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18 道试题
1 . “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这首诗抒发了谭嗣同对国土沦陷、国家危亡的无限忧虑和悲痛。这说明(       
①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意识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③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       ④价值判断有社会历史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 . 2024年3月26日,基于火星大气与挥发物演化任务(MAVEN)探测器的观测数据,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科研人员首次发现在磁尾电流片中的火星大气离子有时会呈现出高能量、高通量的高速逃逸现象。这项研究为认识火星大气离子逃逸物理过程提供了关键事实依据,加深了对火星离子逃逸的认识。该研究成果佐证了(     
A.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B.意识活动具有客观物质性
C.真理性的认识具有反复性D.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
7日内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东海县石榴高级中学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考试政治试题
3 . 2024年1月29日,中国医学研究团队宣布在脑机接口领域迎来重大突破。脑机接口可以在大脑与外部设备之间建立直接的信息通道,从而对大脑状态进行监测,实现“意念”控制。此技术具有帮助失能患者重获运动能力,让眼球坏死的病人复明等功能。这表明(     
①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客观事物本质的暴露和展现有一个过程
③实践可以创造出符合人的目的的客观事物
④强大的脑机接口是患者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4 . 中科院天津工业生物所科研团队在实验室中首次实现了不依赖植物光合作用,而是依靠人工生物系统固定二氧化碳合成淀粉,这是一项影响世界的重大颠覆性技术。这表明(     
①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思维与存在相互依赖,不可分割
③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④意识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7日内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余姚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学考)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在2024年全国两会调查中,“乡村振兴”位居热词榜前三。话题的高热度既是网友们对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肯定,也寄托着网友对描绘新时代“富春山居图”的美好期待。这说明(     
①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富春山居图”是人们对美好生活期待的写照
②新时代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能够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③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人们基于乡村建设现实,描绘乡村振兴未来
④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实现乡村振兴的美好蓝图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名校
6 .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科研团队针对嫦娥五号月壤样品开展了研究,发现嫦娥五号矿物表层中存在大量的太阳风成因水,估算出太阳风质子注入为嫦娥五号月壤贡献的水含量至少为170ppm(ppm为百分比浓度,也就是一吨月壤含水约170克)。该研究证实了月表矿物是水的重要“储库”。这表明(     
①科学发现来源于认识的不断积累和深化             
②实践是认识的重要来源和发展动力
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④世界是可知的,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 . 长期以来,生物钟一直被认为是生物体内一种无形的“时钟”,精密调控着机体重要生理功能。最近,我国科研工作者发现大脑视交叉上核(SCN)神经元的初级纤毛是调控机体节律的细胞器,揭示出“有形”生物钟的存在及其节律调控机制。该发现对节律本质的认识和节律紊乱所致疾病的治疗具有里程碑意义。这体现出(     
①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②认识的根本任务是指导实践,科学认识促进实践的发展
③科学研究作为最基本实践形式,是人们认识的重要来源
④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人的意识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8 . 中国科学家团队以耐盐碱作物高粱为突破口,揭示了基因AT1赋予植物高耐盐碱性的机制。经大田实验证明,基于AT1基因改良的高粱、水稻和玉米等作物在盐碱地上的存活率和产量显著提升。该成果为盐碱地综合利用和保障粮食安全提供了新思路。这表明(     
①人们根据自身需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②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
③科学实验和生产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④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实现思维与存在的同一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5-20更新 | 19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泰安市高三四模考试政治试题
9 . 2024年1月18日,一场赏心悦目“木星伴月”上演。由于几天前就已收到了预报,当日傍晚时分,很多地方的人们早早就聚集在视野开阔的地方,共同欣赏了这幕难得一见的“星月对话”。精准预测“木星伴月”的上演(     
①体现了先进工具对认识的促进作用             ②进一步验证了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
③充分发挥了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             ④得益于人对规律偶然性的精准把握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5-16更新 | 17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黑龙江省高三下学期高考押题卷(四)政治试题
10 . 近年来,有理论物理学家提出,凝聚态物质中可能存在着引力子激发。2024年4月,我国科学家通过自主设计的极低温强磁场共振非弹性偏振光散射系统,在砷化镓量子阱中对分数量子霍尔效应的集体激发进行了测量,首次观察到了引力子激发,为在凝聚态物质中研究量子引力相关物理问题开辟了新的视野。这表明(       
①科技的进步是建立在科学家大胆猜想基础上的       ②实践活动为认识的发展提供更完备的技术条件
③引力子的存在依赖于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程度       ④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5-10更新 | 375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烟台市德州市高三二模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