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93 道试题
1 . 为缓解上下游天然气价格矛盾,确保居民用天然气安全稳定供应,某省发布的《省发改委关于建立健全天然气上下游价格联动机制的通知》指出,非居民用气终端销售价格原则上按季度或月度联动。此前联动周期为半年及以上的,应逐步过渡到按季度联动,有条件的地区可按月度联动。健全天然气上下游价格联动机制说明(       
①客观事物的变化和发展离不开意识活动的目的性
②从实际出发是人们解决问题应该遵循的指导原则
③自然界的形成和发展有其固有规律,具有客观性
④按客观规律办事是实践活动取得成功的前提条件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 . 人口问题,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讨论的永恒的话题。以下是我国人口政策的调整。
上世纪50,60年代一穷二白的时期,国家鼓励生育,人多力量大,人多好办事。
1972年,人口增长迅速,我国“实行计划生育,使人口增长与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提倡“一对夫妇生育一个孩子”。
2016年,中国人口出现了新情况,社会老龄化,走中国特色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道路,放开二胎政策。
2021年,老龄化程度加深,一对夫妇可以生育三个孩子子女并实施配套支持政策。
从哲学基本问题角度来看,这说明(       
①中国共产党遵循人口规律,民主执政科学施策
②先有物质后有意识,人口形势决定了政策调整
③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政策要与国情相适应
④思维只要反映客观存在,就能促进事物的发展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12-04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虎林市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理科)试题

3 . 教育是民生之基、国之根本。近年来,义务教育阶段存在作业负担较重、校外培训过热等突出问题,中共中央、国务院在2021年7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简称“双减”)。“双减”政策要求关注学生成长规划,分类明确作业总量,鼓励布置分层、弹性和个性化作业等。该政策实施半年来,各地各学校工作成效明显。73%的家长表示孩子完成书面作业时间比“双减”前明显减少,85.4%的家长对课后服务表示满意,焦虑感明显减轻,学校教学管理也明显加强。“双减”工作是教育发展理念的回归、教育生态的重塑和教育治理的创新,促进教育实现去功利化、回归公益化,去应试化、回归素质化,去焦虑化、回归理性化,让孩子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相关知识,说明“双减”政策体现的哲学道理?
4 .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唐代画家张璪所提出的艺术创作理论,是指艺术必须以现实美为源泉。但是,这种现实美在成为艺术美之前,必须先经过画家主观情思的熔铸与再造,必须是客观现实的形神与画家主观的情思有机统一了的东西。这说明(       
①艺术作品是“造化”与“心源”的统一,缺一不可
②自然的美转化为艺术的美以艺术家的构设为前提
③现实是艺术的根源,艺术家应以现实为师并加以再造
④创作过程是画家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客观事物的过程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11-30更新 | 408次组卷 | 17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东方红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政治试题
5 . 我国古代哲学思想中有“天地成于元气,万物成于天地”的说法;宋代的朱熹则认为“理”是天地万物的创造主,“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有此理便有此天地”。上述观点(       )
①是对世界本原是主观精神还是客观精神的认识
②从不同角度回答了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问题
③都认为客观事物及整个世界不依赖于主观精神
④体现了对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认识上的差异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淄博烧烤火遍全网。很多人好奇全国各地到处都有烧烤,为什么单单淄博烧烤这么火?首先,淄博位于山东省中部,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有着丰富的地域文化,淄博烧烤所使用的食材、调料以及烧烤技艺等都符合当地人的口味,这些因素为淄博烧烤火起来打下了基础。其次,淄博烧烤以其独特的烧烤技艺和味道,赢得了很多人的喜欢,很多外地人都慕名驱车前往,只为了一饱口福,淄博烧烤独特之处除了独特的调料和烤制技巧,还有鲜嫩的肉质,让人吃了还想吃。

(1)结合材料,运用“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分析淄博烧烤成功背后的奥秘是什么?
(2)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分析新时代新征程,青少年如何化用淄博烧烤经验发展家乡。
(3)我们的家乡黑龙江省也是一个极具饮食文化特色的省份,请以“推广家乡美食文化”为主题,提出两条推广建议。
2023-11-24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鸡西市第十九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7 .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
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C.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
D.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8 . 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第19届亚运会在浙江杭州举行。火炬点燃由超1亿名“数字火炬手”组成的“数字人”参与;机器狗频繁捡拾和运送铁饼;自动驾驶巴士为周围居民和观赛观众提供接驳服务……“智能亚运”办赛理念深入杭州亚运会的很多方面,这体现了(       
①“数字人”参与点火表明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②人们的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主动创造性,社会历史性
③“智能亚运”办赛理念源自于浙江人的勇于创新的实践活动
④中国发展与办赛理念在一定条件下实现了相互转化的良好效果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9 . 2023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脑机智能与数字生命”主题论坛在上海世博展览馆召开。在论坛的发布环节,脑虎科技向公众发布了两项科研成果。其中,实验对象“恒猴”通过脑机接人,成功实现通过意念打游戏的实验效果。由此可见(     
A.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
B.科学实验实现了思维决定存在
C.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加工的结果
D.人的意识与恒猴的意识实现了互相转换
2023-11-12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龙东五地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10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共建“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实践)白皮书。古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不仅是一条通商易货之路,也是一条文明交流之路,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上世纪80年代以来,联合国和一些国家先后提出欧亚大陆桥设想、丝绸之路复兴计划等,反映了各国人民沟通对话、交流合作的共同愿望。2013年9月和10月,习近平主席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10年来,共建“一带一路”不仅给相关国家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也为推进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破解全球发展难题和完善全球治理体系作出积极贡献。作为长周期、跨国界、系统性的世界工程、世纪工程,共建“一带一路”的第一个10年只是序章。从新的历史起点再出发,共建“一带一路”将会更具创新与活力,更加开放和包容,为中国和世界打开新的机遇之窗。面向未来,共建“一带一路”仍会面临一些困难,但只要各方携手同心、行而不辍,就能不断战胜各种风险和挑战,实现更高质量的共商、共建、共享,让共建“一带一路”越来越繁荣、越走越宽广。


(1)结合材料,运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的知识,说明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正确性。
(2)结合材料,运用发展观的知识,说明如何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2023-11-12更新 | 155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龙东五地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