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世界物质性原理与方法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6 道试题
1 . 国家主席习近平于2023年3月20日至22日对俄罗斯进行了国事访问。他指出,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新旧危机交织叠加,中俄关系经受住了各种考验,始终保持着蓬勃生机与活力,不仅有利于双方,也为世界注入更多稳定性。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①中俄关系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②中俄关系的变化取决于两国领导人的共识
③立足于中俄关系,用中俄关系推动世界形势的发展
④中俄双方善于把握机遇,推动双方关系始终保持蓬勃发展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07-04更新 | 221次组卷 | 2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2023届高三下学期仿真模拟考试文科综合政治试卷(四)
2 . 南极磷虾有超大且复杂的基因组结构,其繁衍与生存之谜一直未有明确答案。2023年3月,科研人员利用新一代测序技术,在南极磷虾超大基因组组装、极端环境适应和群体历史演化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及后续海洋生物群体遗传学研究提供了实质性借鉴。这表明(     
①获得真理性认识是科学研究的目的             
②技术的进步能改变事物的原有属性
③事物的复杂性使认识呈现出反复性             
④认识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深化和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根据自己国情,独立自主创造出来的一条成功道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在中国之所以走得通,是因为它遵循了现代化建设一般规律,坚持了社会主义原则。

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创新,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规律认识提升到新的高度,揭示了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不同于西方现代化道路,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既实现了对既往西方式现代化理论的超越,又守正创新地发展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为世界现代化理论实现新突破作出重大贡献。

材料二   随着中国的崛起,一些西方学者所谓“中国威胁论”“国强必霸论”的论调此起彼伏,他们认为:“国必霸是历史兴衰的规律,所有国家都不会例外,中国也将无法摆脱这种历史逻辑。”然而,这是西方500年来始终不变的历史旋律,是西方国家自身历史演变的真实写照,西方的逻辑是基于西方的社会历史得出的结论,不能用来裁剪中国的实践、套用中国的未来。崛起的中国选择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不能以西方既成的逻辑为依据,而只能从中国的社会历史事实中寻找答案。实践证明,中国的崛起对世界而言,是发展的机遇,中国已在世界经济的发展中起到举足轻重的积极作用,这是无可辩驳的事实。


(1)结合材料一,运用唯物论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认识。
(2)结合材料二,分别从归纳与推理的角度,指出西方学者的逻辑错误,并分析原因。
2023-06-11更新 | 508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3+3+3”2023届高三下学期高考备考诊断性联考文综政治试题(三)
4 . 邓小平同志指出:“过去的成功是我们的财富,过去的错误也是我们的财富。”这要求我们从党的百年奋斗中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我们未来怎样成功,着眼于新的发展,有针对性的进行总结。上述材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①在历史与现实的客观联系中总结前进的经验
②以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为出发点推动新发展
③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分析和对待过去的问题
④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5 . “飞天梦永不失重,科学梦张力无限”。2022年3月23日,第三次“天宫课堂”如约举行,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再次“天宫”给地面学生授课。抛出去的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玩偶没有沿抛物线方向下坠、落下,而是给人以沿着直线做匀速运动的感觉……这些扣人心弦的瞬间让很多学生不断思考、回味,追寻背后所包含的科学道理。这表明(     
①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实在的唯一反映
②意识是与物质世界相伴共生的产物
③意识本身根源于物质,是物质的派生物
④实践的发展促进了人类认识的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 . 据联合国《世界人口展望2022》报告预计,到2022年11月15口,全球人口达到80亿。到2030年,全球人口将增长至85亿左右,2050年达到97亿,到2080年后将达到约104亿的峰值,并保持这个水平到2100年。这一预测结论(     )
①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②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③作为价值判断决定于价值选择
④是人们认识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2-20更新 | 96次组卷 | 2卷引用:海南省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海南陵水分校2023届高三下学期全真模拟(四)政治试题
7 . 2022年11月5日至13日,《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在中国湖北武汉和瑞士日内瓦同步举行。大会以“珍爱湿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主题,致力于凝聚各方共识,推进全球湿地保护合作,谱写人类可持续发展新篇章。从大会的主题中我们可以感悟到(     
①人与自然界是绝对统一关系
②人的理性可以为自然界立法
③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④规律具有客观性,要尊重客观规律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8 . 下述文字是某同学在听课时所撰写的课堂笔记:“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下列说法能够印证课堂笔记中哲学观点的正确顺序是(     
①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②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③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④天不言而四时行,地不语而百物生
A.①→②→④→③B.①→③→②→④
C.②→①→④→③D.④→③→②→①
9 . 2022年9月,中国科学家在月球样品中发现一种新矿物,这是人类在月球上发现的第六种新矿物,被命名为“嫦娥石”。这一发现进一步佐证了(     
①科学发现依赖于人类的知识水平
②新矿物是人类对月球的主观映象
③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其物质性
④世界上不存在不能被认识的事物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0 . 2022年7月5日,中国科学院“慧眼”卫星团队发现能量高达146千电子伏的回旋吸收线,对应超过16亿特斯拉的中子星表面磁场。这是继2020年直接测量到约10亿特斯拉的宇宙最强磁场之后,“慧眼”卫星再次大幅度刷新最高能量回旋吸收线和宇宙最强磁场直接测量的世界纪录。这说明(     
①世界是物质的,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
②意识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③思维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存在及规律
④宇宙探索活动将不断刷新世界的本质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023-02-08更新 | 812次组卷 | 8卷引用:福建省漳州市2023届高考二模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