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物质决定意识(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唯物主义认为,①_______________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②_______________
2023-05-30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2.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2 . 雕塑艺术家进行艺术创作,要严谨构思,创作前要做到“胸中有数”,才能创作出脍炙人口的雕塑作品。服装设计师进行服装设计,需要先有时尚的设计理念,才能设计出满意的作品。这些活动都体现了人的意识具有强大的能动作用。人们调查发现,无论是雕塑家还是服装设计师,在精心设计作品时,都需要精力充沛,这样在创作设计时,才能思路敏捷,创意丰富。若精力不济,则容易心浮气躁,很难设计出满意的作品。


(1)雕塑艺术家、服装设计师的创作意识是凭空想象出来的吗?这些创作意识在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是怎样发挥作用的?
(2)设计者的精神状态会对设计产品造成一定的影响。这说明了什么道理?
2023-05-30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5.2意识的作用
3 . 产生意识的客观对象(“原材料”)——___。总之,物质世界是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物质是___的,意识是___的,物质决定意识。
2023-05-28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5.1意识的本质
4 . 读漫画《画饼充饥》。从意识和物质的关系来看,“画饼不能充饥”,这是因为(     )
   
①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不等于事物自身
②意识不能转化为物质力量
③观念的东西不能代替物质的东西
④意识不依赖于物质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
2023-05-19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5.1意识的本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秋在中国文人心中有着独特的内涵。“自古逢秋悲寂寥”,在秋的文化意识中,悲秋也可以算得上是普遍的意识了。“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秋成了一种凄凉、伤感、悲苦的象征。但是,秋的描写也总有些欢快的调子,如刘禹锡的“我言秋日胜春朝”。这些差异的存在说明(       
A.诗人的感受完全是主观的,不具有任何客观基础
B.诗句反映的是人的心理感受,而非认识对象的客观状况
C.美感是带有主观性的,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反映具有差别
D.意识有时候不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9-10高一下·黑龙江哈尔滨·期中
6 . 宋朝有个画家叫文与可,他的住处周围长满了竹子。他一年四季观察竹子的变化,对竹枝、竹叶在各个不同时期的形状、姿态都有透彻的了解,因而他在画竹时,能够做到“下笔如有神”,快速地画出各种各样生动逼真的竹子。有诗云:“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胸有成竹”这个成语流传至今、上述材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B.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C.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D.意识具有不依赖于物质而存在的特点
2019-01-30更新 | 884次组卷 | 4卷引用:5.1意识的本质
7 . 国画的“写意”,能将万千山水收于尺幅,这正是中国画的奇妙之处。国画创作的这种特点表明            
①画家的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                      
②画家的意识直接改造了物质世界
③意识的形式与内容的有机统一                  
④物质和意识相互依赖,不可分割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