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世界物质性原理与方法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原初黑洞是从宇宙原初时期遗留下来的天体遗迹,也是探知极早期宇宙的重要窗口。中科大研究团队提出了一种新的原初黑洞产生机制,利用暴胀时期的声速振荡来共振放大原初物质密度扰动,使得原初黑洞的产生率达到天文观测可检验的水平。这说明(       
①人们能够主动认识和影响原初黑洞的产生
②原初黑洞的存在和发现是现代科技发展的结果
③意识的主动创造性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的条件
④原初黑洞能达到被检验的水平佐证了世界的物质性
A.②③B.①④C.①②D.③④
2023-12-24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2 .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下列说法能够依次佐证上述哲学观点的是(       
①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②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③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④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
A.②→①→③→④B.②→①→④→③
C.④→①→③→②D.④→③→②→①
2023-12-02更新 | 810次组卷 | 153卷引用:陕西省武功县普集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3 . 2023年7月10日,中科院青藏高原所发布消息称,该所生态系统格局与过程团队研究发现,在全球变暖背景下,乔木春季生长发育提前,种间竞争优势随之增加,促进了高山树线向更高海拔爬升。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     
①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思维是对存在的反映
②存在先于思维,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物质性
③思维活动具有能动创造性,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④思维和存在不可分割,思维是对存在的能动反映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4 . 根据太阳系中大约在同一时间形成的其他天体的年龄,太阳大约已经46亿“岁”了。再结合对其他恒星的观察,天文学家预测,太阳将在大约100亿年后到达生命的尽头。有一件事是肯定的:到那时,人类若没有找到离开地球的方法将会不复存在。这是因为太阳的亮度每10亿年增加约10%,到那时海洋将会蒸发,地表由于过热而无法再形成水。这一科学预测是基于(     
①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②违背自然规律必然受到规律的惩罚     
③物质的运动变化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④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和存在方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21年10月以来,山西遭遇强降雨侵袭,多地打破了往年同期降雨量记录。面对洪涝灾害,需要科学预防、积极应对。这是基于(   
①承认世界的物质性就能消除自然灾害
②自然界形成和发展有其固有的规律
③尊重自然顺从自然才能防范自然灾害
④自然界在本质上是客观的物质体系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 . 现行理论认为宇宙从大爆炸诞生时产生了等量的正物质和反物质,但我们很难在宇宙中找到反物质。近期,欧洲科学家成功制造出多个反氢原子,并使其存在了0.17秒,这是物理学界的突破性发现,也是人类首次捕获到反物质。材料证明(     
A.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可知性
B.正物质和反物质都具有客观实在性
C.意识对物质世界起决定作用
D.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7 . 2019年3月15日山西乡宁发生严重山体滑坡事故。地质灾害一直是人类的一大烦恼。即使是在科技发达的今天,人定胜天都还只是一个梦想。地质灾害突如其来让人们损失惨重,需要科学防治,防患于未然,积极应对才能让我们远离地质灾害。这是基于(       )
①改善生产方式有助于消除人与自然的斗争性
②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③自然界的形成与发展有其固有的规律
④顺从自然才能有效地防范自然灾害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1-10-18更新 | 385次组卷 | 57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8 . 据应急管理部数据分析显示,2020年8月份,全国共出现14次区域性短时强降雨、雷暴大风和冰雹等强对流天气过程,主要出现在四川盆地至华北、黄淮地区。据统计,风雹灾害造成21省(区、市)132万人次受灾,10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23.5亿元。这说明(       
①自然界的存在及其发展是客观的   ②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③世界的物质性在于其统一性   ④地理环境集中呈现自然界的物质性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9 . 下图是某同学在听课时所撰写的课堂笔记。下列说法能够依次论证课堂笔记中哲学观点的是(       

①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                    
②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③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④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
A.④③②①B.①②③④C.④①③②D.①②④③
2020-05-28更新 | 275次组卷 | 44卷引用:陕西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塞罕坝是蒙汉合璧语,意为“美丽的高岭”,位于河北省最北部的围场县境内。历史上,塞罕坝曾是“林苍苍,树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皇家猎苑,但由于上个世纪初日本侵略者掠夺性的采伐和过度放牧,塞罕坝蜕变成了“天苍苍,野茫茫,风吹沙起好荒凉”的沙地荒原。新中国成立后,林业部经过充分调研论证和科学的规划设计,1962年2月,决定建立林业部直属的塞罕坝机械林场。通过塞罕坝两代人近50年的艰苦奋斗,在极端困难的立地条件下,在140万亩的总经营面积上,成功营造了112万亩人工林,创造了一个变荒原为林海、让沙漠成绿洲的绿色奇迹。森林覆盖率由建场初期的11.4%提高到现在的80%,林木总蓄积量达到1012万立方米,塞罕坝人在茫茫的塞北荒原上成功营造起了全国面积最大的集中连片的人工林林海,谱写了不朽的绿色篇章。如今,建场时营造的树苗,已经变成了浩瀚林海,正发挥着无可替代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造福着当地,泽被着京津,恩及着后世。2017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塞罕坝时指出,“全党全社会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弘扬塞罕坝精神,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结合材料,运用“自然界的物质性”的知识,说明新中国成立后塞罕坝人是如何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持之以恒的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2019-03-08更新 | 696次组卷 | 9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