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 道试题
1 . 2023年11月,中国水稻研究团队利用合成生物学手段,通过集成“提效”“引流”和“扩容”3个策略将水稻种子油脂含量从2.3%提升至11.7%,让水稻也能像大豆一样榨油,这为水稻、玉米、马铃薯、木薯等高产淀粉类粮食作物转换为油料用途作物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和思路。这表明(     
①认识和改造水稻种子油脂含量规律是提升油脂含量的基础
②人们创造条件,根据水稻种子油脂含量特点促进价值转换
③水稻种子高油脂含量是高产淀粉类粮食作物本身固有的特性
④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提升水稻种子油脂含量的重要条件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2-28更新 | 248次组卷 | 4卷引用:贵州省黔东南州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2 . 吉林省大安市龙海灌片曾经是白花花的“碱巴拉”,土壤板结,作物难以生长。在政府、科研单位和中国中化等合作下,对盐碱地成因和特征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改良修复土壤,选用耐盐碱品种,种植过程中施用微生物菌肥,根据苏打盐碱地土壤特性,应用了智能化水稻灌溉系统。今年金秋时节,龙海灌片实现了来之不易的水稻丰收。这说明(     
①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利用规律
②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③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把握规律、做好工作的前提
④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是规律起作用的条件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 . “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降,三候寒蝉鸣。”立秋的“立”有开始之意,万物开始从繁茂成长趋向萧索成熟。立秋虽然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但对我国大部分地区来讲,此时气象学意义上的秋季还未到来,天气依然很热。由此可见(       
①对自然规律的认识有利于指导人们的农耕活动
②建立立秋与天凉的自在联系可以更好地认识人与自然
③在实践中获得的节气智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标识
④传统经验的可靠性对农作物颗粒归仓起到导向作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 . 从“内卷”到“躺平”,从“觉醒年代”到“强国有我”,从“中国式现代化”到“一带一路”,这些时代热词清晰地描绘了时代脉络,表达了社会情绪,从中我们可以解读过去一年的社会关注热点及百姓生活。时代热词(       
①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②表明人的思维运动是有规律的
③说明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                              
④印证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人类生活离不开种子,种子养活了全人类。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科学家们已研制成功各种人工种子。人工种子是模仿天然种子的结构研制而成的,它由人工种皮,人工胚乳和培养物三部分组成。人工种子的成功研制(     
①是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②发挥了意识对改造世界的促进作用
③是在遗传学基础上创新了遗传规律
④说明人们可以认识并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6 . 世界自然保护大会(WCC)每四年举办一届,是世界自然保护的峰会,能够将数以千计的政府决策者、私营部门代表、社区群众和专家学者聚集在一起,共同讨论环境保护问题及对策,以应对全球挑战。世界各国普遍重视环境问题(     
①反映出自然界的物质性归根到底由人对自然的态度决定
②说明自然界是客观的,必须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③要求我们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造自然、征服自然
④是因为生态环境的发展变化有其自身固有的规律
A.②③B.①③C.①④D.②④
2022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7 . “春分之日,玄鸟至”(《逸周书·时训解》)。在周代,古人就已经靠观察燕子等候鸟春归的时间来确定节气、规划农时。中原地区的燕子多是在春分前后飞回筑巢育雏,周天子便在春分之日祭祀神灵,祈求子孙繁茂。由此可见(     
①人能借观察燕来与春到间的关系把握自然变化规律
②依据对规律的认识去规划农时属于实际的农耕活动
③将燕来与子孙繁茂相联系是对客观对象反映的结果
④把握燕来与人活动的联系是为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07-07更新 | 8711次组卷 | 48卷引用:真题重组卷03(新高考七省专用)
8 . 苏轼是北宋的治水能臣,在西湖边留下了以湖面小石塔为标界来监测水位和水面种植区域的“三潭印月”(如下图)。针对“吴中”之地“居民与水争尺寸,以故常被水患”,他主张“让地与水”,提出“堤防省(注:减少)而水患衰”的理念。苏轼治水的理念启示我们(       

   

①传统治水理念源于社会实践又引导社会实践          
②要合理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利民生福祉发展
③要突破自然条件制约,积极主动推动矛盾转化       
④要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06-14更新 | 7421次组卷 | 39卷引用:真题重组卷02(新高考七省专用)
9 . 2023年3月13日,李强总理在回答关于民营经济的提问时指出,在发展民营经济这个问题上,党中央的方针政策一直是非常明确的。党的二十大和去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作了强调。对此,我们是旗帜鲜明、坚定不移的。民营经济的发展环境会越来越好,发展空间会越来越大。总理的回答让民营企业家备受鼓舞,充满信心。由此可知(     
①合乎规律的意识能更有效地发挥能动作用
②正确意识是对变化发展着的实际的反映
③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是实践成功的根本前提
④意识对人体的生理活动具有一定的调控作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0 . 云南古茶树资源丰富,依托古茶树资源衍生的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茶旅游,已成为云南的一张文化名片。2022年10月27日,《云南省古茶树保护条例(草案)》提请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四次会议审议,意味着云南以地方性法规的形式加强古茶树资源保护与科学利用。《云南省古茶树保护条例(草案)》的审议出台启示我们(     
①调整上层建筑以更好地加强古茶树资源保护
②加强古茶树资源的利用必须遵循社会发展的规律
③调整生产关系要适应古茶树资源丰富的实际状况
④文化名片的保护要充分发挥社会意识的促进作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