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物质的内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1 道试题
1 .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客观实在性”是(     
A.自然界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共同属性B.社会事物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共同属性
C.万事万物中抽象出来的共同属性D.万事万物的总和
2023-01-10更新 | 332次组卷 | 54卷引用:新疆新和县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2 . 列宁说:“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下列对物质概念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物质是自然界、人类社会中各种物质具体形态的总和
②物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又是可以被认识的
③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和意识的主观能动性是相互依赖的
④概括了宇宙间客观存在的事物和物质现象的共同本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11-16更新 | 928次组卷 | 37卷引用:新疆柯坪县柯坪湖州国庆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9月月考政治试题
3 . 在太空中,空间站和卫星的轨道高度都选在了400公里。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该高度足以满足接近真空环境、无云层遮挡、近乎无重力等实验条件;另一方面则是考虑到航天员和空间站本身的安全问题。该高度选择的哲学依据是(     
A.物质决定意识,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B.人们的意识能够创造出自己想要的物质具体形态来
C.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要在运动中把握客观事物
D.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要尊重客观条件,安于现状
4 . 费尔巴哈说:“我的本质不是我的意志的结果,相反我的意志是我的本质的结果,因为我先有存在,后有意志,存在可以没有意志,但是没有存在就没有意志”。这告诉我们(   )
①存在与意识相互影响,意识都是存在的正确反映
②存在与意识有先后之分,没有存在也就没有意识
③存在与意识相互分离,所以存在可以没有意识
④存在与意识具有一致性,我的意识表达我的本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10-06更新 | 1431次组卷 | 35卷引用:新疆昌吉州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高考适应性第一次诊断性测试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爱因斯坦曾预言过反物质的存在,根据相对论,他认为宇宙中对于一个电荷为e,质量为m的物质一定会存在它相对应的反物质,即一定存在一个相同质量但电荷为-的物质。这里的“反物质”(     
A.是一切事物的共同本质B.是一种具体的物质形态
C.是世界上客观事物的总和D.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6 . 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就发现,暗能量、暗物质才是宇宙的主角,它们占据了宇宙物质总量的95%以上,而已知物质只占据了不到5%。说明暗能量暗物质是(       )
①不同于哲学“物质”的另一种存在
②能被人类所认识的具体的物质形态之一
③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④人类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产物
A.①②B.②④C.②③D.①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列宁指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列宁所说的“物质”(     
①其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②是人的意识活动的产物
③是所有具体物质形态的总和
④概括了万事万物的共同本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8 . 恩格斯说过,“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下列属于物质范畴的是(     
①新型冠状病毒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③“十四五”规划和远景目标
④物质资料生产方式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7-21更新 | 1699次组卷 | 19卷引用:新疆哈密市第八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9 . 2021年6月24日《科创板日报》报道,斯坦福大学的科学家结合脑机接口与人工智能,将大脑控制“手写”的神经活动破译为“笔迹”,再将“笔迹”实时转化为电脑屏幕上的文本,从而帮助瘫痪人士实现超越物理限制的“脑写”,这表明(     
①物质和意识相互依赖、密不可分
②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③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正确反映
④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06-25更新 | 327次组卷 | 8卷引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芳草湖农场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10 . 科学家让粒子在核粒子加速器里以接近光速的速度相撞在一起,生成了一种以前从没见过的物质——反超氚(anti-hypertriton)。这种粒子在很多方面都很奇特,它不是正常物质,而是反物质。由此可见(     
A.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存在
B.反超氚的发现说明物质与意识相互依赖
C.反超氚是能被人类所认识的物质的具体形态
D.反超氚源自人的理念,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