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运动与物质的辩证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17 道试题
1 . 普希金(1799-1837),俄国著名诗人,他的创作对俄国文学和语言的发展影响很大。《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关于这首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忧郁”和“快乐”相互渗透、相互包含
B.“心儿永远向未来”说明心是绝对运动的
C.“一切都是瞬息”表明人的认识超越现实
D.“亲切的怀恋”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
2 . 大多数恒星因为距离我们非常遥远,被人们看作是位置不变动的发光点。北斗七星是大熊座的七颗恒星,科学家根据它们切向运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推断出十万年前后其形状的演变(如下图)。这说明(     

①物质的存在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②人们能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③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
④静止就是事物的本质和位置不会发生改变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
3 . 哲学要研究的问题有许多,其中有一个贯穿哲学发展始终的基本的问题,即(       
A.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问题B.物质与运动的关系问题
C.具体科学和哲学的关系问题D.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4 . 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A.自然界的运动是循环往复的
B.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中
C.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反映
D.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5 . 当地时间2021年3月18日下午,中美两国在美国安克雷奇展开战略对话。面对美方的不当行为,杨洁篪掷地有声地说:“你们美国没有资格在中国的面前说,你们从实力的地位出发同中国谈话。”中国人是不吃这一套的!同样是辛丑年,但是中国早已不是120年前那个“辛丑”了。从哲学角度看,这反映了(       )
   
①社会是不断运动变化的
②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③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④相对静止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6 .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这里的“客观实在性”是指(     
A.一切事物和现象的根本属性B.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
C.人们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特质D.人们对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可知性
2023-08-03更新 | 263次组卷 | 4卷引用:天津市第四十七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试题
7 .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对这个“物质”的理解,下列观点中正确的是(       
①物质是运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②物质可以脱离意识而独立存在
③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④物质就是各种各样具体物质形态的总和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8 . 科学家们发现,人处在睡着的状态时大脑中的记忆信息并不是静止的,而是处于规律运行的动态过程。在睡眠中,大脑中的海马体会再次激活,使得我们的学习记忆得到重现,从而加深之前的记忆。这一发现佐证了(     
①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②意识是人类社会的产物
③物质运动是绝对的
④思维是对存在的正确反映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9 . 辩证唯物主义强调,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辩证唯物主义的智慧,下列诗句对应辩证唯物论哲理逻辑顺序的是(     
①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②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③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
④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
A.①→②→④→③B.②→①→③→④C.③→①→④→②D.③→②→④→①
10 . 日前召开的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3年第一季度例会指出“精准有力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例会释放的政策信号有:货币政策整体稳健基调不变,但部分措辞上的变化,意味着与前期相比,货币政策下阶段的着力点将有不同侧重。央行的货币政策蕴含的哲学道理有(     
①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②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③人可以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造福于人类
④静止是物体在一定条件内没有运动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