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世界物质性原理与方法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槟榔芋是某省名优特产品,在海拔200米以下的水田种植,已有300多年的种植历史。但随着城镇化、工业化进程加快,再加上部分芋农不重视土壤改良,多年连作,导致槟榔芋品质下降,种植面积从高峰时的3万多亩萎缩到6千亩左右。为解决种植面积锐减问题,2017年起,当地农业专家顾问团将中高山区域推广槟榔芋种植作为产业扶贫的重要课题,在原本视为不能种植槟榔芋的中高山区域探讨试种,努力开辟种植新区。从气候因素、地质条件、土壤结构、水资源分布等多方面综合分析,针对中高山区域较低海拔区域年平均气温偏低2至3摄氏度,土壤偏酸,磷、钾、钙缺乏等不利因素,采取早耕晒白、增施生石灰和钙镁磷、高畦深沟种植、尽早种植、地膜覆盖、推迟采收等有效措施,实现了中高山区域槟榔芋年产量1.5万吨,总产值达1亿元。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论的知识,说明该省在槟榔芋种植业中是如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

2 .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提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

以扎实的态度搞调查。“涉浅水者得鱼虾,涉深水者得蛟龙”。当前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仍面临不少深层次矛盾,我们只有通过调查研究,才能清醒认识当前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才能找到改革发展的“金钥匙”。

以求实的精神做研究。发展面临的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既需要我们深入下去,把实际情况摸清搞准,又需要我们集中上来,对调查得到的材料进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研究分析,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拿出管用的思路办法。

别把调研当“调演”。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只有调研、没有落实,再好的蓝图都是水中花、镜中月。对短期能够解决的,立行立改;对一时难以解决,一抓到底。


结合材料,运用“探究世界的本质”的知识,谈谈如何“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2023-06-22更新 | 484次组卷 | 4卷引用:重庆市石柱回龙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3 . 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让优秀传统文化真正实现活起来、传下去。
屹立于世界东方的中国,有着五千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今年,“有序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写入了文化部重点工作,文化部部长雒树刚表示,要加强传统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和创造性转化,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基于此,某全国人大代表提出以下建议。   
掌握遗产资源,夯实文化认知——主动组织相关文化遗产调查,掌握文化遗产资源;用文物、图像、文献实证的史实共同勾画一幅权威的文化遗产图画。     
抓住重点项目,保护文化遗产——充分利用我国在文物保护修复方面的技术力量,对国家重点文物及遗址开展技术研究和保护。     
做好展示平台,传播传统文化——充分利用博物馆的陈列展示功能,主动对接国外著名博物馆进行展览交换,把展览推向海外,传播中国文化。     
传承传统技艺,开发文化产品——集聚非遗传承人、民间工艺师、时尚设计师及相关企业,打造具有中国元素的特色产品,重振辉煌。     
(1)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有关知识分析上述建议的合理性。
(2)请你为如何让优秀传统文化真正实现活起来、传下去提出两条方法论建议。
2017-07-04更新 | 15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大名县一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卷

4 . 2021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备受国内外瞩目。过去的一年是新中国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顽强拼搏,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

纵观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全文,“发展”一词出现频率最高,达140余次,“建设”出现频率排在第二,“经济”出现频率第三,“企业”出现频率第四,“创新”和“改革”出现频率并列第五。相较于去年排在前五位的高频词“发展”“就业”“疫情”“企业”“支持”而言,虽有相似性,但是在内容和出现频次上有较大的差异,这也反映出“十四五”开局之年政府工作焦点的重大改变。比如,从排名来看,去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就业”和“疫情”明显排名在前,而今年则更多关注“建设”和“经济”。“创新”和“改革”也再次跻身前列,这也说明,相较于去年着眼于防控疫情是主要任务,今年我们要在稳住经济基本盘的基础上,推动经济进一步实现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越是接近百年奋斗目标实现,越是形势复杂,任务就越是艰巨,政府工作也需要着眼新形势,实现新突破。

谋“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符合当代中国的时代语境。近三年,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发展”一词的出现频率始终居于榜首。“十三五”期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历史成就,尽管2020年国内外疫情及由此衍生的各类风险影响因素增加,但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局面没有改变。今年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如何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也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重要关注点。


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知识,分析今年政府工作报高频词出现及变化的原因。
2021-03-27更新 | 35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筠连县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