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物质的内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2023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1 . 请列出《哲学与文化》世界的物质性的思维导图。
2023-04-16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必修四《哲学与文化》思维导图
2022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2 . 2021年4月22日晚习近平出席领导人气候峰会,与会多国领导人和国际组织代表等就气候问题发表讲话,共同呼吁国际社会加强气候合作。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指出:气候变化给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严峻挑战。面对全球环境治理前所未有的困难,国际社会要以前所未有的雄心和行动,共商应对气候变化挑战之策,共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道,勇于担当,勠力同心,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他强调,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绿色发展,坚持系统治理,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多边主义,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这“六个坚持”是“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丰富内涵和核心要义,为纾解全球环境治理之困提供了中国方案。


从探究世界的本质相关知识,分析“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体现的哲学道理?
2022-07-19更新 | 354次组卷 | 1卷引用:必修四第一单元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3 . 甲、乙两同学对物质概念进行争论:

甲:“物质是永恒的、不生不灭的。”

乙:“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


结合材料,从哲学的角度对甲、乙两同学的观点加以评析。
2020-10-08更新 | 170次组卷 | 4卷引用:2022届高考对点训练(统编版必修4): 考点4 世界的物质性
2019高二下·全国·专题练习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塞罕坝是蒙汉合璧语,意为“美丽的高岭”,位于河北省最北部的围场县境内。历史上,塞罕坝曾是“林苍苍,树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皇家猎苑,但由于上个世纪初日本侵略者掠夺性的采伐和过度放牧,塞罕坝蜕变成了“天苍苍,野茫茫,风吹沙起好荒凉”的沙地荒原。新中国成立后,林业部经过充分调研论证和科学的规划设计,1962年2月,决定建立林业部直属的塞罕坝机械林场。通过塞罕坝两代人近50年的艰苦奋斗,在极端困难的立地条件下,在140万亩的总经营面积上,成功营造了112万亩人工林,创造了一个变荒原为林海、让沙漠成绿洲的绿色奇迹。森林覆盖率由建场初期的11.4%提高到现在的80%,林木总蓄积量达到1012万立方米,塞罕坝人在茫茫的塞北荒原上成功营造起了全国面积最大的集中连片的人工林林海,谱写了不朽的绿色篇章。如今,建场时营造的树苗,已经变成了浩瀚林海,正发挥着无可替代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造福着当地,泽被着京津,恩及着后世。2017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塞罕坝时指出,“全党全社会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弘扬塞罕坝精神,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结合材料,运用“自然界的物质性”的知识,说明新中国成立后塞罕坝人是如何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持之以恒的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2019-03-08更新 | 696次组卷 | 9卷引用:2019年3月10日——《每日一题》人教必修4-每周一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