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物质决定意识(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4 道试题
1 . 有一种引人注意叫“显眼包”,有一种个性旅游叫“特种兵式旅游”,有一种无奈叫“公主/王子,请⋯⋯”,有一种魂飞魄散叫“吓死宝宝了”,有一种生猛叫“不讲武德”,有一种竞争叫“内卷效应”,有一种调侃称作“凡尔赛”……每一热词背后都有一个饱受关注的社会热点事件。这反映了(     
①热词是实现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②热词和社会热点事件是互相不可分离的
③热词是人脑对社会热点事件的能动反映
④社会热点事件对热词的出现具有决定作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2-21更新 | 645次组卷 | 38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2 . 杭州亚运会吉祥物是三个“小可爱”:琮琮代表的是良渚古城遗址,头部刻有“饕餮纹”,展现了一种不屈不挠、坚强刚毅的精神;宸宸代表的是京杭大运河,头部使用钱塘江大潮的形象,展现了一种海纳百川的精神;莲莲代表的是西湖,全身覆盖清新自然的绿色和三潭印月的头饰,展现了一种精致和谐的人文精神。杭州亚运会吉祥物的设计反映了(     
①意识反映外部世界具有自觉选择性和能动创造性
②有什么样的意识内容就有什么样的反映对象与之对应
③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④艺术创作活动集思想性、艺术性和现实性于一体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 .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对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理解正确的是(       )
①概括了宇宙间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
②具有生动的具体特性,有其产生、发展和消亡的历史过程
③承认物质独立于意识的同时又承认意识能够正确认识物质
④是超越日常生活的经验层次抽象出来的,与意识相互依赖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 . “一千个读者眼中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名言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经历、价值观念和认知方式,因此对于文学作品的理解也会有所不同。这说明(     
①意识能够在反映现实的基础上创造幻想世界
②文学作品的形式和内容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
③优秀的文学作品来源于创作主体的主观创造
④文学作品无法摆脱客观事物固有属性的制约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这是唐朝诗人杜甫在《旅夜书怀》中描写自己内心世界的佳作,诗人以乐景写衷情的手法,寓情于景和寓景于情,即景自况以抒悲怀,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内心漂泊无依的感伤。对此诗理解正确的有(     
①抒怀主体能根据实践需要自觉选择意识反映的对象
②诗人艺术上的创作能超越现实实现主观与客观统一
③诗人通过寓情于景,体现了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④内心漂泊的感伤源于诗人独特的思维和丰富的想象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 . “飞天梦永不失重,科学梦张力无限”。2022年3月23日,第三次“天宫课堂”如约举行,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再次“天宫”给地面学生授课。抛出去的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玩偶没有沿抛物线方向下坠、落下,而是给人以沿着直线做匀速运动的感觉……这些扣人心弦的瞬间让很多学生不断思考、回味,追寻背后所包含的科学道理。这表明(     
①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实在的唯一反映
②意识是与物质世界相伴共生的产物
③意识本身根源于物质,是物质的派生物
④实践的发展促进了人类认识的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 . 在一些科幻电影里,机器人被打穿的地方会自动修复,被火烧化后很快又能恢复原形……今天,科学与幻想的交织正碰撞出绚丽的火花。液态金属这一神奇材料正从想象和科幻中走入现实。这说明(     
①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②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③意识的创造性决定了物质的多样性
④人们能够能动地认识和改造世界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8 . 北宋画家李成在其山水画中,“画山上亭馆及楼塔之类,皆仰画飞檐”,理由是“自下望上,如人平地望塔檐间,见其榱桷(椽子)”,强调绘画应基于画家视角,描绘目之所见。沈括提出不同见解:“大都山水之法,盖以大观小,如人观假山耳。若同真山之法,以下望上,只合见一重山,岂可重重悉见?”他质疑“真山之法”,强调画家应对物象进行类比、想象与创造。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①绘画的艺术性不在于刻画目之所见,而在于表达画家“心之所观”
②只有准确描摹和再现目之所见的实景,才合乎绘画创作的规律
③绘画创作既要基于目之所见,又要发挥想象力创造性再现目所不见
④绘画构思需要实现由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由思维抽象到思维具体的飞跃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2-18更新 | 715次组卷 | 8卷引用:河南省濮阳市第一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限时训练1政治试题
9 . 在艺术创作中,艺术家所创作的形象是客观物象与主观情志相融而成的,有一个对客观外界、印象进行筛选与提炼并渗入作者主观情志的过程。一旦形成之后,不同于原先的物体,就好比照相不等于国画。以下对形象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形象是对客观物象的能动反映,客观物象是形象的物质载体
②形象是艺术家通过直接再现客观物象,融入主观情志而生成的
③艺术形象一旦生成,就完全脱胎于原先的客观物象而独立存在
④形象是人脑对客观物象进行加工改造的结果,其形式是主观的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2023-02-08更新 | 4574次组卷 | 34卷引用:河南省濮阳市第一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限时训练1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0 . 中国旧体诗多以中原及周边地区的生活为题材。进入近代,随着人员交往、文化交流的增多,中国旧体诗出现了反映西方社会的内容,如“地冷宜亲火,楼高可摘星”反映伦敦的阴冷气候和城市风貌:“开函喜动色,分明是君容”反映照片给远方亲人带来的喜悦。从中国旧体诗内容的变化可以看出(       

①意识内容的变化本质是人的反映方式的变化

②有什么样的意识内容就有什么样的反映对象

③没有被反映者就不可能有任何意识的内容

④意识内容的变化根源于社会生活实践的变化。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12-06更新 | 2085次组卷 | 146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第一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达标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