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物质决定意识(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8 道试题
1 . 引力波是宇宙中加速运动的有质量物体扰动周围时空而产生的时空涟漪。引力波信号极其微弱,却是探测宇宙中不发光物质的直接手段。搜寻纳赫兹引力波是国际物理和天文领域备受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2023年6月,我国研究团队利用“中国天眼”(FAST),探测到纳赫兹引力波存在的关键性证据,这是纳赫兹引力波搜寻的一个重要突破。这表明(     
①自然界按其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存在和发展
②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正确反映
③思维能正确认识存在,科研能够发现未知
④物质与意识相互依赖、相互作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23年4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下称《黄河保护法》)正式施行。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和摇篮。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生态环境脆弱是黄河流域最大的问题,《黄河保护法》明确,国家加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坚持一体化保护与修复,实行自然恢复为主、自然恢复与人工修复相结合的系统治理。要求编制黄河流域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组织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统筹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根据黄河河源区、黄土高原、河口及三角洲等不同区域,有针对性地规定维持河道湖泊天然状态、生态修复工程、防沙治沙、水土流失防治、小流域综合治理、整沟治理、淤地坝建设、生态补水等生态保护与修复的制度措施。

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相关知识,分析我国保护黄河措施的合理性。
11-12高二上·内蒙古包头·期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民谚“南人不梦驼,北人不梦象”说明了(       
A.物质决定意识B.意识反作用于存在C.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D.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变化
2023-10-17更新 | 141次组卷 | 32卷引用:2011年云南省武定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卷
4 .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两首词有相似的意象,却表达出不同的心境。这说明(     
A.意识内容变化取决于主观情绪的变化B.立场不同决定了意识形式主观性差异
C.意识对外部世界反映具有能动创造性D.人的主观思维不会影响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23年3月至4月,珠穆朗玛峰极高海拔地区综合科学考察过程中,发现了一些新的喜马拉雅鱼龙化石。新发现的鱼龙脊椎骨、肋骨化石保存良好,有利于深化细化对这一青藏高原迄今已知的最庞大史前动物的科学认知,有助于该地区中生代生命演进研究。材料表明(     
①自然界的形成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②正确认识世界是正确改造世界的前提
③该化石是主客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④人的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自觉选择性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6 . 2023年江苏大剧院原创民族舞剧《红楼梦》创演获得极大的成果,舞剧精选原著重要情节,采取传统章回体小说叙事特色,以青年艺术家的舞蹈语汇、创作思路和创新的舞台表达,打造成彰显中国审美旨趣的民族舞剧精品佳作。从哲学角度看,舞剧《红楼梦》(     
①创意源自于观看小说《红楼梦》的灵感
②创作灵感形式是主观的,内容是客观的
③以诗画舞蹈形式真实反映了《红楼梦》
④通过舞台语言能动反映了《红楼梦》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7 . 电视剧《底线》闯出了一条中国式的律政剧创作之路。它通过来自现实的典型司法案例,用生活的鲜活性、社会的尖锐性和司法的复杂性,塑造了当代司法人的生动形象,触动了观众对社会安定和谐的热切渴望,表达了对法治中国建设的信心。这表明(     
①社会问题的解决依赖优秀影视作品的反映
②影视作品是客观内容与主观形式的统一
③有什么样的意识内容就有什么样的反映对象
④源自生活的影视作品易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8 . “柳”谐音“留”,在中国古代,送行者会折一条柳枝送给远行的人。唐代诗人李商隐有诗云:“含烟惹雾每依依,万绪千条拂落晖。为报行人休尽折,半留相送半迎归。”意思是说笼罩在烟雾中的茂密的柳条,每枝都依依不舍,万千枝条在日暮里拂走斜阳。行人不要折尽枝条,柳条送走行人,也欢迎来客。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①柳枝有送别属性,表明意识把握了事物的本质
②诗人以折柳寄情,反映了意识活动自觉选择性
③以折柳表达依依惜别之情,体现意识的能动性
④柳条送人迎客,源自于诗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9 . 面对同样一个鲜艳的苹果,饥肠辘辘的人看到的是美食,诗人联想到的是少女的脸庞,营养学家则会估量其中的维生素含量……苹果在不同的人眼中是不同的存在。因此有人认为,根本不存在客观的真实,存在的只是每一个人的感觉。这种观点(       
A.否认了价值判断具有主体差异性
B.颠倒了客观事物和感觉的先后关系
C.没有看到人的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
D.不懂得实践方式决定人的思维方式
2023-01-30更新 | 5262次组卷 | 20卷引用:云南省宣威市第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政治试题
10 . 科学家发现,在面对危险或者恐怖场景的时候,人的大脑深处一小团叫做“杏仁核”的区域总是会进入兴奋状态。“杏仁核”受损的患者,即使面对威胁,也不会产生害怕的情感。这表明(  )
A.意识的内容是由人脑决定的
B.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
C.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反映
D.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的产物
2022-12-12更新 | 2634次组卷 | 174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二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下期期末政治试题(理科)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