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物质决定意识(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8 道试题
1 . 光是无色的,人们能看到色彩斑斓的世界要归功于大脑里的“调色板”。来自视网膜的给定光的色调信息在相应脑区经过神经元的整合和编码处理后,初步形成人类各种主观色调认知,并结合其他更高级脑区(如颞侧视皮层IT脑区神经元)的功能,编码外界千变万化的光线变化,最终在大脑中产生丰富多彩的颜色标签。这表明(       
①意识的内容和表现形式是由脑神经中枢决定的
②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
③意识是人脑对外部客观事物的直接映射
④意识是客观事物进入人脑加工改造的结果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 . 战国时期,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年轻时熟读兵书,后来他接替廉颇成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只知道照搬兵书,不知变通,贸然进攻,结果被秦军大败于长平,给后人留下了“纸上谈兵”的笑柄。“纸上谈兵”错在(  )
①忽视了战争规律是可以被认识和改造的 
②没有做到从战争变化发展的实际出发 
③否认了兵书理论对战争的积极指导作用 
④没有将兵书理论与战争具体实际统一起来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6-03更新 | 14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太湖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3 . 下图是2023年春晚官方吉祥物“兔圆圆”。它活泼的萌萌态,亮亮的大眼睛,带给人满满的喜气吉祥,这也是春晚40年历史上首个通过互联网大数据分析完成的总台春晚吉祥物IP,将“奔跃向上的癸卯兔年”这一寓意和祈望演绎得意蕴无穷。这体现了设计者(     

①创造了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使联欢晚会更具有东方神韵
②运用了意识的能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彰显生肖文化
③具有独特的艺术构思和想象力,做到主观与客观相统一
④丰富了意识的表现形式,体现了意识与物质的相互依赖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4 . 电视剧《底线》闯出了一条中国式的律政剧创作之路。它通过来自现实的典型司法案例,用生活的鲜活性、社会的尖锐性和司法的复杂性,塑造了当代司法人的生动形象,触动了观众对社会安定和谐的热切渴望,表达了对法治中国建设的信心。这表明(     
①社会问题的解决依赖优秀影视作品的反映
②影视作品是客观内容与主观形式的统一
③有什么样的意识内容就有什么样的反映对象
④源自生活的影视作品易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现在流行的“飒”,特指帅利落、潇洒清爽,多用于女性。据统计,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医生中约有50%是女性,护士中女性超过90%。 用“飒”来形容她们,是全国人民对女性同胞最崇高的致敬!如今,“飒!”“ 真飒!"“又美又飒!”已成为人们赞美奋战在各行各业各自岗位上女性同胞的常用语,在网络上广为传播。材料表明(     
①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对象的如实反映
②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派生物
③没有被反映的对象就不可能有任何意识的内容
④意识不是从来就有的,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6 . “柳”谐音“留”,在中国古代,送行者会折一条柳枝送给远行的人。唐代诗人李商隐有诗云:“含烟惹雾每依依,万绪千条拂落晖。为报行人休尽折,半留相送半迎归。”意思是说笼罩在烟雾中的茂密的柳条,每枝都依依不舍,万千枝条在日暮里拂走斜阳。行人不要折尽枝条,柳条送走行人,也欢迎来客。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①柳枝有送别属性,表明意识把握了事物的本质
②诗人以折柳寄情,反映了意识活动自觉选择性
③以折柳表达依依惜别之情,体现意识的能动性
④柳条送人迎客,源自于诗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 . “摆烂”、“栓Q”、“外卷”……网络上热衷用网络流行语和年度热词的方式回顾一年的热点社会问题。对此,有人评价,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时代特色的文体,正如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网络流行语是属于网络时代的独特文体。这反映的哲学道理是(     

①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派生物

③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④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8 . 费尔巴哈说:“我的本质不是我的意志的结果,相反我的意志是我的本质的结果,因为我先有存在,后有意志,存在可以没有意志,但是没有存在就没有意志”。这告诉我们(   )
①存在与意识相互影响,意识都是存在的正确反映
②存在与意识有先后之分,没有存在也就没有意识
③存在与意识相互分离,所以存在可以没有意识
④存在与意识具有一致性,我的意识表达我的本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10-06更新 | 1436次组卷 | 35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第二中学等两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政治试题
9 . 近年来,“元宇宙”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下列是元宇宙一词的演变过程:
思想源头1981年出版的小说《真名实姓》,描绘了通过脑机接口进入并获得感官体验的虚拟世界。
概念诞生1992年的科幻小说《雪崩》,描绘了人们用数字化身来控制并相互竞争以提高自己地位的虚拟现实世界。
当下共识元宇宙是利用扩展现实、数字孪生、区块链等技术手段进行链接与创造的,与现实世界映射交互的虚拟世界,具备新型社会体系的数字生活空间。
从“元宇宙”一词的演变可以看出(       
①任何事物的存在发展都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对立统一
②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是在实践基础上不断被否定的过程
③一切虚拟世界的存在和发展都可以在现实世界中找到原型
④具备新型社会体系的数字生活空间也是人类社会的组成部分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0 . 我希望,有朋自远方来,岁月不改其性,红尘不染其心;我希望岁月无痕,大地不老。从哲学角度看(       
①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不存在“不改其性”的朋友
②物质的根本属性是客观实在性,“岁月无痕”只能是美好的祝福
③物质决定意识,人在红尘面前是无能为力的,“不染其心”是不可能存在的
④物质是运动的,不存在“大地不老”的现象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8-13更新 | 3057次组卷 | 194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海安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6月月考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