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41 道试题
1 . 唯物主义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三种基本形态。下列哲学观点体现的唯物主义的基本形态按其产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是世界的本原 
②原子和虚空是世界的本原 
③世界是自我创造的非我
④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A.②—①—④B.①—④—③C.③—②—④D.②—③—④
2024-03-07更新 | 234次组卷 | 1卷引用:必修4 1.2哲学的基本问题
2 . 以下是不同流派的哲学观点:
哲学流派基本形态观点编号
唯物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
a.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
b.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
c.原子是世界的本原
d.时势造英雄,而不是英雄造时势
e.世界是由神创造的
下列选项中,哲学观点与观点编号①—⑤依次对应正确的是(     
A.a-b-c-d-eB.b-d-a-e-cC.b-c-a-e-dD.b-c-d-a-e
2024-02-03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银川一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3 . “理在气先”“世界是自我创造的非我”“气者,理之依也”“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上述观点分别属于(  )
A.客观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  朴素唯物主义  机械唯物主义
B.朴素唯物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  形而上学  可知论
C.主观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  机械唯物主义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D.客观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  朴素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
2024-01-29更新 | 15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部分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4 . 下列选项能够正确反映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的演进顺序的是(       
①“水”是万物的“始基”       
②人是一架聪明的机器
③我思故我在       
④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A.①—②—③B.④—②—③C.②—①—④D.①—②—④
2024-01-29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重点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唯物主义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形态。下列观点按照唯物主义的历史发展顺序排序,正确的是(     
①存在即被感知
②天地合万物生
③原子是世界的本原
④客观实在性是物质唯一特性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④→②→③
2024-01-25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调研测试政治试题
6 . 唯物主义在其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三种基本形态。下列观点可以体现它们的演进顺序的是(     
①原子是世界的本原       
②世界是上帝意志的创造物
③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       
④物是感觉的集合
⑤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A.③→①→⑤B.③→①→②C.④→②→⑤D.④→②→③
2024-01-23更新 | 14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王守仁认为:“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你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材料二   荀子认为:“天地之变,阴阳之化”“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观点分别属于哪种哲学阵营。
(2)荀子所在的哲学阵营可以划分为哪几种形态。
2024-01-07更新 | 127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鸡西市第十九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8 . 唯物主义在其历史发展中先后出现了三种基本形态。下列选项能够正确反映这三种形态演进顺序的是(       
①世界万物的运动都是机械运动
②未有此气,已有此理
③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④人病则忧惧,忧惧则鬼出
A.①-③-②B.②-③-①C.④-③-①D.④-①-③
2023-12-29更新 | 19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六校联合体2023~2024学高二上合格考调研测试政治试卷
9 . 下列选项能够正确反映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演进顺序的是(        
①相由心生,境由心造
②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③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④大脑之所以有理性活动,只是比完善的动物多几个齿轮弹簧
A.②→①→③B.①→②→④C.③→④→②D.④→②→③
10 . “两个结合”就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两个结合”是我们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的认识,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由此可见,“两个结合”(       
①说明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
②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要求
③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提供理论指南
④说明客观与主观要实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