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物质决定意识(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物质”的概念,理解正确的是(       
A.物质与意识相互决定,相互作用
B.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C.物质是所有具体物质形态的总和
D.物质脱离意识而独立存在,不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2 . 唐代诗人刘禹锡在《秋词(二)》中说: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不同诗人对秋天的不同看法(       
①是对诗人情感和主观世界的反映       
②是客观外物在人心中的如实反映
③是诗人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结果       
④人的意识随客观存在变化而变化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11-16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开学考试政治试题
3 . 2022年6月,福建部分海域发现有毒赤潮。研究表明,赤潮的出现,往往是由于海水中浮游生物的数量突然增加,加之人类活动排放废水,导致海水富营养化,从而产生赤潮。材料体现了(     
①意识不是从来就有的,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②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
③人的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物质决定意识
④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并指导人们改造客观世界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2022-11-05更新 | 272次组卷 | 17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开幕式于2月4日在国家体育馆举行。国际奥委会在《奥林匹克宪章》中“奥林匹克主义的原则”条款中有这样一段话:“每一个人都应享有从事体育运动的可能性,而不受任何形式的歧视,并体现相互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奥林匹克精神”,作为首个全球“双奥之城”,中国北京此次举办冬季奥运会,在“更快更高更强”的基础上加上了“更团结”,不但丰富了奥运精神内涵,更是表达出了我们应该携手一起向未来的美好祝愿。弘扬精神,团结向前。正能量的精神需要弘扬,才能不断地发展壮大。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仍在肆虐,气候变化、恐怖主义等全球性问题,我们应团结应对国际社会共同挑战,放下一已之私心和固执偏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才能凝聚起不断向前发展的强大正能量。


结合材料,运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谈谈你对“弘扬精神,团结向前”这句话的理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人间随处有诗意,千年至美莫如诗。”诗词之美,美在意境,贵在意境。诗词的意境,是指诗词的意(情意、思想内容)和象(景象、画面)的结合,“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诗词的意境是人脑加工改造的产物,从本质上看,它是人脑的机能
B.诗词的意境是诗人通过生动具体的艺术形象,能动地反映客观存在的结果
C.诗词的意境是诗人通过直接再现自然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寓情于景的结果
D.诗词的意境是诗人自身主体意识的产物,是实现艺术创作意图的物质载体
2022-08-25更新 | 3532次组卷 | 68卷引用:第二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复习学案
6 . 多年来,甘肃酒泉黑河岸边的双树村村民在某生态公司的带领下,在沙漠荒滩.上种植梭梭,防风固钞,改善环境。后来,经过村民们不断探索,又成功地在梭梭上嫁接名责中药材肉苁蓉,实现了林下经济反哺植树造林,让沙漠荒滩吐出了“金子”。双树村的变化说明了(     
①思路决定出路,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②从客观实际出发,是人们办成事情的基础
③发挥正确意识作用,才能成功改造自然界
④发挥人的意识能动性,方能改变客观规律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2·全国·模拟预测
7 . 中国画《太行铁壁》(王迎春、杨力舟,1984年作)描绘了朱德、彭德怀、邓小平等领袖人物和民众、战士肩并肩的场景,表现了军民团结、同仇敌忾的爱国主义精神。该画的创作蕴含的哲学道理有(     
①作画之前,作者已经在心中形成了结构与映象
②艺术创作的内容和形式是由创作者的大脑决定的
③艺术作品表达的是创作者的创作意图,不受客观内容影响
④创作者的创作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的特点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4-16更新 | 133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2022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 政治预测卷(七)
8 . 某同学在日记里这样写道:“放学时,铃声是悦耳的;考试时,铃声是紧张的。”从哲学上看这表明(       
A.做事情要从主观出发B.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C.主观精神决定客观世界D.意识是人脑对事物的简单复制
9 . 面对火热的人工智能,有专家指出,人工智能要完全达到人类水平,有自发的情感和创造性,是很难实现的,或者说是不可能实现的。该观点是基于(       
①人工智能不具备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无法形成意识
②意识具有超越时空的特性,人工智能不具备这一特性
③人工智能只是一种物质工具,与人的意识有本质区别
④人工智能是有独立意识的人类制造物,无法取代人脑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0 . “小小一朵莲花,背靠着伟大的胸膛,浮沉顺逆分享分担;住在同一个家,牵着彼此并肩开创,互相守望朝着同一方向……”澳门回归祖国20年来,坚守“一国”之本、善用“两制”之利,用发展成就诠释着“祖国强,澳门更强;祖国好,澳门更好”的现实逻辑。下列对澳门“一国两制”成功实践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澳门在无形的量变积累中实现了质的飞跃②澳门坚持了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③澳门的成功得益于借助祖国的整体优势④澳门充分发挥了正确逻辑的决定性作用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