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93 道试题
1 . 北起中国昆明,南至老挝万象,全长超过1000公里的中老铁路开通运营。中老铁路沿线车站“一站一景”,下图是是中国境内的西双版纳站和老挝境内的琅勃拉邦站。不同的建筑风格体现了(     

①不同国家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
②不同国家的文化在交流、借鉴中融合发展
③不同的设计理念决定了沿线不同车站建筑
④各地在文化、地理等方面具有各自特殊性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
2022-04-15更新 | 579次组卷 | 4卷引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综政治试题
2 . 今后大家可以通过国家气候中心及各地气象局官方网站,查询未来一段时间的气候预测结果。这对持续提升我国气候预测水平、更好地应对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气候预测表明(   
①人们的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直接现实性
②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思维能正确反映存在
③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正确把握气候变化的规律
④客观对象的变化会随着人意识的变化发生变化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脱贫攻坚,精准是要义。必须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持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第一书记)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等“六个精准”思想,解决好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问题,不搞大水漫灌,不搞“手榴弹炸跳蚤”,因村因户因人施策,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扶贫扶到点上扶到根上。

——习近平2018年2月12日在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座谈会上的讲话


结合材料运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如何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
2022-03-24更新 | 236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恒昌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4 . 所有的人都要和周围的事物发生千丝万缕的关系。学生要处理好学习计划与学习实际之间的关系,教师要处理好教学理念和学生情况之间的关系,医生要考虑处方和病情之间的关系。从哲学上归纳,就是要处理好(     
A.整体和部分的关系B.真理和谬误的关系
C.理论和实践的关系D.主观和客观的关系
2022-03-24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恒昌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5 . 随着元宇宙的出世,社会各界对于元宇宙概念的关注度空前提升。对于元宇宙这个概念,不同身份的人士因其出发点不同,观点各有千秋。从哲学角度看,这是因为(     
①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②意识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③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④意识受多种因素影响而呈现主体差异性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6 .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指出:词赋对景物的描写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是有我之境,“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是无我之境。这两种“境”(     
①在“有我之境”中,创作者的情感决定“境”的生成
②在“无我之境”中,创作者的意识与“境”各自独立
③都是对物质的反映,都是创作者能动认识景物的成果
④都带有主观的色彩,都用艺术手法演绎了内心的思绪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 . “躺平”、“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秋天的第一杯奶茶”,网络流行用语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无穷的乐趣。事实上,每一个流行语背后都有一个饱受关注的社会事件。这反映的哲学道理是(     
①物质和意识相互依赖,不可分离            
②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③意识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④人的意识随着客观实际的变化而变化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2022-02-18更新 | 1527次组卷 | 111卷引用:2016届黑龙江牡丹江一中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政治试卷
8 . 一幅中国画尽管没有山,或没有水,但也叫“山水画”而不是“风景画”。因为“山水”是人格化的图像,其重点是借用自然的形态,表达作者的理想和精神境界。所以,创作“山水画”的精髓在于(   
①发挥意识的作用追求画作传神
②研究客观事物力求画作形似
③透过表象看本质融入神韵意趣
④从实际出发如实刻画事物原型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伟大事业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引领伟大事业。脱贫攻坚伟大斗争,缔造形成了“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全党全国全社会都要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团结一心,英勇奋斗,坚决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和风险,不断夺取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更大的胜利!


运用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的知识谈谈你对伟大事业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引领伟大事业”这句话的理解。

10 . 习近平主席在新年贺词中指出:“在飞逝的时光里,我们看到的、感悟到的中国,是一个坚韧不拔、欣欣向荣的中国。这里有可亲可敬的人民,有日新月异的发展,有磨续传承的事业。”迎着2022年的朝阳,奋进的中国充满生机,亿万人民信心满怀。

2021年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9.8%,1一11月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22.0%,全国粮食产量连续7年超1.3万亿斤,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38.0%,全国城镇新增就业超过1200万人,基本医疗保险覆盖13.6亿人,5.29万家定点压疗机构实现住院费用跨省直接结算。

星光不问赶路人,历史属于奋斗者,一路砥砺奋进,增强了一起向未来的信心和底气。信心,源自“时与势在我们一边”的准确判断,源自“我们走在大路上”的坚定豪迈,源自我们具备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奋进的中国充满生机,亿万人民信心满怀。”结合材料,运用意识的有关知识加以阐释。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