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物质决定意识(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下图是2020年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COP15)会标,会标的设计理念来源于中国的剪纸艺术和印章文化,反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与大会主题相呼应,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深受好评。这表明(       

①优秀艺术作品总是要反映时代要求和实践需要
②主体的知识和审美观对艺术创作有深刻影响
③艺术作品表达的是创作主体的理想与情感,不具有客观内容
④审美标准具有客观性,艺术作品的价值不因时代变化而改变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0-07-08更新 | 7728次组卷 | 56卷引用:《单元测试定心卷》人教版必修4第四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能力提升)
2 . 哈佛商学院经过多年研究,发现一个现象:幸福感强的成功人士,往往居家环境十分干净整洁;而不幸的人们,通常生活在凌乱肮脏中。由小家及大家,一个成功的企业,往往窗明几净;反之一个濒临破产的企业,一定有肮脏的角落。于是摸索出这样一个结论:“你所居住的房间正是你自身的折射,你的人生其实就像你的房间。”这一研究结论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以小见大,任何事物之间都有联系②转变观念,思想观念决定成功
③改造主观,树立正确的价值观④提升状态,发挥意识能动作用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③④
3 .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据考,春秋时孔子曾在泗水弦歌讲学,而朱熹写此诗时泗水已被金人占领,不可能去游春,是虚构想象之作。从辩证唯物主义角度看,对此诗理解正确的是( )
①“万紫千红”皆是“我(诗人)”之特点,是想象产生的
②诗人之想象与泗水之春风因孔学而产生了某种联系
③某种联系因诗人不渝的追求而不受外在条件变化的影响
④即使时间、地点的转换“我(诗人)”也期盼“万紫千红”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17-09-03更新 | 1754次组卷 | 23卷引用:2017-2018学年高二政治必修四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练习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