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运动与物质的辩证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94 道试题

1 . 2023年12月7日,新华网等媒体报道称我国考察队员在南极格罗夫山发现了一块月球陨石,科学家们深入分析后发现,这是一块复矿碎屑角砾岩,由来自月球高地和月海的不同岩石碎屑组成,是了解月壳的复杂岩性的理想对象,也是我国开展月球样品研究的重要补充对象,可以进一步了解月壳的演化历史。材料启示我们(       

①有了“思维的眼睛”,人类可以逐步解开自然之谜,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南极格罗夫山上的陨石是主客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③客观实在性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

④自然界是变化发展的物质世界,具有物质性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 . ◆《坛经》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认为,世界的发展是“绝对精神”的自我运动。

◆英国哲学家毕尔生说:“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

◆法国哲学家柏格森认为,事物和状态不过是我们的心灵所采取的一种观点。

(1)上述观点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2)能不能把世界万物的运动归结为人的“心”、概念或精神的运动?
2023-12-28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2.2 运动的规律性
3 .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下列说法能够依次佐证上述哲学观点的是(       
①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②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③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④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
A.②→①→③→④B.②→①→④→③
C.④→①→③→②D.④→③→②→①
2023-12-02更新 | 903次组卷 | 153卷引用:河北省定州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4 . 宗祠承载和传承着良好的家风族风与厚重的家国情怀,是“美丽乡愁”的根。经多方努力,广州市白云区多处遭损坏的宗祠文物建筑恢复了历史风貌,并且被活化利用为书画会、武术会、醒狮会、龙舟会等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场所,老宗祠焕发出了新活力。材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①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②新事物取代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趋势

③量的不断积累必然导致事物的发展

④运动是事物保持自身存在和发展的需要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11-30更新 | 107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六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联考政治试题

5 . 在学习《世界的物质性与规律的客观性》这一课内容时,某校高二年级学生收集了一些材料,并对此发表了各自的看法。

材料一   对于天地万物的形成和人类的起源,历史上有过各种各样的神创说。但在历史上,许多思想家不断地对神创说进行批驳。科学每发展一步,宗教神学就失去一块阵地,唯物主义的正确性就会得到进一步的证明。现在对于天地万物的形成和人类的起源问题,人们已经作出了科学的回答。

材料二   近年来,科学家试图通过模拟人脑的活动来研制出先进的机器人,2023年2月,ChatGPT火爆全网,能够通过学习和理解人类的语言来进行对话互动,并协助人类完成一系列任务。不同于以往的AI形象,ChatGPT可以结合上下文语境用拟人语气和你互动,甚至可以写代码、写脚本、制定商业提案等之前需要人来完成的工作。随着人工智能应用的升级,有人认为“人工智能机器人有意识可替代人的工作”。

材料三   回顾人类文明的发展史,我们会发现,病毒、瘟疫其实一直与人类相生相伴,而病毒、瘟疫也给当时的社会经济带来灾难性影响。如公元2世纪中期罗马帝国发生的伤寒、天花等多种瘟疫事件,导致三分之一的人口死亡;14世纪横行欧洲的黑死病,夺去了约2500万人的生命;等等。这些事实证明了人类本身就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无法从根本上摆脱病毒与瘟疫。同时,探究这些瘟疫事件的发生根源,我们会发现,瘟疫事件多与人类过度干预、开发、利用自然有关。因此,有人认为,人类应该敬畏自然,与瘟疫抗争只会适得其反。

材料四   近年来,适应世情、国情、党情的发展变化,我们党在提高执政能力上跃升新台阶。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到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教育双减政策……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带领中国人民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实现复兴的奋斗凯歌。



【设计意图】基础检测(1--4):这部分选题考察学生对本课时基础知识的把握和识别。达到到必备基础知识的简单、正确的再认和描述。

【设计意图】: 知识综合(5--7):这部分选取的试题体现出对高考必备知识的综合性考察,同时也考察学生的综合思维和概括能力。能对相关知识做辩证的比较,或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设计意图】拔高训练(8--11):这部分选取的试题体现出对学生高考关键能力、学科素养的考察,学生能够初步运用哲学知识,透过现象看本质,对社会现象和某一观点做出分析、评析的能力,并能揭示其背后的哲学逻辑。

