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统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99 道试题
1 . 1920年印度“狼孩”卡马拉被人从狼窝中救出,因为与狼一起生活了七年,只有狼的习性,没有人的心理,智力相当于六个月婴儿的水平。又经过了研究者七年的训练,卡马拉才完全改变了狼的习性,逐渐适应和人类一起生活,并能用语言表达简单意思,还学会了唱歌。“狼孩”卡马拉的经历表明(     
A.意识不仅是人脑的机能,而且是对物质世界的反映
B.人脑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
C.人的意识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D.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2023-12-22更新 | 13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政治试卷
2 . 企业招工用工难、外来务工子女读书问题、园区配套不完善……2023年7月,某地推出的“烦恼指数”引发关注。该地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将企业和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进行细化、量化,生成“烦恼指数”图,并据此办实事、解难题,在实干中把“烦恼指数”变成了“幸福指数”。这表明(     
①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解决问题的基本要求
②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
③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④正确改造世界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 . 潮流浩荡,顺之者昌。尽管国际形势风云变幻,但开放发展的历史大势不会变,携手合作、共迎挑战的愿望也不会变。无论前途是晴是雨,携手合作、互利共赢是唯一正确选择。这告诉我们(       
①尊重和把握历史规律才能赢得未来
②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无条件的
③世界因其物质性而不受意识的影响
④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为人类造福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4 . 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大中小学各个学段的思政课在教学目标定位、教学内容选择和教学手段实施上,必须符合该学段学生的认知水平,让思政教育和学生同频共振。思政课教师要有系统性和整体性思维,“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贯彻上述要求,需要(     
①着眼于青少年发展不同阶段的心理特点,因材施教
②遵循教育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提高教育的针对性
③承认矛盾的特殊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和基础
④坚持系统观念,提升整体思维,努力培养时代新人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5 . ChatGPT的横空出世,再度引发大众的“生存危机”。要想在未来社会不被机器淘汰,要把人类的创造力发挥出来,从循规蹈矩中解放出来,把人类经验、灵感的潜力释放出来。从辩证法角度,材料启示我们(     
A.坚持辩证的否定,发挥人类的创造力
B.改变固有联系,从循规蹈矩中解放出来
C.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释放自身潜力
D.努力增长自己才干,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6 . 夏季,罗布泊地表最高温度可达70摄氏度,此时穿越罗布泊沙漠不仅需要强大的心理素质,对后勤保障、领队经验等也是极大的考验。2023年7月,一队探险者擅闯罗布泊无人区导致4人遇难的事件引发全网关注。专家表示,该探险队遇难是车辆出问题、后勤保障不足、卫星电话配备不足、缺乏沙漠经验等多种因素叠加所导致的。可见,罗布泊沙漠探险者应当(     
①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科学预判各种突发情况
②把握自然运行的客观规律,改变规律运行条件
③用综合的思维方法,把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考察
④坚持矛盾分析法,集中力量解决事物主要矛盾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7 . 我国农谚有“不怕重阳十日雨,就怕立冬一日晴”的说法,这是因为“立冬晴,一冬晴;立冬雨,一冬雨”,冬季雨雪多,能有效缓解旱情,还可以冻死地里的害虫,这样来年可获得好收成。如今,随着现代农业科技的发展,无论立冬是晴天还是雨天,无论冬寒还是夏暖,人们都能在来年喜获丰收。材料说明(     )
①依据对规律的认识去规划农时属于实际的农耕活动
②人能借观察立冬天气与农业收成关系把握自然规律
③如今立冬天气与来年收成之间的必然联系发生变化
④人们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减灾增产的目的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8 . 某县因地制宜,大胆探索,通过政府资助、市场运作、专人收集、分类处置的模式,让村民由“扔垃圾”变为“捡垃圾”,积极参与垃圾分类,蹚出了一条科学、有效、规范的农村垃圾处理新路子,有效破解了农村垃圾分类治理难题。该县农村垃圾的处理(       
①创造了科学、有效、规范的垃圾治理模式,有利于优化村民生产生活环境
②在遵循自然界规律的基础上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③把破解垃圾分类难题与增加村民收入相结合,做到了客观与主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④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兼顾的理念,实现了垃圾分类与增加村民收入的双赢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12-12更新 | 12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9 .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采用大豆带与玉米带间作套种,充分利用高位作物玉米边行优势,扩大低位作物空间,通过年际间交替轮作,实现一季双收,玉米不减产,多收一季豆。2022年,我国在黄淮海、西北、西南地区大力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1500多万亩,为“中国碗装中国粮”作出贡献。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     
①能以同一性代替斗争性,妥善解决玉米、大豆争地问题
②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把握玉米和大豆个性特征的结果
③是以部分之间的协调发展促进整体功能更大发挥的体现
④尊重了玉米、大豆协同共生规律,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0 . 我国承诺在2030年前,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再慢慢减下来,达成“碳达峰”目标;到2060年前,针对排放的二氧化碳,要采取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各种方式全部抵消掉,达成“碳中和”目标。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应(     
①遵循生态规律,加快实施钢铁、建筑等行业的绿色化改造
②注重科学规划,以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作为工作的出发点
③重视量的积累,通过碳减排、碳吸收最终实现碳中和的目标
④发挥主观能动性,消除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现实矛盾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