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1 道试题
1 . 在“九山半水半分田”的贵州,落后的交通曾经是长期制约发展的突出瓶颈。而今,“万桥架”突破山水阻隔,覆盖于千沟万壑上的“高速平原”持续铺就,当地生产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由此可见(     
①地理环境是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之一
②生产力是生产方式中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
③实践能创造出符合人的目的的客观事物
④实践能够突破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的制约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1-22高二·全国·课时练习
名校
2 . 《人民日报》刊文指出,共享发展与共同富裕是渐进的过程,以发展和社会财富扩大为前提,社会福利的提高不能超越阶段。无论加强社会建设还是改善民生,都要从我国国情出发,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不能提出超越阶段的目标和要求。这是因为(     
①人类社会的发展不受人们观念的影响
②人类生活的地理环境是物质的
③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
④人们不能随心所欲地选择生产方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8-25更新 | 2045次组卷 | 16卷引用:第十四单元全考点训练
3 . 全球气候变化已经对人类造成严重的威胁,需要世界各国同舟共济、积极行动。中国提出碳达峰、碳中和气候行动目标,提振了国际社会信心,为推动全球气候治理多边进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了重要贡献。这表明(        )
①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②人类社会既具有物质性又具有整体性
③全球气候治理是一个长期而曲折的过程④气候治理规律比气候变化规律更难掌握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06-16更新 | 4977次组卷 | 56卷引用:《2022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新高考版)考向42 寻觅社会的真谛
4 . 《极简人类史》中写道:“我们的星球已经存在了45亿年之久,生命的出现也有约35亿年。相比之下,人类的出现则是比较晚才发生的事情,不过是地球生命史的眨眼瞬间。尽管如此,在地球上曾经出现过的生物中,人类仍然是最有趣、最奇特的物种之一。在近40亿年里,我们是第一个能将知识代代相传的物种。”材料说明(     
①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②人类具有区别于其他生物的主观能动性
③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④劳动在从古猿到人的演变中起决定作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1-22高二·全国·课时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极简人类史》中写道:“我们的星球已经存在了45亿年之久,生命的出现也有约35亿年。相比之下,人类的出现则是比较晚才发生的事情,不过是地球生命史的眨眼瞬间。尽管如此,在地球上曾经出现过的生物中,人类仍然是最有趣、最奇特的物种之一。在近40亿年里,我们是第一个能将知识代代相传的物种。”材料说明(     
①人类社会是客观的物质体系
②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③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发展是一个客观过程
④自然界与人类社会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6 . 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十年来,共建“一带一路”朋友圈越来越大,发展前景越来越好,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无数“连心桥”“繁荣港”“幸福路”,在共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铺展,让亿万民众的生活就此改变,生动展示了合作发展、联动发展所蕴含的巨大力量。材料表明(     
①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②符合规律的正确意识才能有效发挥能动作用
③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客观性和能动创造性   
④发挥主观能动性能把观念存在变成现实存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 . 下图漫画《最后的安居所》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①人类社会具有物质性
②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③意识能够能动地改造自然界
④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8 . 人的身体是抗击病毒的“机器”。当病原体进入人体,人会发烧升高的体温刺激免疫系统打败病毒。在理想的情况下,热量创造了一个环境,让病原体难以生存科学家研究发现,随着自然界的温度不断升高,病原体生存的环境也在整体升温,在这种情况下,它们更加能够适应人体发烧的体温一旦病原体适应更高的温度,人的免疫系统就无法发挥作用。人的免疫系统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表明(     
①自然环境对人类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②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前提
③人类在受自然环境制约的同时也改变着自然环境④人类只能适应自然环境变化而不能改变自然环境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1-07-13更新 | 1880次组卷 | 32卷引用:专题45 世界的物质性
9 . 《人民日报》刊文指出,共享发展与共同富裕是渐进的过程,以发展和社会财富扩大为前提,社会福利的提高不能超越阶段。无论加强社会建设还是改善民生,都要从我国国情出发,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不能提出超越阶段的目标和要求。这是因为(  )
①人类社会的发展不受人们观念的影响
②构成生产关系的基本要素(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都是物质的
③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
④人们不能随心所欲选择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08-01更新 | 1728次组卷 | 33卷引用:《2022年高考政治每月时政热点》专题06: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 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 知识点专练
10 . 2021年10月12日,习近平主席提出:“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良好生态环境既是自然财富,也是经济财富,关系经济社会发展潜力和后劲。”这表明(     
①人类与自然是同一的,自然能够能动满足人的要求
②生产力包括自然要素,合理开发自然能促进社会发展
③人类来自自然,在自然面前是受动性和主动性的统一
④人类较之于自然具有先在性,能够能动地改造自然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3-11更新 | 761次组卷 | 8卷引用:探究世界的本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