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1 .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在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中共中央决定在全党集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某校准备开展学党史活动,政治兴趣小组收集到以下资料: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我们党历来重视党史学习教育,注重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明确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智慧、砥砺品格。

方志敏、董存瑞、雷锋、焦裕禄、孔繁森、黄文秀。·····他们是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是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是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正是一代又一代共产党员前赴后继、英勇奋斗,才成就了百年大党的辉煌历史。英雄的事迹,值得我们永远铭记;伟大的精神,构筑起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为我们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了丰厚滋养。

学习党史要树立正确党史观,要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正确认识和科学评价党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人物。要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加强思想引导和理论辨析,更好正本清源、固本培元。

学史力行,做到知行合一。《人民日报》载文指出学好党史,就要从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出发,总结运用党在不同历史时期成功应对风险挑战的丰富经验,做好较长时间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不断在实践中丰富斗争经验、提升斗争本领,切实提高治国理政能力和水平。要把学习党史同总结经验、观照现实、推动工作结合起来,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开展好“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工作动力和成效。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为什么要加强党史、国史教育。
(2)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论的相关知识,分析“学史力行,做到知行合一”的合理性。
2021-12-13更新 | 16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常熟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阶段性抽测政治试题(二)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习近平文化思想明体达用、体用贯通,明确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路线图和任务书,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并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展现出了强大伟力,以“文化燃料”为驱动的“发展引擎”为新时代开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局面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

材料二   我们党一路走来,历经百年峥嵘岁月,每一步的艰难前行都与先进的思想文化形影不离。我们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建设中华民族新文化作为自己的使命。党独有的文化内核和思想精髓是支撑我国挺立时代潮头、始终风华正茂的核心密码。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推进我国文化建设在正本清源、守正创新中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不断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根铸魂,在扎根自身文化土壤的同时,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得全体人民能够沐浴在民族精神文化的春风里。正是这些中国精神、中国价值和中国力量所衍生的精神文化产品,为人民美好生活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让全社会始终保持着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

(1)结合材料一,运用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知识,分析习近平文化思想“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的理论品格。
(2)百年大党一路披荆斩棘,取得辉煌成就背后的一项重要“发展密码”,无疑有着文化源头活水日复一日的浸润和补给。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写一篇小论文,解锁百年大党一路风华的“文化密码”。要求:①紧扣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内在逻辑一致;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字数在250字左右。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2月24日,“逐梦寰宇问苍穹——中国载人航天工程30年成就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面向社会公众全面系统展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30年发展历程和建设成就。

材料一   1992年9月21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立项,制定“三步走”战略规划:第一步,发射载人飞船,建成初步配套的试验性载人飞船工程,开展空间应用实验;第二步,突破航天员出舱活动技术、空间飞行器的交会对接技术,发射空间实验室;第三步,建造空间站,解决有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

载人航天工程是一个系统的、有层级的整体,由航天员、空间应用、载人飞船等八大系统组成,各子系统既分工明确又相互关联。30年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汇聚了全国数千家单位,数十万人为其服务。西安的发动机、天津的太阳能电池、上海的推进剂……只要总指挥部一声令下,各部件前一天还在各自的工厂里,第二天就能“飞”到北京的总装车间。

2022年12月,我国建成了自主建造、独立运行的“天宫”空间站。从蓝图绘梦到奋斗圆梦,几代中国航天人用了整整30年,在浩瀚宇宙中书写了用航天梦托举中国梦的壮丽篇章。目前,中国空间站已全面进入应用与发展阶段,而接下来的载人登月探测工程将稳步推进,世界将会看到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再次在浩瀚太空刷新“中国高度”。

材料二   正是一代又一代的追梦者,汇聚起每个人的涓滴梦想,以可上九天揽月的豪情壮志和无穷智慧,把中国人自己的空间站送上苍穹,成为“太空中最闪亮的星”。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要继承航天先辈的光荣传统,以青春之我融入时代大我,大力弘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航天精神,在新时代长征路上踔厉奋发、笃行不怠,让青春在实现中国梦的征途上绽放绚丽之花。


(1)从蓝图绘梦到奋斗圆梦,几代中国航天人书写了用航天梦托举中国梦的壮丽篇章。结合材料一,运用实践及其特点的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2)结合材料一,运用辩证思维的特征的知识,分析中国航天梦的实践过程蕴含着怎样的智慧。
(3)结合材料二,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以“不负青春·筑梦中华”为主题,撰写一篇演讲稿。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200字左右。
2023-05-19更新 | 323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第四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阶段检测政治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34日,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揭晓,获奖对象包括钱七虎、陆鸿等人。

材料一   随着侦察手段的不断更新、高技术武器与精确制导武器的相继涌现,给防护工程带来了巨大威胁和挑战。为此,钱七虎决定勇敢进军抗深钻地武器防护的系统研究。通过查询已解密公开的苏联地下核试验等大量资料,经过近千次细致地推导计算,他创造性地提出了建设深地下防护工程的总体构想,并带领团队开始了艰难的跋涉。经过长达10多年的研究,他和团队攻克了一个个难关,构建了破碎区受限内摩擦模型,研究出了地冲击诱发工程性地震的不可逆运动规律和深部施工灾变孕育演化机理,为抗钻地核武器防护工程的设计与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我国战略工程安全装上了金钟罩


