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8 道试题
2022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过去食物的生产来源主要是耕地,形成了“以粮为纲”的粮食观。现在通过设施农业、生物技术等手段,有了更多获取食物的途径。同时,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食物的需求也更加多样化。这就要求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在确保粮食供给的同时,保障肉类、蔬菜、水果等各类食物有效供给,推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从“以粮为纲”到“大食物观”,应对粮食安全问题有了更宽广的视野。

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论知识,分析大食物观的形成过程。
2023-06-21更新 | 3925次组卷 | 24卷引用:第二单元(B卷能力提升练)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03年,我国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在发射过程中,火箭和飞船产生了共振,经过科技工作者认真研究,改进技术工艺完善了相关的航天系统,推进我国航天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2021年6月17日,中国航天员乘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顺利进驻天和核心舱,这标志着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又一个里程碑。

2021年10月16日凌晨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顺利将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三名航天员送入太空,将开展舱段转位及空间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等工作,进一步验证航天员长期在轨驻留、再生生保等一系列关键技术。


结合材料,运用探索认识的奥秘相关知识分析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是如何不断取得重大成就的。

3 . 调查研究是党的重要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重视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重要优势,也是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迫切要求。

材料一   毛泽东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习近平进一步强调“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习近平的从政路上,一直高度重视调查研究。2002年,他履新浙江;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带着如何实现浙江更好发展的问题,深入浙江多个市县,问计于基层、问计于群众,2003年7月正式提出“八八战略”;2012年底,习近平顶风踏雪,前往太行山深处的阜平县调研,了解贫困地区的真实情况,经过近一年深入的调查研究,提出了精准扶贫战略。几年间,习近平走遍14个集中连片特困区,不断完善扶贫思路和扶贫举措,2020年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国内的考察调研将近100次,遍及大江南北的社区、乡村、企业、学校、军队、科研机构,涵盖了脱贫攻坚、创新发展科教文卫、生态保护、历史传承等领域。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遇到的社会矛盾和问题严峻复杂,解决这些新问题、新矛盾,唯有利用好调查研究这个利器,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才能把握未来发展的正确方向,沿着时代进步的逻辑前行。


(1)请结合材料,运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原理,说明新时代重视调查研究的必要性。

材料二   习近平立足浙江实际擘画的“八八战略”,为浙江转型发展和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也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的重要理念和实践准备。该战略内容涵盖发挥浙江体制、区位、产业、城乡、生态、资源、环境、人文等八方面优势,并相应提出八项举措。“八个优势”,意在结合实际将已经显现出来优势进一步发挥好,将潜在的优势变为现实的优势,对于一些劣势,要通过努力转化为优势,或者避开劣势。“八个举措”,是针对进一步发挥、培育和转化优势提出的。“八八战略”体系完整,内涵丰富,立意高远,指引浙江大地发生精彩蝶变。


(2)结合材料,谈谈“八八战略”是如何运用矛盾分析法的。
4 . 袁隆平是每位中国人脚踏实地、干事创业的精神标杆。

率先开展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研究

1960年,袁隆平在试验田意外发现一株特殊性状的水稻。通过试种,他发现其子代有不同性质,推断其为天然杂交水稻。1961年春天,他把这一变异株的种子播到试验田里,结果证明了偶然发现的那个“鹤立鸡群”的植株是“天然杂交稻”。

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1964年到1965年,经过两个春秋的观察试验,他对水稻雄性不育有了较丰富的认识,根据所积累的科学数据,于1966年发表了第一篇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他的理论与研究实践是对经典遗传学理论的挑战,否定了水稻等“自花授粉作物没有杂种优势”的传统观点,极大地丰富了作物遗传育种的理论和技术。

提出杂交水稻育种的战略设想

1986年,他提出了杂交水稻的育种战略,将杂交水稻的育种从选育方法上分为三系法、两系法和一系法三个发展阶段。根据这一设想,杂交水稻每进入一个新阶段都是一次新突破,都将把水稻产量推向一个更高的水平。这项战略构想的提出,为中国在取得三系法杂交水稻研究开发成功后开展杂交水稻新探索指明了方向。

研究超级稻

1997年,他设计出了超高产株型模式和培育超级杂交稻的技术路线,并在超级杂交稻研究方面连续取得重大进展,于2000年、2004年、2012年、2014年分别实现亩产700、800、900、1000千克的目标,为粮食持续稳定增产做出贡献。

2021年5月,由袁隆平任首席科学家的“杂交水稻双季亩产1500公斤试验示范”项目在三亚测产再获佳绩,“超优千号”超级杂交水稻测产结果为平均亩产1004.83千克。


(1)结合材料,运用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的知识,分析袁隆平的成功之道。
(2)结合材料,运用逻辑与思维的知识,分析袁隆平是如何坚持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相统一的。
2022-09-22更新 | 623次组卷 | 2卷引用:第三单元 运用辩证思维方法 单元测试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11-12高二下·山西·阶段练习
主观题-辨析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5 . 辨析题

