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物质决定意识(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1 . 美国总统大选的首场电视辩论于美国东部时间9月26日晚9时(北京时间9月27日上午9时)正式开始。有些网站,如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的民意调查显示,人们认为希拉里赢得了首场辩论。而另外一些网站,如财富(Fortune)网站的民意调查则显示,人们认为特朗普的表现更佳。这体现了
①认识活动是主观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和思索
②认识可以因为对同一个客观对象理解的不同而不同
③认识对象具有能动的反映特性,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④认识可以摆脱客观事物的原貌,实现认识对象的创新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 .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我国论诗、论画的传统标准之一。著名画家石涛依据唐诗《静夜思》画了一幅美妙的山水小品,明月、青山、瓦屋,没有拘泥于诗中的“床前”“举头”“低头”的描绘,而是把景从室内移到室外,进一步把作者诗作中那种执着而恍惚的情绪表现了出来。这种“诗情画意”的表达方式
①体现主观与客观相互贯通、相互依存
②说明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③表明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④反映意识其有能动性,它能够能动地反映物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 . 跨省河流水环境治理机制存在责任划分不清晰、上下游沟通协调机制不畅、赔偿责任难认定等难题,2019年8月,生态环境部印发《长江流域水环境质量监测预警办法(试行)》,明确提出当跨省(市)界断面出现水质预警的,由生态环境部统筹协调制定整改计划。《长江流域水环境质量监测预警办法》的试行表明(       
①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正确反映          ②物质变化决定意识的同步变化
③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主动创造性   ④人能够认识并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
A.③④B.①②C.①③D.②④
4 . “虫二”是泰山刻石中的字谜之一,它是繁体字“風”和“月”的一部分。繁体字“風”去掉里边的一撇和部首,就剩个“虫”字;“月”字去掉外面的边儿就剩下个“二”字。该刻石的寓意为“风月无边”,表现了泰山风光的幽静秀美和雄浑深远,这样的构思可谓精深独特,别出心裁。材料表明(       )
①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意志对外界作出反映        
②意识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是人脑加工改造的结果
③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离不开特定的主客观因素
④意识的主动创造性为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奠定基础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9-07更新 | 1080次组卷 | 18卷引用:江西省上高县二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意境是指文艺作品中描绘的生活图景与所表现的思想情感融为一体而形成的艺术境界。凡能感动欣赏者的艺术,总是在反映对象“境”的同时,相应表现作者的“意”,即作者能借形象表现心境,寓心境于形象之中。在这里,对“意”与“境”理解合理的是( )
A.具体的相关联的“境”是由诗人先天之“意”决定的
B.诗情表达的“意”是对客观存在的已有“境”的反映
C.表达诗人“意”的“境”是具体的、客观的、不变的
D.世界的“境”因关联着诗人的“意”而成为了世界本原
6 . 宋玉于《九辩》中留下“悲哉,秋之为气也”的名句后,悲,就成了秋的一种色调、一种情绪。但刘禹锡对秋天是这样说的: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从辩证唯物论的角度看,下列对刘禹锡《秋思》理解正确的是(     
①诗人对秋日景致的别样感觉表明思维具有自觉选择性
②秋日固有的景致元素是诗人独特审美必不可少的基础
③鹤排云上的秋日胜景反映了作者积极向上的内心追求
④诗人独特的风格使其获得了不受对象约束的审美自由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01-31更新 | 842次组卷 | 10卷引用:湖北省黄冈市部分普通高中2021届高三12月联考政治试题
7 . 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食物所具有的酸、甜、苦、辣、咸五味,有时能够左右人的性格。比如说,经常吃甜食的人性格温柔,对酸味情有独钟的人则少烦恼多快乐。食物之所以会对性格有所影响,主要是其所含的营养成分,例如,蔬菜中钾的含量高,可以促进钠的排泄,能够镇定精神,顾常食蔬菜者性格比较平和。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人的性格随着饮食的变化而具有不确定性
②性格与食物的关系证明物质是意识派生的
③食物与性格的关系佐证了联系具有多样性
④食物能够影响性格与其自身属性密切相关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0-09-24更新 | 159次组卷 | 16卷引用:【省级联考】河南省天一大联考“顶尖计划”2019届高三第一次考试文科综合政治试题
8 . 伴随着国家主席习近平2020年新年贺词的发表,“我们以实干笃定前行”、“让我们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呈现“刷屏”态势,成为最新热词。对热词的理解正确的有(     
①体现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正确反映
②物质与意识相互依赖,不可分割
③体现了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④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0-07-15更新 | 49次组卷 | 3卷引用:山西省芮城县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调研政治试题
9 . 十九大期间,“中国梦”、“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五位一体”总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这些热词无不体现网友对中国政治、民生等问题的关注,反映了中国人民对十九大的热切关注。网络常见的流行词的出现和流行,反映的哲学道理是(       
①物质和意识不可分离
②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
③认识是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④主观认识随着客观实际的变化而变化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2020-10-08更新 | 51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鄢陵县职业教育中心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10 . 广大医务工作者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治疗和研究过程中,制订并完善新型冠状病毒防治方案,如今防治方案已经更新到第7版。这体现的认识论道理是(   
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②体现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③表明了人的认识具有无限性和上升性
④认识都是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