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意识的内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0 道试题
1 . 北宋理学家周敦颐酷爱莲花,长期观察莲花的形貌特征与生长环境,领悟到莲花之美与“夫唯大雅,卓尔不群”的高雅情操有共通之处,创作出“出淤泥而不染,灌清涟而不妖”的千古名句。由此可见(       
①艺术作品是人仅凭灵感创作出来的
②艺术体验不能脱离人的生存环境和生活经验
③艺术修养是人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步形成的
④审美标准具有客观性,不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7-08更新 | 5724次组卷 | 25卷引用:2022年新高考广东政治高考真题
2 .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毛泽东同志(《忆秦娥·娄山关》)虽只描述了红军的一次战斗,却是对红军长征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真实折射。下列对该词及创作过程的哲学分析合理的是(     
①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该词的创作源于作者对娄山关战斗的内心感悟
②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该词中蕴含着乐观主义精神、英雄豪气、必胜信心
③意识是对存在的如实反映,此词真实折射了红军长征这一重大历史事件
④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此词至今仍然激励着中国人民继续走好今天的长征路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7-18更新 | 2205次组卷 | 272卷引用:广东省北江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3 .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唐代画家张璪所提出的艺术创作理论,是中国绘画美学的纲领性命题,“造化”就是生生不息的万物一体的世界,亦即中国美学说的“自然”,“心源”是说“心”为照亮美的光之源,没有美的心灵,就不能照亮世界万物的本真之美,中国绘画美学纲领性命题中蕴含的哲学智慧是(       
A.认识要以客观事物为对象
B.物质和意识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
C.认识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
D.意识是自然界自身发展中产生的“地球上最美的花朵”
2021-07-21更新 | 6860次组卷 | 49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盐田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术科)试题
4 .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这首《采桑子·重阳》是毛泽东同志于1929年在上杭养病时所作,当时毛泽东处于革命生涯中短暂受到挫折的时期。这首词以传统“悲秋”的伤感基调起头,但内容却充满了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悲秋”在毛泽东眼中却“不悲”表明(     
①抒情主体可根据实践的需要自觉选择意识反映的对象
②抒情主体主观世界不同,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就不同
③不同抒情主体的意识都是主观形式与客观内容的统一
④不同抒情主体无法对同一客观事物作出一致真实反映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到第十四个五年规划,一以贯之的主题是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五年规划的编制不仅展现了“中国之治”的巨大魅力,更潜藏着中国实现现代化和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成功密码。这表明五年规划是(     
①关于我国不同阶段经济社会的能动反映②有目的有步骤地实现现代化的客观过程
③我国对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自觉选择的结果④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行动指南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11-09更新 | 4993次组卷 | 34卷引用:广东省罗定中学城东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复习测试政治试题
6 . “柳”谐音“留”,在中国古代,送行者会折一条柳枝送给远行的人。唐代诗人李商隐有诗云:“含烟惹雾每依依,万绪千条拂落晖。为报行人休尽折,半留相送半迎归。”意思是说笼罩在烟雾中的茂密的柳条,每枝都依依不舍,万千枝条在日暮里拂走斜阳。行人不要折尽枝条,柳条送走行人,也欢迎来客。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①柳枝具有送别属性,反映了意识的主动创造性
②诗人以折柳寄情,反映了意识活动自觉选择性
③折柳寄情反映离别的状态,体现意识反映物质
④柳条送人迎客,源自于诗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7-08更新 | 2803次组卷 | 31卷引用:广东省肇庆市龙涛教育集团高中部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7 . 科学家发现,在面对危险或者恐怖场景的时候,人的大脑深处一小团叫做“杏仁核”的区域总是会进入兴奋状态。“杏仁核”受损的患者,即使面对威胁,也不会产生害怕的情感。这表明(  )
A.意识的内容是由人脑决定的
B.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
C.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反映
D.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的产物
2022-12-12更新 | 2610次组卷 | 174卷引用:广东省茂名市电海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综合模拟(合格性)政治试题(一)
8 . 北京2022年冬奥会会徽(冬梦),图形主体形似汉字“冬”的书法形态,上半部分展现滑冰运动员的造型,下半部分表现滑雪运动员的英姿,体现中国举办的冰雪两大运动的理念。中间舞动的线条流畅且充满韵律,代表举办地起伏的山峦、赛场、冰雪滑道和节日飘舞的丝带,为会徽增添了节日欢庆的视觉感受。材料表明(     

①会徽的设计是对客观存在的能动反映
②会徽的设计源于创作主体的主观想象
③艺术创作过程要把握事物之间的联系
④不同主体对同一事物的认识可能不同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
2022-03-11更新 | 2608次组卷 | 21卷引用:广东省珠海市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段考政治试题
9 . 早在两千多年前,《诗经》就有“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的诗句,《礼记·礼运》描绘了“小康”理想社会状态,反映了中国先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千百年来,中国人民一直梦想实现小康。这表明(     
①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②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③意识具有能动创造性
④意识是对事物本质的正确反映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10 . 张老师让同学们以“我打碎了夕阳……”为起续写诗句。以下是部分同学的作品:
泽玥:我打碎了夕阳,晚霞温暖了脸庞,我不做迷途羔羊,追梦的路上遍地金光;
为杰:我打碎了夕阳,黄昏落在了身上,我轻轻抖动肩膀,紧握背了一路的行囊;
俊希:我打碎了夕阳,黑夜邂逅了月光,我有银河的滋养,从浩瀚宇宙奔赴远方。
从中我们可以感悟出(     
①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同是夕阳在不同人脑中的反映存在着差别
②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诗歌是作者对客观事物及规律的正确反映
③世界的联系是普遍的,作者科学揭示了夕阳与周围事物的制约关系
④生活的本质是实践的,每个人都应在拼搏中绽放梦想、奋力前行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