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物质决定意识(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2022年,河南卫视推出的《重阳奇妙游》引来各界好评,其中在舞蹈节目《云窟万象》中,以莫高庭、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中国四大石窟艺术为创作元素,通过女子群舞的形式展现经典石窟造像。具有冲击力的影像画面营造出美轮美奂的石窟艺术之美,让人如痴如醉。这表明(       
①舞蹈作品来源于创作者对石窟艺术造像的想像
②舞蹈作品能摆脱事物固有形态和属性的束缚
③舞蹈作品给观众的感受受主观认知的影响
④舞蹈作品充分发挥了意识活动的创造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 . 2023年的网络热词“确认过眼神”、“柠檬精”、“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问”、“是个狼人”、“好嗨哟”……每一个网络流行用语背后都有一个引人深思的社会事件。这反映的哲学道理是(     
A.物质和意识相互依赖B.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的产物
C.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D.人的意识变化源自心态不同
3 . “悲秋”可追溯到造字之初,秋心为“愁”,或曰秋天有一颗哀愁的心,在中国文学里,从《诗经》起,人与自然就表现出血肉相连的关系,故当秋风萧瑟、木叶飘零、鸟去兽隐,岁之将终,敏感的人们便心生悲凉:自伤年华易逝,哀叹美人迟暮。由此可见(     
①“悲秋”的心境源于人们的多愁敏感性格
②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
③秋天的情景是形成“悲秋”心境的客观基础
④秋天的情景与“悲秋”的心境是相互影响的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4 . 下列两首唐代的咏蝉诗,分别描写了两只蝉,同样在秋天,同样写道了秋风。但从诗的意境来看,虞世南的诗自得、怡然,骆宾王的诗凄惨、孤寂。对此分析合理的是( )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骆宾王《在狱咏蝉》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虞世南《咏蝉》

①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受主体条件的影响                 
②两只蝉反映了两位诗人不同的内心世界
③两首咏蝉诗的不同意境反映出两位诗人身处不同境遇
④同一条件下人们对同一对象的真理性认识可能有多个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边塞诗人王昌龄的这首诗运用虚景与实景相结合的手法,使欢聚时的悦景与想象中离别后的孤寂形成对比,烘托出诗人惜别知音和被贬时怀才不遇的的悲凉心情。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有(     )
①“入舟凉”是诗人借当时当地的凄凉景观,表达内在心境
②诗人创造悦景与孤寂的联系,使诗具有朦胧美和表现力
③“忆”雨夜孤寂的场景源自于诗人独特的思维想象
④从“橘柚香”着手描写欢聚时的悦景,体现了意识的自觉选择性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6 . 我们在和别人讨论问题的时候,只要你说“我喜欢”“我愿意”,对方似乎就无法反驳了。但如果“选择”的最高基准是主观意愿的话,我们的“选择”会变得脆弱和不稳定,这根本上是因为(     
A.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B.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
C.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D.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