(1)结合材料一,运用认识论的知识,分析钱七虎是如何追求和发展真理的。

材料二   陆鸿是某公司负责人,他幼时高烧留下了严重后遗症,成为脑瘫患者;职高毕业,四处找工作,却屡屡碰壁。面对困境,他没有消沉,而是下定决心自主创业找出路。经历了无数次摸爬滚打,陆鸿从卖开水、修自行车起步,到开照相馆,现已拓展至实体相册生产,其工厂已成为远近闻名的残疾人扶贫创业基地。


(2)结合材料二,请你以“人生当自强”为主题写一篇短文。
要求:①运用价值的创造和实现的知识;②围绕主题,观点明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150个左右。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为了圆梦中国人自己的太空家园,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全线科技工作者已经接续奋斗了30年。

材料一   1992年9月21日,中央决策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确定了我国载人航天“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即:第一步,发射载人飞船,建成初步配套的试验性载人飞船工程,开展空间应用实验;第二步,突破航天员出舱活动技术、空间飞行器交会对接技术,发射空间实验室,解决有一定规模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第三步,建造空间站,解决有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

80年来,我国先后研制、发射了载人飞船、货运飞船、空间实验室,突破和掌握了空间出舱活动、空间交会对接、在轨加注燃料、航天员中长期在轨驻留等许多关键技术。2022年11月3日,空间站梦天实验舱顺利完成转位,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在轨组装完成,这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即将完成。

材料二   回顾我国载大航天近30年的发展历程,中国航天人把热爱祖国、为国争光的坚定信念,勇于攀登、敢于超越的进取意识,科学求实、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同舟共济、团结协作的大局观念,淡泊名利、默默奉献的崇高品质写入浩瀚太空,凝结形成“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善阳搜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


(1)结合材料一,分析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实施过程体现的实践特点。
(2)结合材料二,运用“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知识,以“弘扬载人航天精神,实现中国梦”为题,写一篇短文。
要求:①结合材料和生活实际,用语规范;②主题鲜明,观点明确;③论证充分,逻辑清晰严谨;④字数在200字左右。
2023-02-02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联考政治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2004年的“奔月”到2020年的“揽月”,探月之路精彩纷呈,中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圆满收官。


(1)结合材料一,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分析中国探月工程是如何实现圆满收官的。

材料二   “卡脖子”问题常用来比喻中国因依赖发达国家的关键核心技术和设备而出现的问题。近年来,我国坚持科技自立自强,持续走出一条科技发展的自主创新之路,取得了巨大成就,2022年9月,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2022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的世界排名已经超越日本,排名第11位。然而,一些关键领域被其他国家“卡脖子”的情况依旧需要引起重视。事实一再告诫我们,在别人的墙基上砌房子,再大再漂亮也可能经不起风雨,甚至会不堪一击。


(2)根据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以“科技自立自强的奋斗之旅”为主题,撰写一篇演讲稿。
要求:围绕主题,观点明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学科术语使用规范;字数在200字左右。
7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现代化是世界各国的共同追求和全人类的共同事业。在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实现现代化,没有先例可循,没有现成道路可走,只有不断探索和坚持走自己的路。

◆“中国式”现实缩影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在鲁西南有这样一个村,村民生活在花园里,工作在田园里,在这里“幼有早育、学有优教、劳有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弱有善扶”已成为现实。乡亲们直言“幸福生活比蜜还甜”。这就是党的二十大代表、时代楷模-王传喜带领村民实现共同富裕的临沂市兰陵县代村,王传喜扎根农村20多年,亲历并见证了一个负债近400万元的贫困村蜕变成为“亿元村”的发展奇迹。

某班同学带着寻找“代村人民共创富裕生活的密码”的任务,查阅了该村发展的如下相关资料。

在王传喜的建议下,村里将每月5日定为党员学习活动日,对党员进行理想信念和党性教育,还建立了以党支部“提事”、村委会“议事”、党员和村民代表大会“定事”、村务监督委员会“监督事”的工作机制。

利用种植蔬菜的传统和闯荡市场的经验,代村鼓励年轻人围绕蔬菜种植、加工销售进行创业,形成远近闻名的蔬菜村。近年来,该村投资8亿元建设农企园,先后吸引20余家农产品精深加工、农业装备制造等企业进驻。将村里的臭水沟,整治成景观河,依托农业大景区,建设产业大园区。实现了生态优先,以农为本、多业并举,三产融合、农文旅融合。2021年村集体总产值38亿元,村集体纯收入1.6亿元。


       如今的代村村民不仅能够在村里的企业上班,像城里人一样按月领工资,同时年终还能领到一笔村集体的分红。自2005年起,实行群众生活必需品村集体无偿供给;老年人免费入住老年公寓,按月领取老年优待金;在校学生实施助学奖学“双金制”,同时鼓励村里的企业和先富裕起来的人设立慈孝奖,助学奖等,表彰敬老孝老的家庭和勤奋好学的学生。
(1)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分析“代村人民共创富裕生活的密码”。

