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意识的内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美国总统大选的首场电视辩论于美国东部时间9月26日晚9时(北京时间9月27日上午9时)正式开始。有些网站,如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的民意调查显示,人们认为希拉里赢得了首场辩论。而另外一些网站,如财富(Fortune)网站的民意调查则显示,人们认为特朗普的表现更佳。这体现了
①认识活动是主观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和思索
②认识可以因为对同一个客观对象理解的不同而不同
③认识对象具有能动的反映特性,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④认识可以摆脱客观事物的原貌,实现认识对象的创新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 . 2019年3月,电影《流浪地球》票房全球收入超过6.6亿美元,成为2019年全球第一部超过5亿美元的电影。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电影是国力的折射,也是国家思维的表现。电影《流浪地球》中地球出现危机后,中国人不是逃离地球,而要带着地球一起跑。老外对此评价说:“挺中国的,很酷”。这表明
A.必须在价值选择的基础上作出正确价值判断
B.中国人特有的家国情怀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
C.人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
D.中国人特有的家国情怀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
2.2018年12月至2019年3月,我国南方多地持续阴雨天气,平均降水日数为1961年以来同期最多,日照时数为1961年以来同期最少。不少南方网友模仿《流浪地球》语言表达方式感叹:“太阳去流浪了吗?”网友的模仿表明
①人们通过模仿就可以对南方持续阴雨天气的现象作出如实反映
②“太阳去流浪了”的说法是对《流浪地球》表达方式的加工改造
③人们通过对事物的模仿能够揭示深藏于事物内部的本质和规律
④人们可以发挥意识作用自觉选择反映天气状况的情感表达方式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3 . 当代唐宋文学研究中心主任陈友冰在《考槃在涧——中国古典诗词的美感与表达》中指出:意境是指客观事物与诗词作家思想感情的和谐统一,在艺术表现中所创造的那种既不同于真实生活,却又可感可信并且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王国维《人间词话》中“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说的便是艺术创作的意境。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诗词的意境是人脑加工改造的产物,从本质上看,它是人脑的机能
B.诗人通过生动具体的艺术形式能动地反映客观存在
C.诗词的意境是诗人通过直接再现自然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寓情于景
D.诗词的意境是艺术家自身主体意识的产物,是实现艺术创作意图的物质载体
2020-01-10更新 | 1088次组卷 | 24卷引用:【市级联考】湖北省黄冈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4 . 2019年对于黑洞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年。随着第一张黑洞照片的问世,这些神秘的怪物终于展露出了真容。天文学家们运用视界望远镜,终于向世人证明了黑洞的存在。随着功能更强大的显微镜以及先进技术的应用,各种新发现被先后提出,科学家们也因此可以逐渐对一些现有的困惑给出答案,同时提出新的问题。材料表明
①实践工具的改进是黑洞存在的决定因素②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正确反映
③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可以被人认识的④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艺术个性对于艺术的魅力、生命力是非常重要的因素。比如,人们要欣赏的正是齐白石如何通过创造虾的生动形象以体现其对生活的热爱,正是郑板桥如何通过创造竹子的形象以体现其耿介的性格情操。人们要欣赏的正是齐白石,郑板桥艺术的独特的“味”。由此可见(     
①意识的创造性能够赋予反映对象新特质
②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具有自觉选择性
③艺术个性是意识能动改造客观世界的结果
④艺术个性是主观形式与客观内容的统一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 . “逆行者、后浪、内卷、凡尔赛文”,这些流行语反映着周遭世界的现状,也折射社会环境的变迁。由此可见,流行语(     
A.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正确概括了整个客观世界
B.是人们对物质世界的反映,带有一定的时代印记
C.揭示了社会生活的本质,是打开社会历史奥秘的钥匙
D.超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丰富了意识的表现形式
2022-04-09更新 | 547次组卷 | 4卷引用:新疆乌苏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3月月考政治试题
7 . 在艺术创作中,艺术家所创作的形象是客观物象与主观情志相融而成的,有一个对客观外界、印象进行筛选与提炼并渗入作者主观情志的过程。一旦形成之后,不同于原先的物体,就好比照相不等于国画。以下对形象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形象是对客观物象的能动反映,客观物象是形象的物质载体
②形象是艺术家通过直接再现客观物象,融入主观情志而生成的
③艺术形象一旦生成,就完全脱胎于原先的客观物象而独立存在
④形象是人脑对客观物象进行加工改造的结果,其形式是主观的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2023-02-08更新 | 4458次组卷 | 34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8 . “语言是一种实践的、既为别人存在因而也为我自身而存在的、现实的意识。语言也和意识一样,只是由于需要,由于和他人交往的迫切需要才产生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据此,下列对“语言和意识”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语言是个别的特殊的,意识是一般的普遍的
②正确的语言和意识是对人们思想的如实反映
③语言与意识具有相通性,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④语言与意识无法脱离社会,与社会存在相联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5-21更新 | 1019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知行学校2022届高三适应性考试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山海经》这样描述凤凰:“其状如鸡,五采而文,名曰:凤皇。首文曰德,翼文曰义,背文曰礼,膺文曰仁,腹文曰信。”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犹如凤凰展翅,是对我国古老图腾的重新阐释。这说明:
A.追求美好理想是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B.人类认识的不断提高推动事物的发展
C.对凤凰这一图腾的呈现方式体现时代特点D.北京新机场的设计反映凤凰的客观形象
10 . 对于同一棵古树的美,植物学家考察的是它的生理生长习性,把古树顽强的生命力看作是美;木材商考虑的是它的木质、树围,把古树的实用价值看作是美:而画家则惊叹它奇特的外形,把古树的形态看作是美,上述审美感受的差异表明
A.意识有正确和错误之分B.认识对象是意识的能动反映
C.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D.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