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世界物质性原理与方法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 道试题

1 . “绿色发展”是我国当前及今后发展的科学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当前,生态环境特别是大气、水、土壤污染严重,已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提出绿色发展理念是对我们自身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世界各国在发展中的普遍问题的清醒认识。绿色发展理念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相结合的创新理念。


结合材料,运用世界的物质性分析我国提出绿色发展理念的合理性。
2021-12-03更新 | 759次组卷 | 15卷引用:《2021年高二下政治课时同步练》(人教版必修4)4.1 世界的物质性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黄河在流经黄土高原地区时由于流速快,而所经地段植被情况差,导致大量的泥沙被带走,而到了下游,流速变缓,于是大量的泥沙就沉积了下去,几千年长此积累,泥沙堆积在河床上,致使河床升高,地上河就此形成了。泥沙的大量淤积使黄河下游河床不断上升,两岸地区每逢汛期便面临着洪水的威胁。

2002年起,我国积极实行黄河调水调沙,通过水库的大量泄水,以较大的流量集中下泄,形成人造洪峰,加大对下游河床的冲刷能力。黄河调水调沙已连续开展20年,按照安全可控、统筹兼顾的原则,结合汛前腾库迎汛,调水调沙取得良好效果。黄河下游河道主槽不断萎缩的状况得到初步遏制,下游河道主河槽平均降低2.6米,减少了中小洪水漫滩几率,防洪效益和生态效益巨大,同时,黄河下游沿岸以及河口三角洲生态状况好转,生态廊道功能得以维持,湿地面积进一步增加,生物数量稳定增长,生物圈欣欣向荣。


(1)黄河泥沙淤积形成地上河是自然界物质性的体现。结合材料并运用探究世界的本质的知识加以说明。
(2)结合材料,运用探究世界的本质的知识分析我国实行黄河调水调沙取得成功的原因。

3 . “太阳是去流浪了吗?”不少南方网友发出这样的“吐槽”。原来入冬以来,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出现了罕见持续阴雨寡照天气。导致公众极少见到太阳。在阴雨影响下,江淮、江汉、江南以及包括贵州一带气温低迷,最高气温都在5℃左右。持续低温阴雨天气对农业生产影响很大。当地政府高度重视,要求有关部门加强防范;气象部门积极开展专题服务,指导农民做好应对工作;果农们也纷纷采取预防和补救措施,把损失降到最低。气候专家指出,我国南方多地持续阴雨与厄尔尼诺有关,对南方农业生产的影响必须有新的关注与认识。


请运用世界物质同一性原理并结合材料加以阐述。
2021-10-21更新 | 177次组卷 | 8卷引用:【补习教材.寒假作业】2020-2021学年高二政治(统编版必修4):练习4 世界的物质性
4 . 【素养提升】我们说——飞天揽月

问题:
(1)在本节学习中,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2)结合自身实际,说说在征服星辰大海的征途中,你可以做什么?
2021-10-18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高二政治新教材议题式同步备课(部编版必修4): 2.1世界的物质性(嫦娥奔月) 导学案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21高二·全国·课前预习
5 . 议学活动1:传说——嫦娥奔月

议学材料   传说——嫦娥奔月

嫦娥奔月,中国上古时代神话传说故事,讲述了嫦娥被逄蒙所逼,无奈之下,吃下了西王母赐给丈夫后羿的一粒不死之药后,飞到了月宫的事情。

"嫦娥奔月"的神话源自古人对星辰的崇拜,据现存文字记载最早出现于《淮南子》等古书 。

西汉《淮南子》等古书的记载,是因为她偷吃了她丈夫羿从西王母那里要来的不死药,就飞进月宫,变成了捣药的蟾蜍。东汉高诱注解《淮南子》中说嫦娥是羿之妻。据说羿的妻子叫恒娥,因汉代人避当时皇帝刘恒的讳,之后名字改为嫦娥(一作常娥)。


议学问题:
(1)月球上有没有嫦娥?世界上有没有神仙?人能不能长生不老不死?
(2)有人说,世界是神或者上帝创造的。请运用所学知识反驳这一观点。
(3)归纳自然界物质性的哲学原理及其方法论要求。
(4)阅读课文,说说物质与物质具体形态的关系。
2021-10-16更新 | 191次组卷 | 1卷引用:高二政治新教材议题式同步备课(部编版必修4): 2.1世界的物质性(嫦娥奔月) 导学案
20-21高二·全国·课前预习
主观题-简答题 | 适中(0.65) |
6 . 议学活动2:图说——“嫦娥”奔月

议学材料





议学问题:
(1)中国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需要哪些物质资源?这些物质资源如何获得?
(2)阅读课文,说说人类社会是如何产生的?简述劳动在人类社会产生和发展中的作用。
(3)归纳人类社会物质性的哲学原理及其方法论要求。
2021-10-16更新 | 156次组卷 | 1卷引用:高二政治新教材议题式同步备课(部编版必修4): 2.1世界的物质性(嫦娥奔月) 导学案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要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扩大森林、湖泊、湿地面积,保护生物多样性。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结合材料,运用“世界的物质性”原理分析为什么要倡导生态文明建设。
2021-10-03更新 | 368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届高考对点训练(统编版必修4): 考点4 世界的物质性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对物质的正确理解是我们认识把握世界本质和规律的前提。一切唯物主义都是从这一前提出发,把物质的范畴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石。恩格斯认为:“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12939

列宁认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列宁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201289


运用哲学与文化的相关知识,对恩格斯和列宁关于“物质概念”的界定作比较。
9 . 世界的物质性表现在哪里?
2021-08-24更新 | 139次组卷 | 1卷引用:1.2.1世界的物质性

10 . 材料一   王守仁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你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偏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材料二   赫拉克利特说:“火产生一切,一切都复归于火。”“这个世界……过去、现在和未来永远是一团永恒的活火,在一定的分寸上燃烧,在一定分寸上熄灭”。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的哲学知识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观点各自属于什么世界观?
(2)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世界本质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2021-08-09更新 | 346次组卷 | 3卷引用:【上好课:备作业】人教必修44.1 世界的物质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