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运动与物质的辩证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5 道试题
1 . 2021年09月16日04时33分,四川泸县发生6.0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有专家指出:“地球一直处于振动状态,震动是地球的常态。”“震动是地球的常态”体现的哲理是(     
①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②震动是地球运动的规律
③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                       
④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 . 元宇宙是映射现实世界的在线虚拟世界,是越来越真实的数字虚拟世界。人们利用脑机接口、VR等科学技术,进入沉浸式体验的数据世界,切换另一种身份,体验第二种生活,元宇宙带动了国内云游戏、VR等互联网产业的发展。这表明(   
①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②虚拟世界的内容是客观的
③拓展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
④改变了人的存在方式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 . 语言文字“日学而不察、日用而不觉”,当前语言文字信息技术创新还不完全适应信息化,尤其是人工智能发展需求。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语言文字工作的意见》,回应社会关切,锚定了新时代语言文字工作的前进方向和发展路径。材料表明(   
①新事物在旧事物母体中孕育
②运动是物质所固有的根本属性
③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④辩证否定是联系和发展的环节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2022-01-25更新 | 97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4 .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集团携手敦煌博物馆联袂打造并推出了面向少年儿童、全面介绍敦煌的绘本《走进敦煌启蒙绘本》。该书既有严谨的科普知识,也有妙趣横生的传说故事。全书从不同维度,用简洁易懂的文字、生动形象的图画全方位介绍敦煌,带小读者感受敦煌的地理风貌、体味敦煌的灿烂艺术、了解敦煌的昔日繁华。从唯物论的角度看(     

①《绘本》以小读者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为依据做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②《绘本》作者利用小读者意识的自觉选择性用图画满足其对艺术的兴趣点
③《绘本》立足物质的根本属性从不同维度带领小读者感受敦煌的独特魅力
④《绘本》将科普知识和传说故事融为-体体现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统一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022-01-23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5 . 随着“双减”政策的不断宣传、落实以及新的中考、高考改革的推讲,很多学校无法保障体育课程开设和体育课被挤占的情况逐步减少。近期,国家多次强调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让同学们“跑起来”增强体质、锤炼意志!由此可见(     )
A.生命在于运动,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B.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唯心主义
C.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学校应遵循规律
D.课程改革既要认识规律,也要适时改变规律
2021-12-12更新 | 308次组卷 | 6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伍佑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选修)
6 . 慧能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这一观点(     
A.离开了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观点
B.离开了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
C.离开了意识谈物质的不可知论观点
D.离开物质谈意识的精神万能论观点
7 . 下列说法能够论证哲学观点“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这一逻辑顺序的是(     
①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②天下惟器,据器而道存,离器而道毁
③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④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
A.①→②→④→③B.①→③→②→④C.②→①→④→③D.②→①→③→④
2021-12-05更新 | 419次组卷 | 17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学业质量阳光指标调研政治试题
8 . 据地质学家考证,珠峰所在的喜马拉雅山一带原是一片海洋。在漫长的地质年代,这里形成了厚达3万米以上的海相沉积岩层,这也是能在喜马拉雅山上发现海螺化石的原因。喜马拉雅山上发现海洋生物化石佐证了(     
A.运动就是事物位置的推移B.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
C.物质运动总是难以捉摸的D.人为事物的联系具有客观性
9 . 乡村振兴是一篇大文章。“要抓住乡村空间布局优化带来的机遇,加快推进农业集约发展,加快农业农村重大项目建设,积极发展农村新业态、新模式,让优质的生态、广阔的土地、悠远的乡愁等沉睡的资源变成农民致富和乡村发展的源头活水。”这告诉我们(       
①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新时代主要矛盾的根本方法
②农村的发展是一个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的过程
③对农村发展业态和模式要从其暂时性方面去理解
④推动乡村振兴的不仅仅是机遇,更是其内部条件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0 . 对于青少年而言,偶像自带着“长大之后我要成为你"的潜意识作用。刘永坦院士的事迹经媒体报道后在社会中引起热烈反响,“时代楷模、薪火相传”、“这才是我们应该追的星”、“这就是我的偶像”……越是在利益多元、观念多样的当下,就越需要发挥偶像文化对个体的正面效应。这体现了(       
①尽管时代在迁移,但偶像是永恒的
②共性通过个性表现出来,要见贤思齐
③偶像效应体现了价值观的正确导向作用
④偶像的价值取决于其对主体的积极意义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11-28更新 | 324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调研测试政治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