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0 道试题

1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请结合哲学基本问题的知识,联系材料,剖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正确性。
2021-10-16更新 | 509次组卷 | 12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两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联合阶段测试政治试题(盛泽中学.花桥高级中学)

2 . 银河系结构是天文学中长期悬而未决的重大科学问题。早在1785年,英国天文学家首次提出银河系的扁平系统理论,但由于地球距离银河系中心太远且银河系周边遮挡的尘埃,其内部结构一直无法弄清。20世纪50年代,射电和红外辐射已能穿透银道面上浓密的尘埃,但其间接测量的方法仍存在诸多不足。2020年,历经17年,由中国、美国和德国天文学家主导的研究团队,采用直接测量法绘制出迄今最精确的银河系结构图,清晰地显示银河系是一个有4条旋臂的棒旋星系,这是人类继认识地球和太阳系后,跨出认识银河系的巨大一步。


结合材料,运用《生活与哲学》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从哲学的基本问题角度,指出人类能跨出认识银河系的巨大一步的道理。
(2)运用“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的有关知识,分析人类探索银河系结构的过程。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当人们仰望浩瀚无边的星空时,人们会不自觉的问道:“美丽的嫦娥真的存在么?在每月的农历十五,天上为何一轮圆月挂在梢头?”人类对于自身所取得的成就并不满足,还想要了解更为广阔的世界,追求无穷无尽的宇宙尽头,而这一切催生了航空航天的发展。1609年,意大利的伽利略用望远镜观测地球,并绘制了一幅月面图。1959年,苏联发射的“月球2号”,第一次完成探测器硬着陆月球,标志着人类开始通过探测器零距离认识月球。2016年,中国国家天文台发布了“嫦娥三号”着陆器和“玉兔”号月球车在月面拍摄的全部图像数据,其中包括数以万计此前未被公开过的高清彩色月面图像。2019年,“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东经177.6度、南纬45.5度附近的预选着陆区,并通过“鹊桥”中继星传回了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揭开了古老月背的神秘面纱。


从“哲学的基本问题”角度,分析人类对月球的探测给我们的启迪。

4 . 在气的宇宙中,具体之物与宇宙整体之间的关系,在本质上是一种气的关系。具体事物由形气构成,但根本是气。气成就了中国宇宙的整体性。由于具体之物的气与宇宙整体的气内在关联,人可以通过前者而认识到后者。孟子的“尽心知天”,庄子的“以天合天”,都建立在这一“通天下一气”(《庄子·知北游》)的基础之上。由气而来的宇宙的整体性,让中国哲人深深感到宇宙的可把握,因此对天人合一充满了文化的信心。


结合材料,运用哲学的基本问题的知识,说明中国哲人为何对天人合一充满了文化的信心。
2021-07-13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二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5 . 材料一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民法典》体现着新时代特点,折射着新时代风貌,高空抛物、套路贷、校园贷、高铁新座等问题在《民法通则》中没有相应法律条例可以进行处理,《民法典》则进行了针对性的修改。《民法典》体现了我国法治建设与时俱进的思想,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我国新时代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

材料二   “编纂民法典”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推进法治国家建设的过程。2014年10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编纂民法典”这一重大立法任务。基于民法内容体系非常庞大和我国国情,全国人大常委会明确了“两步走”的民法典编纂工作计划。

“民为邦本,法系根基。”这是一部有效反映人民意愿的民法典。全国人大常委会10次审议,10次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3次组织全国人大代表研读讨论,针对意见反映集中、争议较大的问题专门召开座谈会。

《民法典》是权利的宣言,更是国家治理的基本遵循和依靠。《民法典》的编纂以“保《民法典》是权利的宣言,更是国家治理的基本遵循和依靠。《民法典》的编纂以“保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小到规制霸座行为、禁止高利放贷;从《民法总则》规定民事活动不得违背公序良俗,到具体条文要求赡养父母、抚养未成年子女,《民法典》用个个法条映照出中华民族的价值追求,在“民”与“法”之间彰显为民情怀。


(1)结合材料一并运用所学哲学知识,谈谈我国《民法典》立法是如何回答哲学基本问题的
(2)结合材料二并运用所学法治知识,说明《民法典》的编纂遵循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哪些原则
(3)某校高一(1)班的同学积极开展《民法典》进校园活动,请你就学校应如何开展《民法典》的宣传教育提两条建议。
2021-07-05更新 | 329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伍佑中学2020-2021学年下学期高一期末政治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近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出版发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引领中国、影响世界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旗帜和精神旗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哲学基本问题”的知识,剖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正确性。
2021-06-01更新 | 241次组卷 | 5卷引用:吉林省吉林市五十五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武汉市以居委会为单位,承担了组织社区居民共同抗击疫情的任务。工作人员从客观实际出发制定政策、推动工作。除了每天为社区居民普及疫情知识、社区消毒、发放消毒用品外,社区每一户居民的身体情况、入院救治情况也都开展地毯式的摸排。


请运用哲学的基本问题的知识,分析武汉市居委会的相关工作。
2021-05-29更新 | 125次组卷 | 4卷引用:《2021学高二政治同步精品课堂【第一辑】》(人教版必修4) 2.1 哲学的基本问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我国尤其是西南山区的泥石流灾害在主汛期具有加重的趋势。

泥石流的形成有3个条件:陡峻的便于集水、集物的地形;有丰富的松散物质;短时间内有大量的水源。当发现沟谷中的正常流水突然断流或洪水突然增大并夹杂树木柴草时,便可以确认沟谷中有或者已经形成泥石流;若沟谷深处变得昏暗并伴有轰鸣声以及轻微的地面震动,则说.明沟谷上游已经发生泥.石流。

泥石流发生时,最重要的避让原则:避让方向要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避开山谷和沟底,避开有滚石及大量堆积物、土层较厚的山坡地带,尽量往树木茂密或地质坚硬的地带逃生,选择平整的高地作为躲避的营地。


结合材料,运用“哲学的基本问题”的知识,说明人们怎样才能掌握避让泥石流的科学方法。
2021-08-16更新 | 392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创新联盟2019~2020年度下学年高一第四次月考政治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微信、微博等新媒体的出现大大加强了新闻舆论的传播力度,但也带来了负面的影响,在这些新媒体的报道中,还存在着“吹”的成分,有的问题还比较突出。所谓“吹”,就是在网络宣传中随意夸大所宣传的事实,甚至无中生有编造“新闻”。剔除新闻宣传中“吹”的成分,已成为改进和加强我国网络宣传工作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新闻的“实”就是客观事实,新闻必须是客观事实的真实反映,没有客观事实就没有新闻。因此,我们要反对网络报道中的“吹”,坚持网络报道中的“实”。

运用生活与哲学的知识回答,网络报道中的“实”与“吹”,说到底要解决的共同问题是什么?你怎样认识?
2021-08-01更新 | 553次组卷 | 13卷引用:统编版(2019):政治必修4第三课 第二框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课后习题 巩固提升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部总共1260条的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

伟大的时代催生伟大的法典。《民法典》体现着新时代特点,折射着新时代风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进行社会建设中出现高空抛物、“套路贷”、“校园贷”、高铁霸座等问题,这些问题在《民法通则》中没有相应法律条例可以进行处理,《民法典》则进行了针对性的修改,体现了我国法治建设与时俱进的思想,彰显了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民法典》是我国新时代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它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将对依法维护人民权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产生重要作用,必将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新界碑。

结合材料,运用哲学基本问题的知识,分析我国制定《民法典》的合理性。
2021-02-09更新 | 668次组卷 | 6卷引用:江西省新余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