【设计意图】开放探究(12--14):这部分选取的试题体现出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和必备能力的的深度考察,答案不唯一,调度多种知识,观照学生思维个性,注重考查考生创新能力、发散思维。
1.世界的本原是什么?具体的物质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物质有何关系?我们应怎样认识世界的物质性?
2.纯粹的动物心理能否自发地形成人的意识?意识为什么是劳动的产物、社会的产物?
3.如果星球停止运动,它还存在吗?能不能把世界万物的运动归结为人的“心”、概念或精神的运动?
4.什么是规律?谈谈你对人与客观规律关系的看法。
5.“世界不是上帝创造的,也不是人创造的,世界是物质的世界。”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
6.有同学认为,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所以有了人脑也就有了意识。结合所学知识评析这一观点。
7.运用规律的有关知识说明,不断提高认识、把握、遵循和运用发展规律的本领的意义。
8.有人认为,正确的意识反映客观存在,错误的意识不反映客观存在。这种说法正确吗?请说明理由。
9.有人认为,“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最终电脑可以代替人脑产生意识”。运用“意识”的相关知识,对上述观点加以辨析。
10.运用运动和静止的关系,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变”与“不变”的理解。
11.有人认为,人类应该敬畏自然,与瘟疫抗争只会适得其反。运用“探究世界的本质”的知识,对以上观点加以辨析。
12.(1)结合材料,运用规律的相关知识,分析“双减”政策是如何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的。
(2)为落实“双减”政策,某市教育主管部门面向全社会征集有关宣传标语,请你拟定两条宣传标语,每条字数不要超过20个字。
13.小组辩论活动:“电脑能够取代人脑”VS“电脑不能取代人脑”。小组商议,确定立场,展开一场精彩的辩论活动。
14.综合所学知识,以“人工智能下的变与不变”为主题携写一篇小短文,阐述作为青年学生如何应对人工智能带来的挑战和机遇。要求:围绕主题,观点明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学科术语使用规范;总字数控制在250字左右。
2023-09-24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一题多问必修4:世界的物质性(第1单元2.1)
6 . 2023年8月9日,针对司法实践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发布《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解释》包括调整污染环境罪的定罪量刑标准,明确环境数据造假行为的处理规则,明确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的宽严相济规则等。可见,《解释》的出台(     
①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
②做到了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③表明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唯一特性
④说明认识是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 . 当地时间2021年3月18日下午,中美两国在美国安克雷奇展开战略对话。面对美方的不当行为,杨洁篪掷地有声地说:“你们美国没有资格在中国的面前说,你们从实力的地位出发同中国谈话。”中国人是不吃这一套的!同样是辛丑年,但是中国早已不是120年前那个“辛丑”了。从哲学角度看,这反映了(       )
   
①社会是不断运动变化的
②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③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④相对静止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8 .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不满足于对陆地的探索,而是更加关注海洋和太空。然而,尽管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我们人类对海洋的探索却只有5%。对我们来说,吸引我们的不仅仅是海洋的内部,还有漂浮在海面上难以接近的岛屿。有这样一个神秘的岛,一位旅行者曾经在这里看到一件非常不可思议的事情——已经在冷水中“死去”的鱼在沸水中复活了!后来,科学家来到这里,开始研究该岛。他们发现岛上有一座火山,附近有一个火山湖,湖水很热。也就是说,这些小鱼可能生活在炎热的湖中,已经适应了湖水的温度。火山爆发时,它们并没有直接死亡,而是被带到其他地方,那里的温度非常低,所以它们变得僵硬,直到遇到热水,它们才逐渐恢复了生命。


问题:
(1)鱼的生活习性发生变化说明了什么哲理?
(2)鱼在沸水中“复活”是否说明有的事物没有规律?
2023-08-09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二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第二框 运动的规律性
9 .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这里的“客观实在性”是指(     
A.一切事物和现象的根本属性B.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
C.人们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特质D.人们对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可知性
23-24高二上·全国·课时练习
主观题-简答题 | 适中(0.65) |
10 . 如果星球停止运动,它还存在吗?能不能把世界万物的运动归结为人的“心”、概念或精神的运动?
2023-07-27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2.1世界的物质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