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运动与物质的辩证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 道试题
1 . 在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1周年的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不忘初心、继续前行,坚定不移的走中国特色的强军之路,把强军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努力实现在党的领导下的强军目标。这一论断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物质是运动的存在方式
B.运动是有条件、暂时的和相对的
C.运动是静止的特殊状态
D.事物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2 . 科学研究表明,经常运动的人即使在静止状态,脂肪代谢率也高于常人。这说明
A.世界上任何静止都是不存在的B.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C.运动是物质的运动D.物质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3 . 下列观点正确说明质和运动的关系的是()
A.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
B.世界的发展是“绝对精神”的自我运动
C.物质可以离开运动而存在
D.没有无运动的物质,也没有无物质的运动
4 . 不同的时代,诗歌也悄然发生着改变,但它的基本特征不变的,即凝练性、跳跃性、节奏韵律性。材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A.运动是永恒的、绝对的和有条件的
B.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C.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D.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5 . 世间万物,变动不居。“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这说明
①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②一切要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③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④世界是物质的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6 . 目前中国进入太空的能力已经进入国际第一梯队。到2030年,中国将全面建成航天强国,火箭运载能力、年均发射次数、航天产业能力将进入世界前两名。现在我们已经跻身国际领先行列,迎来了中国首个航天日。上述材料体现了
A.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B.世界存在尚未认识的事物
C.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
D.物质的运动具有绝对性
7 . 唐代白居易在《夜雪》一诗中写道:“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诗人蜷缩在被窝中却能“知雪重”,这是因为( )
A.事物是运动变化的B.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C.思维不能够正确反映客观存在D.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2011高一·山东济宁·学业考试
8 . 每天都会有新的盐分进入海水,海水中也有一些盐分进入海床沉积层、新注入的盐分数量与海水里跑掉的盐分数量互相抵消,海水的平均溶盐浓度保持稳定。这表明
①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②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③静止是一种特殊的运动                      ④物质是运动的物质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2016-11-26更新 | 173次组卷 | 22卷引用:2016届黑龙江大庆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政治试卷
9 . “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这句谚语曾是中国北方农民千百年来生产活动的座右铭。但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我国北半球气候带北移,如今北方冬小麦的播种实践已经变成了“寒露种麦正当时”。这反映了
A.意识是人们对事物的正确反映
B.生产实践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形式
C.人们对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
D.物质是运动的物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