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10 道试题
2022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1 . 每当鲜花盛开的季节,赏花者纷至沓来。某公园用“你欣赏花的美丽,花欣赏你的高度”“把花朵留在枝头,让美丽留在心灵”等宣传语,代替“禁止折花”“摘花可耻”等警示语,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境,违规摘花的游客明显减少。该现象反映的哲学道理是(     
①改变人的思想观念就能变革客观现实
②人的思想观念对人的行为具有导向作用
③思想观念具有能动性,不受制于客观现实
④客观现实的变化会引起人的思想观念的改变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6-12更新 | 6356次组卷 | 29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新解放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2022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真题 名校
2 . “我在室内弹琴,看见窗外鸽子飞,在这刹那间,飞舞的鸽子与室内的音乐产生了某种联系,彼此成为对方的背景:音乐是鸽子飞舞的伴奏,鸽子是音乐表达的内容。总之,鸽子与音乐产生和谐的美感。其实,它们隔了一层玻璃,鸽子与音乐根本就不相干。是什么把它们和谐在一起呢?是我。”这段话(       
A.把想象的东西当作了真实,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表现
B.割裂了音乐和鸽子的客观联系,是形而上学的表现
C.说明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体现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D.说明人们通过合理化想象可以创造一个客观的世界
2023-01-30更新 | 4952次组卷 | 2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新解放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试题
21-22高二·全国·假期作业
3 . 苦瓜味苦性寒,是一种消暑清热的食材。清代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中这样评价苦瓜:“杂他物煮之,他物弗苦,自苦不以苦人,有君子之德焉。”苦瓜这种“不传己苦与他物”的特点,使其得了“君子菜”的雅号。从材料可以看出(       
①事物是各种观念的集合                                      
②意识对事物的反映具有选择性和创造性
③人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④掌握事物的特性是意识活动的最终目的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7-08更新 | 6577次组卷 | 35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试题
21-22高二·全国·假期作业
4 . 漫画《人生如天气,可预料,但往往出乎意料》(作者:于昌伟)启示我们(     

①面对人生的出乎意料,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②可预料与出乎意料相互否定,符合辩证否定观
③“思维的眼睛”能揭示事物内部规律,人生可预料
④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应该精确预见人生的未来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06-11更新 | 6081次组卷 | 52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粮稳国安,我国粮食供给保障体系依靠“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的做法,有效维护了国家粮食安全。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我国粮食安全还存在着隐患和风险。为此,我们要坚定走好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继续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提高粮食质量安全水平,调动种粮农民的积极性。其中蕴含哲学道理正确的是(     
①立足制度建设,建立维护粮食安全的长效机制
②分析粮食安全问题既要把握主流,又要看到支流
③具有能动创造性的意识推动粮食安全问题的解决
④人民群众是物质生产的承担者和生产力的体现者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
2022-04-15更新 | 5156次组卷 | 30卷引用:吉林省洮南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6 .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毛泽东同志(《忆秦娥·娄山关》)虽只描述了红军的一次战斗,却是对红军长征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真实折射。下列对该词及创作过程的哲学分析合理的是(     
①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该词的创作源于作者对娄山关战斗的内心感悟
②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该词中蕴含着乐观主义精神、英雄豪气、必胜信心
③意识是对存在的如实反映,此词真实折射了红军长征这一重大历史事件
④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此词至今仍然激励着中国人民继续走好今天的长征路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7-18更新 | 2202次组卷 | 272卷引用:【校级联考】吉林省“五地六校”合作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7 . 2022年7月6日,国家三部委下发《关于提升学校体育课后服务水平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通知》,引导支持体校、体育俱乐部等专业力量进入校园开展课后体育服务,促进“双减”政策落到实处,通过多方聚力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下列哲理能够支撑国家三部委出台该通知的是(     
①意识能指导人们的实践,实现改造世界的预期目标
②学生成长规律是我们制定教育改革政策的依据
③教育政策的调整促成了学生成长规律的发挥
④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能动创造性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08-29更新 | 2047次组卷 | 21卷引用:吉林省吉林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政治试题
8 . (2018年高考全国1卷文综政治21)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时代课题,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表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源于理论研究和理论斗争
是时代变化和社会发展的产物
是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的结晶
完成了对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18-06-09更新 | 12593次组卷 | 117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吉林省延边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政治试题
9 . 孩子的教育不仅需要学校教育,更需要家庭教育,家校联动,才能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提供更加充足、有力的保障。自2022年1月1日起实施的《家庭教育促进法》,明确了家庭教育的概念、内容和方法,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负责实施家庭教育。《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制定(     
①做到了使客观实际符合主观要求
②坚持了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
③遵循了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
④反映了意识对物质的促进作用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05-12更新 | 3169次组卷 | 2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10 . 我希望,有朋自远方来,岁月不改其性,红尘不染其心;我希望岁月无痕,大地不老。从哲学角度看(       
①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不存在“不改其性”的朋友
②物质的根本属性是客观实在性,“岁月无痕”只能是美好的祝福
③物质决定意识,人在红尘面前是无能为力的,“不染其心”是不可能存在的
④物质是运动的,不存在“大地不老”的现象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8-13更新 | 3047次组卷 | 194卷引用:吉林省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六中2017-2018学年高二9月月考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