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意识的作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8年“两会”期间,习近平多次强调,要推动乡村振兴健康有序进行,必须把重振乡村优秀传统文化摆在重要位置。

随着城市化推进,一方面,传统的乡村文化不能适应社会生活的变迁。另一方面,否认乡村文化作用的错误言论还有市场,他们过于强调农业效益,忽略了传统乡村文化的价值。导致一些地方的乡村文化面临式微的境地,丰富的节庆活动逐渐消失,传承千百年的传统技艺濒临失传,影响乡村建设和发展。

新时代,乡村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各地加强推进传统乡村文化振兴,留住乡愁、留住特色,充分挖掘乡村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内核,重新唤起了乡村的文化活力。丰富的民俗,淳朴的民风,缠绵的乡愁……这些乡村历史文脉和文化基因让人们对乡村产生了更多的留恋,也必将会推动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材料二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治理是基石。我国各地本着“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开展了乡村有效治理的有益探索。

广东省某把自治重心下移至村民小组,通过设立“村小组议事会”并赋予其决策权、监督权和议事权,激发和创造村民自治的积极性;

浙江省某市独创“民主恳谈”“参与式预算”等基层协商民主实践,广泛吸收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充分讨论、论证和协商,为干部与群众交流提供制度化的平台;

针对人情、关系在乡村治理中对法律的冲击,某县正确定位 “情、理、法”,深入乡村开展法制教育,加强乡村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引导村民遵守法律、有问题依靠法律来解决;       

充分发挥乡贤的促进作用,许多乡镇组建了乡贤参事会、联谊会,创造了“村支两委十乡贤会”形式,涵养了守望互助、崇德向善文明乡风,促进农村和谐稳定。


(1)有人认为,城市文化强势来袭,传统的乡村文化已被作为落后的改造对象。结合材料一运用意识作用的知识,对否认乡村文化作用的错误言论进行批驳。
(2)结合材料二和政治生活知识,分析各地乡村治理所做的探索对推进乡村有效治理的启示。
2018-12-02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黑龙江省大庆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科综合政治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我们所处的是一个充满挑战的时代,也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时代。

◆变局中开新局

近年来,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我国主动识变应变求变的战略举措。

数字化转型对于实体企业来说已经成为必选项,非转不可,但数字化转型之路又充满挑战。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信息基础设施支撑不足,加之主导数字化转型的复合型人才短缺,客观上对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形成巨大掣肘;监管体系与标准规范不完善,融合发展无据可依;企业数字化上下游协同不够,投入高、周期长、收益慢等等,使部分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积极性和动力不足,也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和产业链协同效应;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面临着安全和隐私等方面的风险,影响着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


(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说明我国如何破解融合发展的瓶颈,发挥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的乘数效应。

◆以不变应万变

风云变幻的时代,需要凝聚共识的思想;日新月异的世界,呼唤洞察未来的远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中国胸怀天下始终如一的答案。它不仅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也是世界人民前途之所在。


十年来,我们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亚丁湾护航等行动,推动五核国领导人就防止核战争发表联合声明。
十年来,我们设立南南合作援助基金,推出对非合作“八大行动”“九项工程”,打造面向太平洋岛国的六大合作平台。
十年来,我们共建“一带一路”,达成《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建成世界最大自贸区,开创性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十年来,我们走在全球抗疫合作和对外提供新冠疫苗第一梯队,向遭受火灾、洪涝、地震等灾害的国家第一时间提供援助。
最近,我们提出和平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方案,成功举办沙特和伊朗北京对话,推动沙伊关系正常化。
(2)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以“时代催生思想,思想引领时代”为主题,撰写一篇短评。并简要列出该主题蕴含的一条哲学道理。
短评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200字左右。

◆识变局谋新篇

进入新时代,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越是形势多变、情况复杂,越需要我们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把握快速变动的实际,增强政策措施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调查研究既要“走马看花”,也要“下马看花”。“走马看花”就是要保证调研一定的覆盖面,了解面上的情况;“下马看花”就是在摸清整体情况基础上,对“一朵花”进行详细的观察,进行解剖麻雀式的调研。调查研究重头戏在“研究”,要通过精心梳理分析,把零散的认识系统化,把粗浅的结论深刻化,直至抓准问题的本质规律,透过“一管”而窥“全豹”,形成解决问题、促进工作的思路办法和政策举措。


