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世界物质性原理与方法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 道试题
1 . 漫画往往给人以启迪。下面漫画的哲学寓意是(     
A.客观事物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B.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克服障碍
C.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D.意识对生理活动具有调节与控制作用

2 . 自然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都具有客观物质性,人的意识根源于物质。因此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①物质是本原,意识是物质的派生物,物质决定意识

②意识是本原,物质是意识的派生物,意识决定物质

③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④世界是意识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意识性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3 . “飞天梦永不失重,科学梦张力无限”。2022年3月23日,第三次“天宫课堂”如约举行,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再次“天宫”给地面学生授课。抛出去的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玩偶没有沿抛物线方向下坠、落下,而是给人以沿着直线做匀速运动的感觉……这些扣人心弦的瞬间让很多学生不断思考、回味,追寻背后所包含的科学道理。这表明(     
①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实在的唯一反映
②意识是与物质世界相伴共生的产物
③意识本身根源于物质,是物质的派生物
④实践的发展促进了人类认识的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 . 据联合国《世界人口展望2022》报告预计,到2022年11月15口,全球人口达到80亿。到2030年,全球人口将增长至85亿左右,2050年达到97亿,到2080年后将达到约104亿的峰值,并保持这个水平到2100年。这一预测结论(     )
①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②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③作为价值判断决定于价值选择
④是人们认识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2-20更新 | 96次组卷 | 2卷引用:海南省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海南陵水分校2023届高三下学期全真模拟(四)政治试题
5 . 2022年11月5日至13日,《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在中国湖北武汉和瑞士日内瓦同步举行。大会以“珍爱湿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主题,致力于凝聚各方共识,推进全球湿地保护合作,谱写人类可持续发展新篇章。从大会的主题中我们可以感悟到(     
①人与自然界是绝对统一关系
②人的理性可以为自然界立法
③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④规律具有客观性,要尊重客观规律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6 . 下述文字是某同学在听课时所撰写的课堂笔记:“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下列说法能够印证课堂笔记中哲学观点的正确顺序是(     
①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②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③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④天不言而四时行,地不语而百物生
A.①→②→④→③B.①→③→②→④
C.②→①→④→③D.④→③→②→①
7 . 2022年9月,中国科学家在月球样品中发现一种新矿物,这是人类在月球上发现的第六种新矿物,被命名为“嫦娥石”。这一发现进一步佐证了(     
①科学发现依赖于人类的知识水平
②新矿物是人类对月球的主观映象
③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其物质性
④世界上不存在不能被认识的事物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8 . 2022年7月5日,中国科学院“慧眼”卫星团队发现能量高达146千电子伏的回旋吸收线,对应超过16亿特斯拉的中子星表面磁场。这是继2020年直接测量到约10亿特斯拉的宇宙最强磁场之后,“慧眼”卫星再次大幅度刷新最高能量回旋吸收线和宇宙最强磁场直接测量的世界纪录。这说明(     
①世界是物质的,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
②意识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③思维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存在及规律
④宇宙探索活动将不断刷新世界的本质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023-02-08更新 | 809次组卷 | 8卷引用:福建省漳州市2023届高考二模政治试题

9 . 中华文明历来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之一。

◆势在必行

有报告显示,1970年以来,全球受监测的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平均下降69%,约100万个物种正面临灭绝威胁。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生态系统退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构成重大风险。

2020年9月,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我们要同心协力,抓紧行动,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共建万物和谐的美丽家园。”

2021年10月,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第一阶段会议在中国昆明成功举行。习近平主席在发表主旨讲话时呼吁共同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并宣布率先出资15亿元人民币成立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正式设立第一批国家公园等一批务实的东道国举措。

2022年12月,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第二阶段会议上,习近平主席提出“四点主张”——“凝聚生物多样性保护全球共识”“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全球进程”“通过生物多样性保护推动绿色发展”“维护公平合理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全球秩序”。


(1)结合材料,综合运用“探究世界的本质”和“经济发展”有关知识,阐释我国“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要性。

◆同舟共济

昆明大会一年多来,更多珍稀野生动植物在国家公园自由生长,一北一南分别位于北京、广州的国家植物园相继挂牌,碳达峰碳中和的一系列部署正在落地……我们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之路,超过陆域国土面积30%的生态保护红线、近万处各类自然保护地、日益完备的种质资源库和基因库,正守护着宝贵的自然财富。

《生物多样性公约》196个缔约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生物多样性治理面临的主要挑战和执行能力各异。作为主席国,中方将努力推动各方兼顾雄心和务实平衡,使“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的目标和承诺可行可达,经得起时间检验。


(2)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以“团结合作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为主题撰写一篇短评。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250字左右。
10 . 中核集团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创新团队,通过X射线衍射等一系列高新技术手段,在十四万个月球样品颗粒中,分离出一颗粒径约10微米大小的单晶颗粒,并成功解译其晶体结构。经国际矿物学会(IMA)新矿物分类及命名委员会(CNMNC)投票通过,确证为一种新矿物。2022年9月9日,新矿物被命名为“嫦娥石”。“嫦娥石”的发现过程(     
①进一步佐证了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②意味着新的物质形态的产生往往依赖于人的意识
③表明认识工具的发展促进人类认识的发展
④说明人类对事物的认识具有偶然性,是不确切的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11-05更新 | 382次组卷 | 5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文综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