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统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92 道试题
1 . 杨树和柳树的景观生态功能突出,固碳滞尘功能强大,对背景绿化功不可没。然而,每年四五月,都是杨柳飞絮的季节。为降低飞絮给城市交通、市民健康等带来的不利影响,园林工人采取为雌株杨柳树注射药剂、嫁接、修剪等方式,有效抑制了飞絮产生。这表明园林工人(     
①创造条件,减少了杨柳树飞絮
②研制出了不飞絮的全新杨柳树种
③有效抑制了飞絮产生是利用规律的体现
④抑制了飞絮产生是因为杨柳飞絮的季节被改变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 . 下面漫画告诫我们(     

①要努力回避前进道路上的挑战和考验
②要把工作热情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③不尊重客观条件,会导致实践失败
④要积极作为,努力发挥主观能动性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 . 下面漫画带给我们的启示是(       

A.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
B.做事情要勇于突破客观条件的影响和制约
C.意识能够把观念的东西变为现实的东西
D.要把客观规律作为我们一切行动的向导
2024-04-20更新 | 845次组卷 | 20卷引用:2024年新高考政治【衡水金卷·先享题·调研卷】模拟试题(辽宁专版)05
4 . 2023年6月,安徽、浙江两省签署《共同建设新安江—千岛湖生态保护补偿样板区协议》,标志着全国首个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提档升级。一江清水相连,两省变单一的资金激励补偿为涵盖水质、上下游产业人才合作等的综合补偿,从“一水共护”迈向“一域共富”。这一做法(       
①说明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取得成功的条件
②遵循了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
③反映了意识活动的目的性和能动创造性
④表明意识的能动性受客观条件的制约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4-20更新 | 1125次组卷 | 19卷引用:2024年新高考政治【衡水金卷·先享题·调研卷】模拟试题(辽宁专版)02
5 . 2024年2月1日,世界首座跨径超600米的拱桥——南丹至天峨下老高速公路天峨龙滩特大桥建成通车,这标志着南天高速全线贯通,它推动了大跨度拱桥设计、施工工艺的跨越式发展,为高速公路、高铁跨越山区、峡谷等区域提供了技术支撑。材料体现(     )
①联系是普遍的,任何事物都处于联系之中
②人为事物的联系是科学技术的产物,是客观的
③实践促进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相互转化
④人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有利于实践的具体联系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6 . 2024年1月23日,长沙理工大学一研究团队透露,该团队近期研发出了一款可快速融雪且无污染的新型融雪剂,有望进一步加速“破冰”,降低冰雪气候下的交通风险。相较于传统融雪剂,其融雪效率更高的同时,还实现了绿色无污染的环保目标。这说明该研究团队(     
①其研究成果能够助推人类实践的发展
②既尊重了客观规律又发挥了主观能动性
③用正确价值观直接变革了传统融雪剂
④通过彻底否定传统融雪剂促进事物发展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 . 下图漫画揭示的哲学道理包括(     

①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发挥主观能动性
②以求真务实的方法探索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③做事情要正确对待量变与质变之间的关系
④要支持和保护新事物,促使其成长和壮大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3-30更新 | 238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届辽宁省鞍山市高三二模政治试题
8 . “长江口二号”古船考古与文物保护项目是迄今为止国内外规模最大的古船考古与文物保护项目,也是世界首个古船考古发掘、整体迁移、文物保护与博物馆建设同步实施的考古和文物保护项目,它标志着我国水下考古取得重大突破,为世界水下考古贡献中国技术、中国经验、中国方案。这说明(     
①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建立新联系的重要条件
②事物的整体功能总是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③着眼于整体,用综合思维实现项目保护
④人们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创造新的联系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3-11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联合考试政治试题
9 . 2023年7月,中央财办、中央农办等部门印发的《关于有力有序有效推广浙江“千万工程”经验的指导意见》明确,推广“千万工程”经验,要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务实渐进推进工作,把握好整治力度、建设深度、推进速度与财力承受度、农民接受度的关系,确保乡村建设始终同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同当地文化和风土人情相协调。这样做的辩证法依据是(     
①新事物代替旧事物必然会经历艰难曲折
②事物的发展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③发挥主观能动性会受到客观规律的制约
④保持事物性质的稳定需要坚持适度原则
A.①③B.①④C.②④D.②③
2024-03-05更新 | 752次组卷 | 18卷引用:2024年新高考政治【衡水金卷·先享题·调研卷】模拟试题(辽宁专版)01
10 . 2023年10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强调,推动东北全面振兴,根基在实体经济,关键在科技创新,方向是产业升级。要牢牢扭住自主创新这个“牛鼻子”,坚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全面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加快构建具有东北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推动东北地区发展方式转型升级
②主要矛盾决定事物性质,推动东北全面振兴要抓住主流
③要坚持系统优化的方法,凝聚东北产业振兴的强大合力
④要从中央会议精神出发,加强东北地区政策的统筹协调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