(3)事必有法,然后可成。结合材料,运用《逻辑与思维》思维过程两个阶段的知识,分析调查研究的思维方法对新时代青年驾驭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的启示。
2023-05-10更新 | 1348次组卷 | 6卷引用:山东省烟台市 2023届高三二模政治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新时代青年应大力弘扬英雄精神,从英雄精神中汲取力量,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材料一   2021年秋年,《刘胡兰》《谁是最可爱的人》《我的战友邱少云》《狼牙山五社士》《一个粗瓷大碗》《全色的鱼钩》,这些20年前耳熟能详的人民英雄故事重新回到小学课本。这些故事激起了数代人心中对祖国的热爱。课文《刘胡兰》描写了刘胡兰为了严守党的机密,面对凶线的敌人英勇不屈、顽强斗争,最后光荣牺牲的悲壮事迹。

材料二   偶像的更迭,映射着时代的变迁,也不断改写着“偶像”的内核外延。从“颜值即王道”到“追最闪亮的星”,当代青少年的偶像观正走向成熟。其中,“贡献者”“中国赞”“人民英雄”等词语成为关键标签。当代青少年,成长于快速发展的和平年代,国家强盛使他们有着更高的奋斗起点,共和国闪亮的星将是他们奋斗的力量源泉和不竭动力。“硬核医生”张文宏成了“网红”,他专业素养高,为患病者和更多的人作出实际贡献;追悼“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记录伟大梦想“禾下乘凉梦”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的小视频在网上点击量过亿,网友叹服于袁老杂交水稻研究的开创性贡献......网友追捧大科学家、大知识分子,指向的是他们所代表的科学精神、奉献精神与社会责任感。翻看再多的人物传记,都不及当下的现实更能让中国年轻人再次思考或重塑自己的英雄观。星空浩瀚,引路者众。不知不觉间,当前青少年对偶像的崇拜,从“仰望”向“共生”改变,他们不再采取匍匐膜拜的姿态,而是用偶像的精神引导日常生活。

材料三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满怀期望地指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1)感悟刘胡兰的故事,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简要分析人民英雄故事重回小学课本的文化价值。
(2)结合材料二,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知识,说明当代青少年偶像观嬗变的依据。
(3)请以“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为题写一篇小论文,体现新时代中国青年的价值选择。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政治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字数在150字左右。
2022-03-24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漳州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五次阶段考政治试题

4 . 2020年6月12日,习近平主席赴江苏调研,就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脱贫攻坚、复工复产等情况,发表了重要讲话。

【经济发展】

我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要坚定信心、保持定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把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做实做强做优,推进5G、物联网、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建投资,加大交通、水利、能源等领域投资力度,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更大步伐。


(1)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如何保持我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

【生态保护】

生态环境保护,不仅关系自身发展质量和可持续发展,而且关系全国生态环境大局。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调整区域产业布局,发展清洁生产,推进绿色发展,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2)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知识,阐明为什么要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

【脱贫攻坚】

今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生产扶贫是通过扶持发展特色产业,促进贫困地区发展和贫困人口增收的扶贫模式。而消费扶贫是社会各界通过消费来自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产品与服务,帮助贫困人口增收脱贫的一种扶贫方式。


(3)有人认为生产扶贫更重要,有人认为消费扶贫更有效。请运用所学唯物辩证法知识综合评价以上观点。
2021-03-08更新 | 20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海门一中2021届高三下学期初学情调研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13-14高三上·山东济宁·期末
5 .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同学们围绕“学习十八大精神,共建美丽中国”这一主题开展一次探究活动,让我们一起参与吧!
美丽中国·展示理论之美
报告摘录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
老师点评
科学发展观是党理论创新的结晶,彰显了党的理论自信,也展示了党的理论之美。

(1)请从辩证唯物论的视角,分析科学发展观展示的理论之美。
美丽中国·建设生态之美
报告摘录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学生争论
同学甲:建设生态文明要靠政府。
同学乙:建设生态文明要靠群众。


(2)请你选择甲或乙一方的观点,分别运用《经济生活》与《政治生活》的知识,论证其合理性。
报告摘录
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
大家行动
“最美教师”张丽莉、“最美司机”吴斌、“最美清洁工”李成友……2012年“最美”的天空中群星闪耀,折射出一道道夺目的人性光辉,感召着无数的中国人向真、向善、向美!同学们纷纷表示要在行动中努力向“最美”群体学习。


美丽中国·培育人性之美
(3)请你设计一个有助于弘扬“最美”精神的主题活动,并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同学们参加该活动的意义。
2019-01-30更新 | 453次组卷 | 2卷引用:2013届山东省济宁市泗水一中高三上学期期末模拟政治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