◆“中国式”探索历程

在我国通往现代化的道路上,由于国情和条件不同,“西方现代化模式”无法复制和照搬,我们一直在不懈追求、不断探索适合自己的模式。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确立了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的前途方向。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党为中国现代化提供了清晰可靠的时间表路线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明确了两步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中国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了中国式现化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的新形态。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了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以“中国式现代化是正确的选择”为主题,撰写一篇短评。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250字左右。
(3)“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请用探索认识奥秘的知识对此加以分析。
2022-12-20更新 | 42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第三次诊断考试政治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奋进新时代

◆战略性举措

回望历史,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对国家事业发展作出了科学完整的战略安排。

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党曾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分“三步走”战略目标,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党提出,到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然后再奋斗三十年,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也发生了变化,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党的十九大对“三步走”战略的第三步作出两个阶段的战略部署,第一个阶段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现在我国处于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时刻,党的二十大又对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的战略进行了宏观展望,重点部署了未来五年的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


(1)结合材料,运用探索认识的奥秘知识,分析国家战略安排不断调整的科学性。

◆突破性进展

习近平在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的基础上,经过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我们要坚定不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结合材料,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角度,阐述你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解。

◆激励性话语

在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中国青年寄予殷切期望:“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广大青年要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3)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以“奋进新时代”为题,谈谈青年学生该如何作为。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150字左右。
2022-11-25更新 | 28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阶段性测试政治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坚定文化自信。

◆探源“何以中国”

长期以来,一些人出于各种原因,或宣扬中华文明外来说,或贬低中华文明的发展水平和成就,或对我国夏朝及之前的历史传说的真实性抱着极端怀疑的态度,认为我国的历史只能从商朝开始计算,也就是只有三千余年。文明的曙光,究竟何时在中华大地露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以考古调查发掘为主要手段,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支撑,多学科交叉研究,揭示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经过几代学者接续努力,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重大工程的研究成果,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填补了世界文明史中非常重要的空白,传递出穿越时空、直抵人心的文化力量。


(1)结合材料,运用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实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原因

◆传承中华文明

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漫长文明发展史来看,对中华文明精神特质的探源和阐释是一个较为艰深且复杂的问题,既要观照传统文化与现代观念的融合,更要审视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冲突与碰撞。

历史是我们民族、我们国家形成、发展及其盛衰兴亡的真实记录,是前人各种知识、经验和智慧的总汇。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重大工程的研究,活化历史场景、找到了“何以中国"的密码,让沉淀着历史烟云、凝结着先贤智慧的文字、故事、文物、遗产"活起来""热起来”,增强了历史信度,丰富了历史内涵,提升了中华文明影响力和感召力,能让世界更好地读懂中国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知识,分析中华文明精神特质的探源成果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启示。

◆助力民族复兴

2022年5月27日,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推动全党全社会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3)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以"坚定文化自信、助力民族复兴"为主题撰写一篇短评。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250字左右。
2023-03-27更新 | 29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齐鲁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大联考政治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微信支付,是腾讯集团旗下的第三方支付平台,是一种为用户和企业提供安全、便捷、专业的在线支付服务。以微信支付为核心的“智慧生活解决方案”至今已覆盖数百万门店、30多个行业,用户可以使用微信支付来看病、购物、吃饭、旅游、交水电费等,微信支付已深入生活的方方面面。然而,对微信支付的调研中,记者了解到,微信支付的利弊是人们关注的执点话题。有关经济从业人士认为,微信支付是绝对有利的。其理由是:从微信支付在中国目前的发展情况看,它的确是将企业、商品、用户和门店通过微信连在了一起,让智慧生活,变成了现实,有效满足了社会公众的多样化支付需求,提高了小微经济、地摊经济的资金收付效率。

材料二 “2022年3月1日起个人收款码禁用于经营性服务”及“禁止个人静态收款条码被用于远程非面对面收款。记者获悉,这一消息源自央行近期发布的条码支付新规2021年10月13日,央行官网发布《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加强支付受理端双相关业务管理的通知银发([2021]259号)》,扫码支付等支付方式被纳入监管,并将于2022年3月1日起施行。央行有关部门负责人具体解释称,近年来,个人收款条码得到广泛运用,提高了资金收付效率,但也存在一此风险隐患。如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跑分平台”,以高额收益吸引大量人员使用个人静态收款条码与赌客“点对点”线上远程转移赌资,将赌资分拆隐藏于众多正常交易场景。长远来看,《通知》关于规范个人收款码的相关要求将进一步提升对个人经营者和小微商户的收单服务质量,有助于更好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1)运用认识论的相关知识,评价材料一中,经济从业人士陈述的理由是否能充分支持其观点,并加以分析说明。
(2)结合材料二,运用联系多样性的知识,分析国家应该如何让收款条码健康发展。
2022-01-14更新 | 303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