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意识的生理基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78 道试题
1 . 春晚上机器人翩翩起舞,人机大战中AlphaGo4:1大胜李世石。人类一次次见证着科技的魅力,但同时又再次引发“人工智能是否会超越人类智能”的讨论,人类的尊严是否难以捍卫。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人类将会被自己创造的“思维”控制     
②人工智能可能在某些功能上超越人类
③人脑是产生思维的生理基础和源泉
④人工智能本质上是对人的思维的模拟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0-11高二下·河南许昌·期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人类意识的产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类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是 ( )
A.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B.人脑C.思维着的精神D.客观存在
2013·河南·三模
3 . 科学家借助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采用了一种新的组合神经成像方法,在对大量的健康成人的大脑进行长期研究的基础上得出如下结论:当一个人大脑区域的功能丧失时,备用的次要大脑区域就会立即活化起来,取代不能工作的大脑区域。这告诉我们,当关键的大脑区域受伤后,人类能继续维持工作。科学家关于人脑的认识进一步佐证了(  )
①没有大量的医学研究很难获得科学的医学结论 
②人脑组织的严密性决定了它是产生意识的基础 
③现代科技和方法有助于促进人们对人脑的认识 
④没有高度发达的神经生理系统就不可能有意识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
2016-12-12更新 | 120次组卷 | 4卷引用:2013届河南省十所名校高三第三次联考政治试卷
12-13高二上·浙江绍兴·阶段练习
4 . 近期科学研究发现,人类的右耳对语言的接受能力比左耳强,但左耳对音乐的接受能力却比右耳强。这主要归因于大脑神秘而精致的构造。这说明
A.意识是人脑的机能B.意识是物质世界的产物
C.意识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D.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2016-12-12更新 | 559次组卷 | 4卷引用:2013-2014学年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5 . 通常望远镜的视放大率等于物镜焦距和目镜焦距之比。但我们的眼睛不可能看清成像比视神经细胞更小的景物,在一定的物镜口径条件下,单纯增加视放大率不会看清更多细节,反而会降低主观亮度。由此可见(  )
A.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B.意识活动依赖于人体的生理过程
C.物质的有规律运动是普遍存在的
D.规律的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2016-12-12更新 | 198次组卷 | 4卷引用:2013年天津市宝坻区高三综合模拟考试政治试卷
2010·黑龙江·模拟预测
6 . 辛弃疾《木兰花慢》是一首“送月”诗词,对西落之月展开了一连串探索性的追问。“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景东头?”大意是:当这边月儿西落时,那边的人们是不是正看见明月东升?对此王国维评论说:“词人想象,直悟月轮绕地之理,与科学家密合,可谓神悟。”这里的“神悟”
A.是词人头脑主观自生的
B.是词人对客观现象作出的一种反映。具有合理性
C.表明获得认识不一定需要通过实践
D.表明词人具有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2016-12-12更新 | 946次组卷 | 3卷引用:2010年哈师大附中第四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沃森是IBM公司开发的人工智能系统,作为电脑医生,沃森每秒可以处理500GB的数据、诊断准确率高且不用休息。但行医远远不是处理数据这么简单,病人和家属的情绪抚慰、实践中细微差别的把握,无论那一点都离不开人类的医生。这说明(       
①人工智能是人脑的延伸,某些功能上是可以替代人类的
②人有不可克服的局限性,人工智能有更好的环境适应性
③人工智能虽然也有意识,但却不如人类的情感丰富细腻
④意识是人脑特有的功能,人工智能始终不具有独立意识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8 . 随着就业竞争的日趋激烈和职场人自身健康的退化,“职业倦怠”悄然来袭,这导致不少职场人士工作效率低下,甚至对工作失去兴趣。这表明(     
①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和生理基础
②意识的本质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③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④意识对客观事物发展起阻碍作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9 . 2016年3月15日,在韩国首尔举行的“人机大战”最后一场对弈中,韩国棋手李世石九段再次负于“阿尔法围棋”机器人,以总比分1比4落败。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人工智能是人脑的模拟物,属于无意识的、机械的、物理的过程
②人工智能没有人类的意识所特有的能动的创造能力
③人工智能将会冲破人类的支配和操纵,完全取代人类智能
④人工智能具有社会性,在行动时会考虑由此引起的社会效果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0 . 望梅止渴的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会流涎,因而止渴。后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望梅止渴是人所特有的一种心理现象,下面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①望梅不等于变革梅的活动,望梅不可能止渴
②意识的梅来源于具体的梅,故望梅能够止渴
③望梅可以引起人的本能反射,故可能够止人之渴
④一般的梅存在于具体的梅之中,故望梅能够止渴
A.①④B.①③C.②③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