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规律的含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下列说法能够依次佐证上述哲学观点的是(       
①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②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③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④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
A.②→①→③→④B.②→①→④→③
C.④→①→③→②D.④→③→②→①
2023-12-02更新 | 844次组卷 | 153卷引用:福建省三明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会考班)试题
2 . 引力波是宇宙中加速运动的有质量物体扰动周围时空而产生的时空涟漪。引力波信号极其微弱,却是探测宇宙中不发光物质的直接手段。搜寻纳赫兹引力波是国际物理和天文领域备受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2023年6月,我国研究团队利用“中国天眼”(FAST),探测到纳赫兹引力波存在的关键性证据,这是纳赫兹引力波搜寻的一个重要突破。这表明(   )
①自然界按其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存在和发展
②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正确反映
③思维能正确认识存在,科研能够发现未知
④意识能动作用受到客观规律的支配和制约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 .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现象的联系
B.自然规律具有客观性,社会规律具有主观性
C.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具有客观性
D.人们对规律是可以认识并加以改造的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下列属于规律的是(  )
①四季更迭、昼夜交替     
②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
③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状况       
④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22年9月26日,自然资源部批准发布行业标准《海洋碳汇核算方法》(下称《方法》)。《方法》规定了海洋碳汇核算工作的流程、内容、方法及技术等要求,填补了该领域的行业标准空白,标志着我国综合性海洋碳汇核算标准实现零的突破。这说明(       
①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正确反映
②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和存在方式
③物质运动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有规律可循的
④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思维能正确反映存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2-23高一下·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6 . 2023年3月25日如皋市有市民反映下班路上遇到了“冰雹”,但个头并不大,基本上不起过5毫米。对此南通市气象台表示,市民看到的不是冰雹,而是比冰雹小的三种固态粒。不透明的,尺寸在2到5毫米的叫霰(xiàn)。透明的,落在地上有一定弹性的,小冰粒。另外一种直径在1毫米以下的叫米雪。这说明(     
①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事物的发展是新事物取代旧事物
③规律是主观对客观的正确反映
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认识事物的基础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6-23更新 | 251次组卷 | 3卷引用:福建省宁德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政治试题
7 . 恩格斯指出,物质的每一有限的存在方式,都是暂时的,除了永恒变化着的、永恒运动着的物质及其运动和变化的规律以外,再没有什么永恒的东西了,但是,我们还是确信,物质在它的一切变化中仍永远是物质,它的任何一个属性都不会丧失。恩格斯的这一观点的合理性在于看到了(     
①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②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③物质运动的规律是稳定不变的
④物质与具体物质是包含与被包含关系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8 . 2023年3月5日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经过数据分析表明我国现阶段经济“明显向好”“企稳向上”,经济有巨大潜力和发展动力。这是疫情防控优化效果释放,中国经济出现的新变化,也是政策层对现阶段中国经济的最新判断。这个判断很重要,因为它可能成为接下来一段时间,诸多宏观政策的现实起点。由此可知(     
①我国政府能够预测国家未来经济发展趋势
②政府把握了经济发展规律的不稳定性特征
③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积极指导作用
④人们可以改变或创造条件认识和利用规律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9 . 2022年11月26日,京唐城际铁路开始北京站至唐山站的全线运行试验阶段,预计年内有望通车。京唐城际铁路开通后,北京城市副中心至唐山最快39分钟即可到达,唐山将正式融入首都一小时经济圈。京唐城铁开通蕴含的辩证唯物论道理是(     
A.自然界在本质上是客观物质的
B.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C.规律是事物固有的本质的偶然的联系
D.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
10 . 人工降雨又称人工增雨,是指根据自然界降水形成的原理,人为补充某些形成降水的必要条件,促进云滴迅速凝结或碰撞并增大成雨滴降落到地面的过程。根据这一事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在人类认识规律后,规律发生作用就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②人类可以通过实践活动,创造条件改变规律
③人类可以在把握规律的基础上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
④在事物运动过程中存在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4-04更新 | 1893次组卷 | 30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第四十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适应性考试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