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34 道试题
1 . 某市是以铜业为主的资源型城市。近年来,该市抓住国家支持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机遇,持续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按照“抓住铜、延伸铜,不唯铜、超越铜”的思路,狠抓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动能培育。如今,不仅铜冶炼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半导体、新能源汽车、工业互联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也蓬勃发展,千年铜都正迈向“智造新铜都”。该市的转型发展表明(     
①实践创新的高度取决于观念更新的程度
②善于抓住机遇是实践创新成功的重要条件
③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④只有解放思想,才能实事求是、开拓创新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06-14更新 | 7875次组卷 | 34卷引用:甘肃省庆阳市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2 .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毛泽东同志(《忆秦娥·娄山关》)虽只描述了红军的一次战斗,却是对红军长征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真实折射。下列对该词及创作过程的哲学分析合理的是(     
①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该词的创作源于作者对娄山关战斗的内心感悟
②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该词中蕴含着乐观主义精神、英雄豪气、必胜信心
③意识是对存在的如实反映,此词真实折射了红军长征这一重大历史事件
④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此词至今仍然激励着中国人民继续走好今天的长征路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7-18更新 | 2202次组卷 | 272卷引用:甘肃省嘉峪关市酒钢三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文)试题
3 . (2018年高考全国1卷文综政治21)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时代课题,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表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源于理论研究和理论斗争
是时代变化和社会发展的产物
是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的结晶
完成了对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18-06-09更新 | 12593次组卷 | 117卷引用:甘肃省武威市第六中学2019届高三第一轮复习第五次阶段性过关考试政治试题
4 . 我希望,有朋自远方来,岁月不改其性,红尘不染其心;我希望岁月无痕,大地不老。从哲学角度看(       
①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不存在“不改其性”的朋友
②物质的根本属性是客观实在性,“岁月无痕”只能是美好的祝福
③物质决定意识,人在红尘面前是无能为力的,“不染其心”是不可能存在的
④物质是运动的,不存在“大地不老”的现象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8-13更新 | 3047次组卷 | 194卷引用:【全国百强校】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学段考试政治试题(文)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20年是恩格斯诞辰200周年。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恩格斯在谈到马克思主义产生时说:“同任何新的学说一样,它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虽然它的根子深深扎在经济的事实中。”上述论断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①理论发展具有相对独立性
②理论只能反映当前经济事实
③理论总是受到客观现实的制约
④来源于现实的理论就具有真理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0-07-08更新 | 6884次组卷 | 69卷引用:甘肃省兰州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政治试题(文)
6 . 贯彻新发展理念,不仅要“有意识”,还要有“下意识”的行动自觉,需要通过倡导的号子、引导的样子、督导的法子常刺激、强刺激,使“有意识”变为“下意识”,使倒逼的工作变成习惯成自然的工作,让贯彻新发展理念成为日用而不知的工作习惯。从“有意识”到“下意识”,需要(     
①强调“有意识”,以新发展理念为工作出发点
②重视“有意识”,让新发展理念成为全社会共识
③聚焦“下意识”,彰显新发展理念的直接现实性
④落实“下意识”,发挥新发展理念的指导作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 . 电影《长津湖》以抗美援朝战争中的长津湖战役为背景,讲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东线作战部队在极寒严酷环境下坚守阵地奋勇杀敌,为长津湖战役的胜利作出重要贡献的感人故事。影片《长津湖》的创作及内容告诉我们(     
①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
②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主动创造性
③意识是人类社会长期发展的产物
④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8 .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毛泽东的(《忆秦娥·娄山关》)虽只描述了红军的一次战斗,却是对红军长征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真实折射。下列对该词及创作过程的哲学分析合理的是(       
①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该词的创作源于作者对娄山关战斗的内心感悟
②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词中蕴含着“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乐观自信精神
③意识是对存在的复制,此词真实折射了红军长征这一重大历史事件
④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此词至今仍能激励中国人民走好今天的长征路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023-10-19更新 | 971次组卷 | 36卷引用:甘肃省张掖市某重点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暑假学习效果)检测政治试题
9 . 近日,我国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成功获取了国际上精度最高的电子宇宙射线能谱,有望揭开暗物质之谜,并将推动解释宇宙为什么会是这样以及将怎样演化。这表明(     
①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②科学实验的最终目的是认识暗物质的本质
③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④具体科学的进步为哲学的发展提供指导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7-05更新 | 1030次组卷 | 25卷引用:甘肃省甘南州夏河县夏河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10 .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从王昌龄的这首《采莲曲》中,我们似乎可以嗅到荷花的清香,窥见采莲女的娇媚、采莲小舟轻盈的剪影,让人沉浸在清新、生动的采莲意境中。这首唐诗所营造的意境(     
①是诗人实现艺术创作意图的物质载体
②是大脑加工的产物,其本质是大脑的机能
③是诗人对采莲女及其采莲过程的生动反映
④是诗人的主观情感和客观景象的有机结合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7-28更新 | 1911次组卷 | 19卷引用:甘肃省会宁县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政治试题(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