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物质决定意识(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2 道试题
1 . 有一种引人注意叫“显眼包”,有一种个性旅游叫“特种兵式旅游”,有一种无奈叫“公主/王子,请⋯⋯”,有一种魂飞魄散叫“吓死宝宝了”,有一种生猛叫“不讲武德”,有一种竞争叫“内卷效应”,有一种调侃称作“凡尔赛”……每一热词背后都有一个饱受关注的社会热点事件。这反映了(     
①热词是实现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②热词和社会热点事件是互相不可分离的
③热词是人脑对社会热点事件的能动反映
④社会热点事件对热词的出现具有决定作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2-21更新 | 632次组卷 | 37卷引用:新疆奇台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2 . 下图漫画(作者:郑辛遥)(改编)告诉我们(       

咖啡的印象:魅力在苦味,魔力在香气。
①“印象”是留在人脑并被改造过的咖啡
②“印象”是咖啡刺激人脑后留下的痕迹
③“苦、香”是“印象”产生的物质基础
④“印象”的客观内容是人与咖啡的关系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 . 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习近平书记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深化教育改革,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为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构建教育良好生态,2021年7月,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并要求试点地区细化制定符合自身实际的目标,先行先试,做好探索,确保“双减”工作平稳有序开展。

推进“双减”工作落实落地,关键在教育理念的转变。作业改革要坚持育人为本,遵循教育规律,体现“五育并举”的素质教育导向,鼓励布置分层、弹性、个性化作业,不得布置机械重复、惩罚性作业、与此同时,深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堵住“校内减负、校外增负”的口子。只有校内保障与校外治理两手抓,方能疏堵结合、标本兼治,共同为学生健康快乐成长营造良好环境。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论的相关知识,简述如何推进“双减”工作落实落地。
2023-11-30更新 | 194次组卷 | 24卷引用:甘肃省张掖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4 .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两首词有相似的意象,却表达出不同的心境。这说明(     
A.意识内容变化取决于主观情绪的变化B.立场不同决定了意识形式主观性差异
C.意识对外部世界反映具有能动创造性D.人的主观思维不会影响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图漫画《每个人心中的上帝》蕴含的哲理是(     

①意识能够在反映现实的基础上创造幻想世界
②优秀的艺术作品来源于创作主体的主观创造
③艺术作品无法摆脱客观事物固有属性的制约
④艺术作品的形式和内容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6 . 2022年冬奥会会徽人形图案是一个冬天的“冬”字,将抽象的滑道、冰雪运动形态与书法巧妙结合,人书一体,天人合一;冬字下方两点顺势融为2022,该会徽既展现了冬季运动的活力与激情,更传递出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从中可知(     
A.艺术创造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想象B.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主动的
C.人的主观能动性可突破事实的束缚D.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如实反映
7 . 科学家发现,在面对危险或者恐怖场景的时候,人的大脑深处一小团叫做“杏仁核”的区域总是会进入兴奋状态。“杏仁核”受损的患者,即使面对威胁,也不会产生害怕的情感。这表明(  )
A.意识的内容是由人脑决定的
B.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
C.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反映
D.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的产物
2022-12-12更新 | 2631次组卷 | 174卷引用:云南省丽江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政治试题
8 . 漫画“拨开心中的雨帘,就会见到灿烂的阳光”蕴含的哲理有(     

①良好的心情取决于积极乐观的心态
②认识受立场观点方法等因素的制约
③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具有能动性
④情绪的产生和变化根源于人的大脑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2-11-10更新 | 166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30年5月,毛泽东同志到闽粤赣三省交界处的寻乌县,进行了一次深入系统的社会经济调查。在调查期间,毛泽东同志除了开调查会,还主动深入各行各业,虚心向群众请教,认真了解群众生活状况,写下了《寻乌调查》,并在此基础上撰写了《反对本本主义》,提出“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的著名论断,树立了加强调查研究、科学决策的典范。中国的具体实际以及毛泽东关于调查研究的重要论断,让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同志也高度重视调查研究工作。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反复强调用好调查研究这一“传家宝”,做好调查研究这一“基本功”,推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在2011年中央党校秋季学期第二批入学学员开学典礼上,习近平总书记专门就做好调查研究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地阐释。他强调,调查研究不仅是一种工作方法,而且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得失成败的大问题。总书记还率先垂范,作出重大决策必调研,实施重大战略必调研,推进重大工作必调研,足迹遍布祖国大江南北,确保中国这艘巨轮始终把准方向、破浪前行。

结合材料并运用“探究世界的本质”的知识,说明共产党人为什么历来重视调查研究工作,以及新时期共产党人如何做好调查研究工作。
2022-11-08更新 | 324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10 .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的雨是恬淡人心的雨。“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的雨是让人止不住思念的雨。“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蒋捷的雨是人生漂泊零落、心痛到极致的雨。这说明(     
①哲学往往产生于曲折且复杂的人生经历之中
②雨以不同的形态反映了诗人不同的内心感受
③大自然的雨是诗人独特审美不可缺少的基础
④诗人对自己人生境况的抒写具有自觉选择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11-08更新 | 232次组卷 | 36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