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世界物质性原理与方法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6 道试题

1 . 中华文明历来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之一。

◆势在必行

有报告显示,1970年以来,全球受监测的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平均下降69%,约100万个物种正面临灭绝威胁。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生态系统退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构成重大风险。

2020年9月,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我们要同心协力,抓紧行动,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共建万物和谐的美丽家园。”

2021年10月,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第一阶段会议在中国昆明成功举行。习近平主席在发表主旨讲话时呼吁共同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并宣布率先出资15亿元人民币成立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正式设立第一批国家公园等一批务实的东道国举措。

2022年12月,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第二阶段会议上,习近平主席提出“四点主张”——“凝聚生物多样性保护全球共识”“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全球进程”“通过生物多样性保护推动绿色发展”“维护公平合理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全球秩序”。


(1)结合材料,综合运用“探究世界的本质”和“经济发展”有关知识,阐释我国“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要性。

◆同舟共济

昆明大会一年多来,更多珍稀野生动植物在国家公园自由生长,一北一南分别位于北京、广州的国家植物园相继挂牌,碳达峰碳中和的一系列部署正在落地……我们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之路,超过陆域国土面积30%的生态保护红线、近万处各类自然保护地、日益完备的种质资源库和基因库,正守护着宝贵的自然财富。

《生物多样性公约》196个缔约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生物多样性治理面临的主要挑战和执行能力各异。作为主席国,中方将努力推动各方兼顾雄心和务实平衡,使“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的目标和承诺可行可达,经得起时间检验。


(2)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以“团结合作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为主题撰写一篇短评。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250字左右。
2 . 由于人们盲目放生或弃养,我国多地水域相继发现肉食鱼类鳄雀鳝的身影。这种在我国缺乏天敌的外来入侵物种对水里的活物几乎通吃,一旦进入天然水域会给水体生态系统带来灭顶之灾。这启示我们要(     
①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②改造客观规律,建立事物的具体联系
③善于在实践中创造符合人们需要的新事物
④尊重世界的物质性,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3 . 中核集团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创新团队,通过X射线衍射等一系列高新技术手段,在十四万个月球样品颗粒中,分离出一颗粒径约10微米大小的单晶颗粒,并成功解译其晶体结构。经国际矿物学会(IMA)新矿物分类及命名委员会(CNMNC)投票通过,确证为一种新矿物。2022年9月9日,新矿物被命名为“嫦娥石”。“嫦娥石”的发现过程(     
①进一步佐证了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②意味着新的物质形态的产生往往依赖于人的意识
③表明认识工具的发展促进人类认识的发展
④说明人类对事物的认识具有偶然性,是不确切的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11-05更新 | 382次组卷 | 5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文综政治试题
4 . 香港特别行政区民主制度不应照搬任何其他国家或地方的模式,必须按照“--国两制"方针和基本法,切合香港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历史等条件,探索具有香港特色的民主制度,推动香港特别行政区民主发展重新回到正确轨道。这体现了(     
①只有在主观与客观相互作用中,才能不断接近真理
②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③认识反作用于实践,推动实践的发展和进步
④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是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5-15更新 | 267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好教育联盟2022届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猜题压轴卷文综政治试题
5 . “在小溪里,鱼常常感觉自己很大;到了大海里,它才知道其实自己很小。”从所含哲理看,下列句子与下图漫画最接近的是(     
A.形存神存,形谢神灭
B.量力而行,尽力而为
C.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D.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2022-05-12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2022届高三5月适应性考试政治试题
6 . 快速射电暴是一种宇宙中的极端爆炸,在几毫秒时间里释放的能量相当于太阳几天甚至一年内释放的能量。研究这种极端爆炸的产生机制可能对物理学和天文学产生革命性的影响。基于中国天眼(FAST)等多项数据,我国首次提出描述快速射电暴周边环境复杂程度的方法,将为最终确定快速射电暴起源提供了关键观测证据。这表明(     
①先进的认识工具延伸了人类探究宇宙的认识器官
②实践的最终目的是主体形成对客体的真理性认识
③宇宙探索活动将不断地刷新世界的本质及其规律
④世界上只有尚未被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 . 2021年3月,北京及周边地区出现十年一遇的雾霾天气。有科学家指出,研究特殊天气现象及其过程,就是要在可能条件下进行干预,而不能听天由命。但作为大气重污染主要现象的“雾霾”的形成机理我们还没完全搞透,减少雾霾灾害路途遥远。这启示我们(     
①认识和把握规律是改造客观世界的重要基础
②受制于主客观条件影响,人们无法获得真理性认识
③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④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决定了获得真理有一个过程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
8 . 鲸,生于海,归于海,长于海,隐于海。鲸鱼在死去的时候会慢慢沉入海底。一头鲸鱼的尸体可以供养一套以分解者为主的循环系统近百年,维持1万多个海洋生命的生存与繁荣,正可谓“一鲸落万物生”,即使腐烂成泥也要成就一场惊喜,裸露的骨架也要撑起生命的奇迹。这一现象(     
①蕴含了不同生物种群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②表明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③佐证了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④说明生物生死界限是由矛盾的同一性确定的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9 . 人工智能可以借助数据共享,对先进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预测筛选,从而加快新材料的合成和生产。作为人工智能的一个分支,机器学习算法在辅助新材料设计时尤为“得力”,其工作过程主要包括“描述符”生成、模型构建和验证、材料预测、实验验证等步骤。人工智能辅助新材料研发的过程表明(     
①具体物质结构变化并不改变世界的物质性
②人工智能能够能动地认识和改造物质世界
③日益完善的认识工具延伸了人的认识器官
④新材料研发的实践是人类创新的主观活动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10 . 2021年,新冠病毒变异毒株德尔塔和奥密克戎相继出现,给人类的生命健康带来了巨大威胁。但也是在2021年,抗新冠强效药的出现让人们看到了另一线曙光。2021年12月8日,中国首家自主知识产权新冠病毒中和抗体联合治疗药物获批。据临床试验结果显示,该药物可以显著降低患者的住院率、死亡率。材料说明了(     
①人类社会和大自然在对立统一中共同发展
②人类只有征服自然才能够得以生存和发展
③物质世界的存在既是客观的,也是多变的
④科技发展使人类不断获得生存发展的手段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