随着文明的发展,阅读已经成为人们学习知识、分享经验、塑造个人精神世界的重要途径。有人说:一个人的精神发展史,是他本人的阅读史。


运用认识论相关原理辨析:一个人的精神发展史,是他本人的阅读史。
2020-10-09更新 | 1176次组卷 | 7卷引用:2017-2018学年人教版高二政治必修4单元测试卷: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我国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的同时,推进生态环境治理,兴修水利、治理大江大河、植树造林、防沙治沙、开展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经济长期快速发展也积累下诸多生态环境问题,制约着经济社会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着眼于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直面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深刻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经验,将中华文明“天人合一”“顺天时,量地利”等生态文化加以创造性转化、创新发展,提出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等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破解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的时代难题、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了新路径,引领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生态文明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生态文明顶层设计和制度体系建设加快推进,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善。我国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典范为推动全球绿色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论的知识说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
2021-11-11更新 | 687次组卷 | 26卷引用:选择性必修4第二单元综合测试试题

7 . 在以袁隆平院士为首的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下,我国杂交水稻技术长期保持世界领先。但近年来,制种成本高,种植用种量不减反增,成为制约杂交水稻面积扩大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科研团队提出,研发一种可结出大粒稻谷的“小粒种”,既降低制种成本,又减少用种量。为了确定“小粒种”小到什么程度,科研团队走了不少弯路:最初,一度认为种子越小越好,科研人员找到了一个赛一个小的种子,但经过两三年的探索和实践发现种子并非越小越好,而应将每1000颗种子的重量控制在13到15克之间。确定“小粒种”之后,为了降低制种成本,科研团队发明了基于“粒厚”的机械分选技术,研制了专业分选机械,开辟了杂交水稻全程机械化制种新途径。

“小粒种,大粒稻”在有效降低农户用种成本的同时,还能让杂交水稻更高产、更优质。截至目前,项目成果累计示范推广323.5万亩,共计节约1.21亿元,助力增产稻谷9453.9万公斤。在首届全球可持续植物生产大会上,“小粒种,大粒稻”引发全球专家的广泛关注。


结合材料,从哲学角度,阐述科研团队探索“小粒种,大粒稻”的认识过程。
2018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以袁隆平为代表的我国杂交水稻研发团队长期不懈奋斗,不断挖掘水稻高产的潜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和世界粮食生产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几十年来研发团队奔走在试验田和实验室,解决了杂交水稻育种的一系列关键性难题。1973年,实现了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的三系配套育种;1989年,两系法杂交水稻育种获得成功;1997年,开启了第三代超级杂交水稻育种研究,兼顾了三系法和两系法育种的优点;2017年,制造了亩产1149.02公斤世界水稻单产的最高纪录。为助力国家水稻产业升级,满足人们对高品质稻米的需求,团队进一步确立培育量质提升稻种的公关目标并取得了新的突破,培育的适宜盐碱地种植的海水稻试验品种已经适应了5%盐度的海水灌溉。作为水稻育种专家的杰出代表,袁隆平院士将全部精力倾注在杂交水稻事业上,他主持举办国际杂交水稻技术培训班50多期,培训来自亚、非、拉美30多个国家的2000多名学员。并多次到国外指导杂交水稻研究与生产。


运用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说明我国杂交水稻研发推广为什么能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2022-07-08更新 | 245次组卷 | 52卷引用:2012-2018年全国卷非选择题:哲学部分题组整合训练

9 . 中医药学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实践经验。

历史上,中华民族屡遭天灾、战乱和瘟疫,却能一次次转危为安,人口不断增加、文明得以传承,中医药功不可没。中医“治未病”,彰显其独特的优势,解决了西医无法解决的医学难题,为全球卫生治理提供了“中国处方”。但与此同时,也有一些因中药超剂量使用或超周期使用而发生的中毒事件将中医药“妖魔化”。殊不知,中医典籍中提出“中病即止”,用药过量就会出现毒性反应。

中医药是一座有待挖掘的富矿,需要更多有识之士突破学科的成见和偏见。勇攀医学高峰,深入发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推进中医药现代化,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切实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


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论的知识,批驳将中医药“妖魔化”的看法。
2021-10-28更新 | 517次组卷 | 28卷引用:单元测试君2017-2018学年高二政治人教版必修4(第02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共产党始终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不断总结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勇于进行法治理论发展和创新。下表是十六大以来,我国的法治思想的发展进程。

时间

表现

十六大

提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十七大

提出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十八届四中全会

明确提出“依宪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等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新观点、新举措

十九大

强调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提出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结合材料,运用“辨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知识,分析我国法治思想的发展所体现的哲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