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统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6 道试题
1 . 经过无数夜以继日、刻苦攻关的中国航天人的努力,2024年1月5日,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一箭四星,实现了2024年中国航天发射“开门红”!快舟一号的成功发射,不仅展示了中国航天的实力,也预示着新的一年里,我们将会有更多的航天惊喜。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①发挥主观能动性,突破客观条件的制约,造福人类
②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社会主体和真正英雄
③正确的价值判断基于正确的价值选择
④事物发展是从量变到质变再到新的量变的循环往复的上升过程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 . 2024年1月11日,《自然》杂志发表了中科院的最新研究成果,揭示了步氏巨猿绝灭的原因:对摄食行为和食物偏好的执着导致步氏巨猿在面对环境改变时变得脆弱无比,从而锁定了它走向绝灭的命运。近年来,研究团队逐渐摸索出适用于喀斯特地貌的“崖壁洞穴调查方法”,从而高效且系统地开展洞穴调查、评估和发掘工作。这充分体现了(   )
①发挥主观能动性是按客观规律办事的前提
②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无不可认识之物
③只有经过实践检验的认识才能正确指导实践
④实践是获得认识的唯一来源,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 . 习近平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处理好几个重大关系》一文中指出,首先要充分尊重和顺应自然,给大自然休养生息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依靠自然的力量恢复生态系统平衡。同时,自然恢复的局限和极限,对人工修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留下了积极作为的广阔天地。材料蕴含的哲理有(     
①自然界事物是按照自身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
②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条件
③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具有客观物质性
④人的意识能够通过实践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 . 棉铃虫具有迁飞距离远、繁殖能力强等特性,对棉花等300多种农作物都有严重危害性;其对化学杀虫剂易产生抗药性,防治难度大。我国科研团队从棉铃虫产卵的独特行为人手,揭示了其选择产卵地点背后的化学感受机制,有望为棉铃虫这一世界重大农业害虫的绿色防治提供新思路和新策略。这表明(     
①意识活动具有能动创造性,能把握规律
②尊重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③实践决定认识,是认识发展的唯一动力
④只要认识规律就能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3-13更新 | 122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海南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学业水平诊断(三)政治试题
5 . 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做好2024年经济工作提出要求: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利用一切有利条件,看准了就抓紧干,能多干就多干一些,努力以自身工作的确定性应对形势变化的不确定性。这启示我们(       
①在“确定”与“不确定”的相互对立中把握统一
②把握联系的多样性,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③积极主动作为,善于在变化中把握先机,避免不确定性
④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促成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相互转化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6 . 2024年2月7日,我国第五个南极考察站秦岭站正式开站,该站填补我国在太平洋扇区长期观测的空白,从1984年我国首次南极考察至今,近四十年的考察研究,40次考察队出征,攻克了一个个难关,填补了一项项空白,一代又一代考察队员接力奔向南方。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量的持续积累必然引起事物质的飞跃             
②事物质变离不开人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③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④正确意识能让人们摆脱客观条件制约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 . “湿长草,旱生花。”这是兰花对土壤中水分变化的应激反应。利用这一属性,可以通过控水影响兰花生长。兰花开花后,可增加给水,促进兰草营养生长,以积蓄养分;孕育花蕾时,可减少给水,抑制兰花营养生长,促进其生殖生长。这从一个侧面佐证了(       
①植物的应激反应与人的意识活动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②成功的实践是合乎规律性与合乎目的性的统一
③基于事物的固有属性可以对规律进行改造和利用
④发挥意识活动的能动创造性可以把握事物的本质规律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8 . 美丽中国建设需要推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低碳转型,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衡,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考虑水资源问题,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发展节水产业。通过“四水四定”原则,合理规划人口,城市和产业发展,坚定走绿色,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四水四定”原则的应用(     
①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合理规划相关产业发展布局和规模
②坚持求真务实的精神,实现用水方案与资源现状有机统一
③将水资源作为刚性约束,从政策出发确定人口的规模上限
④考虑了水环境的承载力,构建城市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规律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零碳建筑是指零碳排放的建筑物。此类建筑在不消耗煤炭、石油、电力等能源的情况下,全年的能耗全部由场地产生的可再生能源提供,并利用各种手段减少污染产生,回收利用废弃物,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最终达到“零废水、零能耗、零废弃物”的理想状态。实现这一理想状态需要(     
①基于人的能源需求,改变事物间的固有联系
②以地点和条件为转移,合理利用可再生能源
③建立自在事物的联系,减少能源的使用需求
④把握事物的多样联系,实现能源的循环利用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9 . 在长征途中,毛泽东非常重视情报工作,及时掌握敌方的部署与动向,根据敌我双方力量的变化,寻找敌方薄弱环节,灵活调动军队,四渡赤水,终于摆脱了敌兵的围追堵截。毛泽东用兵如神的奥秘在于(       
①重视调查研究,依据不断变化的情况决定军事部署
②把对战争规律的真理性认识作为军事行动的出发点
③善于在瞬息万变的战场形势中把握和利用战争规律
④认识到红军将土的主观能动性在战争中起决定性作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1-29更新 | 597次组卷 | 208卷引用:2016-2017学年海南省海南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文)试卷
10 . 近年来,针对太湖流域水污染严重的问题,国家水利部根据水量调度工作机制方案建设“引江济太”工程,以丰补枯,增加流域水资源供给:以动治静,抑制太湖蓝藻大规模爆发,改善流域水环境,取得了显著的综合效益。“引江济太”工程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是(     
①立足水污染治理方案,在统筹兼顾中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
②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在尊重规律的基础上建设水利工程
③运用矛盾分析的方法,在对立统中推进太湖流域水治理
④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在优化设计中建立自在事物的联系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