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认识具有反复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1 . 某科学家建立了一门全新的科学学科-古基因组学。他通过揭示所有现存人类与灭绝的古人类之间的基因差异,为探索”是什么使我们成为独一无二的人类”提供了基础。他也因为在已灭绝古人类基因组和人类进化研究方面所作出的贡献获得202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材料表明(     
①科学探索的目的是获得真理性认识
②具体认识会在实践中不断地发展
③科学研究能够延伸人类的认识器官
④认识的发展是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 . 微信表情制作团队根据周星驰在影片中常出现一些夸张搞笑的捂脸动作而创作了“捂脸”表情。该表情以它丰富的情感内涵,委婉的表达方式,受到了许多人的喜爱。一千个人眼中便有一千种“捂脸”:遇到好事了,捂脸;遇到坏事了,捂脸;认错的时候,捂脸;太尴尬了,捂脸……材料表明(       

①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
②意识在形式上是客观的,在内容上是主观的
③人们对同一个客观对象的理解有个体差异性
④认识对象具有能动性,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1-01-10更新 | 203次组卷 | 17卷引用:【区级联考】重庆市九龙坡区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教育质量全面监测政治试题
3 . 对于诗句“夜暗方显万颗星,灯明始见一缕尘”的理解,有人认为:“当你身处黑暗之中,才看到平时忽略的美好;当你春风得意之时,反而容易计较别人的小过失,眼里揉不进一粒沙子。”但也有人这样理解:“没有人否认你存在的意义,你只不过缺少一个能散发光芒的特定条件。”从认识论角度,这表明(     
①对同一个确定对象存在多个正确的理解和认知②意识内容的变化本质上是反映形式的变化
③人的认识受主观因素的制约,具有主体差异性④认识活动是主体对认识对象的反映和思索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4 . 2020年1月中国专家潜心研究的宿主蛋白调控流感病毒复制周期机制取得突破性进展,进一步完善了新型冠状病毒与宿主蛋白形成的相互作用网络,深化了对流感病毒复制周期的理解,为研制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药物提供了潜在靶点。从唯物论来看,这证实(       
A.认识具有无限性、反复性、上升性
B.意识是对客观存在正确的反映
C.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主动创造性
D.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我国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几十年的持续推进,对倡导绿色低碳的发展方式发挥了积极作用。2022年3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森林是水库、钱库、粮库,现在应该再加上一个“碳库'”。由此可见(     
①正确的认识往往要经历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②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③真理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
④受各种条件的限制,认识具有主体差异性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6 . 目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人民日报》曾载文指出:“流行病学规律告诉我们,人类面对新冠肺炎的爆发需要一个必要的认知过程,政府应对策略的形成也需要时间。随着时间的推移,流行病学将能够进行追潮性研究。”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事物的本质暴露有一个过程,人们只能静观其变
②人类对事物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发展的过程
③事物是可以认识的,但认识不是一蹴而就的
④进行追潮性研究的最终目的是深化对流行病学的认识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3-12-18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艺术班)试题
7 . “年轻的时候,日短年长;年老的时候,年短日长。”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①既有的认识不具有确定性
②认识受主体状况变化的影响
③个人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
④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8 . 据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对“如果遇到老人倒地,公众的第一反应会是什么”的调查中,139010人自发参与调查,其中,55.6%的人选择直接走开,23.4%的人选择留下证据或找到证人后再扶,12.6%的人选择拨打“110”并等待,仅有5.4%的人选择毫不犹豫地主动扶起来。由此可见
①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②对事物的认识受主体差异的影响
③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有选择的                    ④真理与谬误相伴而行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9 . 中华民族对无限宇宙的探索永无正境,中国人奔赴星辰大海的步伐从未停止。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航天梦”早已汇入伟大的“中国梦”,成为人类文明发展历程中的惊鸿之笔、“嫦娥”奔月、“北斗”指路、“天问”问天、“天宫”揽胜、“玉兔”探月、“祝融”探火、“羲和”探日……见证了中国航天一次次的跨越,也不断标注着中国太空探索的新高度。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都更加需要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


(1)结合材料,从认识的主体和客体的角度,谈谈你对“中华民族对无无止境”的理解。
(2)“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结合材料,运用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原理,对此加以说明。
2022-01-21更新 | 284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10 . 2020年5月12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流行病学规律告诉我们,人类面对新冠肺炎的暴发需要一个必要的认知过程政府应对策略的形成也需要时间。随着时间的推移,流行病学将能够进行追溯性研究。”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事物是可以认识的,但认识不是一蹴而就的
②人类对事物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发展的过程
③事物本质呈现有一个过程,人们只能静观其变
④政府决策应该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1-07-18更新 | 365次组卷 | 36卷引用:重庆市第七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