试题
10 . 中国科学家团队以耐盐碱作物高粱为突破口,揭示了基因AT1赋予植物高耐盐碱性的机制。经大田实验证明,基于AT1基因改良的高粱、水稻和玉米等作物在盐碱地上的存活率和产量显著提升。该成果为盐碱地综合利用和保障粮食安全提供了新思路。这表明(     
①人们根据自身需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②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
③科学实验和生产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④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实现思维与存在的同一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5-20更新 | 196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泰安市高三四模考试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