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物质决定意识(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广东省珠三角作为中国率先发展的区域,在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土地资源匮乏、环境污染加剧、劳动力短缺等问题。面对严峻的发展态势,该省制定了“腾笼换鸟”政策,拿出400亿元资金促进珠三角地区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向东西两翼及粤北山区转移,在解决珠三角问题的同时带动转入地区经济的发展。通过“腾笼换鸟”政策的实施,探索出了一条生态文明与产业升级良性循环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运用辩证唯物论相关知识,分析广东省“腾笼换鸟”这一做法的正确性。
2 . 读起杜牧《江南春》里“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的诗句,我们头脑中就会闪现出一番美景:辽阔的千里江南,黄莺在欢乐地歌唱,丛丛绿树映着簇簇红花;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迎风招展的酒旗。由此可知(       
①头脑中的美景是美江南的写照
②头脑中的美景源自诗人的才华
③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④意识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 . 为纪念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设计者将数字“60”、凤凰、绣球、壮锦等元素有机组合,设计出体现广西特色的庆祝活动吉祥物和徽标(如下图)。这表明(     

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徽标 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吉祥物
A.意识是人脑的产物B.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C.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D.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复制
4 . 著名作家刘绍棠曾说:“在我眼里,家乡的一棵树、一株草、一朵花,都无比可爱,美不胜收。我要以全部的心血和笔墨,描绘出它的风貌……”家乡是他创作的源泉,也是他一生创作的主题。这体现了(       
①文学创作是人类为自身审美需要而进行的特殊物质生产活动
②家乡社会生活是作家文学创作的源泉
③文学作品归根到底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④有价值的文学创作取决于作家的家乡生活感悟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工匠精神”象征着一种精致的文化内涵,其中包含一种严谨认真、精益求精的职业态度,以及随时代发展推陈出新、尽善尽美的职业操守。一段时期以来,各行各业“工匠精神”淡漠:一方面,在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剧烈转型中,“速度为王”成为普遍心理,精耕细作得不到足够的尊重和回报。另一方面,社会的浮躁之风以及管理混乱导致传统的审美理想和文化精神渐行渐远,与之相关的产品形态变得粗糙和媚俗。

在当下买方市场环境下,越是个性突出、文化内涵深厚、性价比高的产品越能占有市场……这愈发告诉我们,实现从第一制造大国转型为制造强国的目标,提振“工匠精神”是题中应有之意。


(1)结合材料,运用意识的有关知识,说明“实现从第一制造大国转型为制造强国的目标,提振‘工匠精神’是题中应有之意”。
(2)生产制造需要“工匠精神”,我们的学习过程也需要“工匠精神”。某班准备办一期以“学习中的工匠精神”为主题的黑板报,请为其设计两个要点。如,学习之道,贵在精益求精。
2020-08-20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遂宁市船山区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6 . “红船精神”是“红船”所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红船”劈波行,精神聚人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大力宣传和弘扬“红船精神”具有特殊的意义。当前,我们要在新时代实现新目标,就要高扬革命理想高于天的旗帜,就要认认真真、扎扎实实地学习践行“红船精神”。


(1)“革命理想高于天”。据此,有人认为:“高举旗帜,我们才能战胜一切困难,取得成功”。请运用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评析这一观点。
(2)有人说:“新时代固然需要弘扬“红船精神”,但更需要弘扬时代精神。”如果要你论证“弘扬时代精神与弘扬红船精神是统一的”,请你结合红船精神的内涵提出三个观点。
2019-09-09更新 | 14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莆田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月考政治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是在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分析国内外发展大势的基础上形成的,凝聚着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入思考,体现了“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的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全党同志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新的发展理念上来,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在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要注重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使人民群众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的获得感。特别是要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全面提高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满足老百姓多样化的民生需求,织就密实的民生保障网。


(1)结合材料,运用意识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新发展理念的形成。
(2))结合材料,运用人民群众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满足老百姓的民生需求,织就密实的民生保障网的认识。
8 . 高校进入开学季,同宿舍的同学可能来自全国各地,生活习惯、性格爱好等都存在差异。为建立良好的大学宿舍人际关系,2018年9月,南京大学根据大学生们的卫生习惯、空调使用和作息时间等重要指标,利用大数据推荐分宿舍,帮新生寻找志趣相投的室友,引发关注。这表明
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③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④大数据是获得正确认识的基础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19-06-10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5月月考政治试题(文)
9 . “小时候,幸福是一件实物;长大后,幸福是一种状态;今天,我发现,幸福既不是实物也不是状态,是一种领悟。”以下与这句话蕴含的哲理相同的是
A.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B.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C.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D.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2016-11-26更新 | 600次组卷 | 3卷引用:2014届山东省德州市高三3月模拟考试文综政治试卷
2014·四川攀枝花·一模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下热播的《中国好声音》《爸爸去哪儿》等一些综艺节目的版权和模式,都是从海外引进的,各地电视台也纷纷复制和拷贝。但洋模式被“买光”后,我们该怎么办?专家指出,文化界要加强对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问题的思考,充分肯定自身文化价值。中国是一个拥有5000年文明史的国家,当代中国的巨变更是为文艺创作提供了广阔的背景和素材。文化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靠简单模仿产生的文化是没有长远生命力的。我们要高度重视文化的原创,形成一批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社会主义文化作品。
(1)运用“探究世界的本质”和“把握思维的奥秘”的知识,分析坚持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的依据。
材料二   茅盾文学奖得主张炜用20年的时间深入基层体验生活,呕心沥血创作了目前世界上已知的篇幅最长的长篇小说《你在高原》。这部鸿篇巨制的分卷各不相同,创作风格差异之大令人叹为观止,包括古典、现代、梦幻、武侠叙事、寓言、童话、意识流、魔幻等风格。每卷既可独立成篇,又相互联系,被学界称为“囊括了19世纪以来所有的文学实验”。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长篇小说《你在高原》的创作过程是如何进行文化创新的。
2015-10-27更新 | 162次组卷 | 2卷引用:2014届四川省攀枝花市高三四统政治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