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物质决定意识(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 道试题
1 . 对下列漫画(作者:郑辛遥改编)理解正确的是(     

咖啡的印象:魅力在苦味,魔力在香气。
①“印象”是人们对客观存在的主观反映
②有怎样的意识内容就有怎样的反映对象
③“苦、香”是“印象”产生的物质基础
④“印象”的客观内容是人与咖啡的关系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3-22更新 | 171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简阳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文科综合试题-高中政治
2 . 2024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晚吉祥物“龙辰辰”的设计融入了我国5件珍贵文物元素,其中龙脊和龙腹纹取自西周何尊的扉棱和云雷纹,龙鳍的灵感源于唐代鎏金走龙挺拔雄健的背脊。这不仅饱含着传统文化中生肖龙的意蕴和美感,也展现出中华民族昂扬向上的精气神。这些独具匠心的设计,体现了设计者(     
①创造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传递了东方韵味的意蕴和美感
②丰富了意识的表现形式,把握了意识与物质的相互依赖
③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了创造性转化,使之与时代相适应
④运用了意识的能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彰显生肖文化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 . “壮壮、美美”是在广西举办的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的吉祥物,创作原型为中华白海豚。白海豚的跳跃姿态灵动自由,与学青会运动健儿们朝气蓬勃、年轻向上的特质不谋而合。对吉祥物及创作过程分析合理的是(     
①意识具有能动作用,吉祥物形象展现了壮乡人民欢迎八方来客的热情
②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吉祥物蕴含着对学生青年运动茁壮成长的愿景
③意识是对存在的如实反映,吉祥物真实反映了中华白海豚的活泼律动
④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吉祥物的创作源于设计者对白海豚的内心感悟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 . 2024年龙年到来,一句新的流行祝福语“龙行龘龘,前程朤朤”开始在社交媒体上流行起来。“龘”(dá)字通常用于形容龙飞翔时迅速而强劲的样子,象征着力量和速度,而“朤”(lǎng)字则较为罕见,常用来形容辉煌、广阔的意境。在“龙行龘龘,前程朤朤”这句话中,它们共同营造了一种强烈的向上和积极向前的氛围,寓意着在新的一年里,每个人都能如龙般强大,前程似锦。对此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①“龙”在现实中并不存在,是人们凭空想象出来的
②如同“万事如意、一帆风顺”一样很多祝福语都带有主观唯心主义色彩
③存在决定思维,思维反映存在,二者相互依存
④祝福语能给人以力量,以鼓舞,有利于人们生产生活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杭州亚运会吉祥物是三个“小可爱”:琮琮代表的是良渚古城遗址,头部刻有“饕餮纹”,展现了一种不屈不挠、坚强刚毅的精神;宸宸代表的是京杭大运河,头部使用钱塘江大潮的形象,展现了一种海纳百川的精神;莲莲代表的是西湖,全身覆盖清新自然的绿色和三潭印月的头饰,展现了一种精致和谐的人文精神。杭州亚运会吉祥物的设计反映了(     
①意识反映外部世界具有自觉选择性和能动创造性
②有什么样的意识内容就有什么样的反映对象与之对应
③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④艺术创作活动集思想性、艺术性和现实性于一体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6 . 2024年1月6日,贵州榕江“村超”预选赛正式“打响”。榕江曾是贵州最后一批脱贫摘帽的深度贫困县,但全县却有25块足球场,当地人深信“人生就该有追‘球’”。随着当地百姓几十年的热爱坚持和当地政府的积极作为,消费的蓝海、发展的沃土接踵而至。如今,在浓浓的烟火气中,榕江县乡村足球的“乐子”正在转化为乡村振兴的“路子”。这一现象说明(       

①人的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选择性

②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决定生活面貌

③正确价值判断源于主体的知识和能力

④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7 . 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于2023年7月在成都举行。本届大运会吉祥物“蓉宝”以熊猫为原型,面部构思参考了传统艺术瑰宝——川剧的脸谱样式,这是川剧这一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大运会的地方特色创新体现。这一设计表明(       
①艺术作品是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②艺术创作是作者对生活的艺术加工
③艺术创作往往源自设计者们的灵感       ④艺术创意决定民族文化创新性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1-26更新 | 35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联考政治试题
8 . (双选)“雪”是古诗中一个重要的意象,常常成为诗人抒发情感的载体。如柳宗元《江雪》“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他就借描写雪来抒发自己在政治上失意的郁闷苦恼。元稹诗曰“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罗万朵云”。作者通过千株玉、万朵云,把北国的冬天变得温情脉脉,不再因雪而凌厉肃杀,把自己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激情表达的具体贴切。不同的诗人看到同一景象,往往抒发不同情感,对此分析合理的是(     
A.诗词是主观形式和客观内容的有机统一
B.诗人对雪的描述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C.诗人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创造一个幻想的世界
D.诗人对雪的文学描述和雪的实际情况是相互依存的
9 . 唐朝边塞诗人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到“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对这句千古名言理解正确的是(  )
①诗人在这里描写的是雪景,并不是写真的梨花开的情景,这里强调了反映客观事物的形式是主观的
②诗人把雪景想象成满树的梨花盛开,说明人们的想象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正确反映
③雪景在这里被诗人想象成了满树梨花盛开,说明想象源于作者的情感
④雪景在这里被诗人想象成了满树梨花盛开,体现了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10 . “泰裤辣”“主打一个XX”“家人们谁懂啊”……网络流行用语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无穷的乐趣。事实上,每一个流行语背后都有一个饱受关注的社会事件。这反映了(       )
①物质和意识相互依赖,不可分离
②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
③思维是本原的,思维可以认知存在
④人的意识随着客观实际的变化而变化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10-13更新 | 997次组卷 | 23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