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认识具有反复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党的百年历史上,先后通过了三个重大历史决议。
1945年4月党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重大历史关头
背景:对曾经给党的事业造成严重危害的主观主义、教条主义还没来得及从思想上进行认真清理。复杂严峻的革命形势,迫切要求我们党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通过开展集中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总结和汲取历史经验教训。
意义:使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更加团结统一,为战胜困难、夺取抗战胜利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时期:诞生于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重大历史关头
背景:一些人受长期“左”的思想束缚,加之极少数人利用党进行拨乱反正的机会,极端夸大党所犯的错误,党内外出现了在对待“文化大革命”和评价毛泽东、毛泽东思想上的错误倾向。
意义:为中国向何处去指明了正确方向,为探索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了重要条件。
2021年11月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背景:在党成立一百周年重要历史时刻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重大历史关头,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
意义:推动全党进一步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更好应对前进道路上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论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上出台的三个历史决议的认识。
2023-01-24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A10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政治试题

2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

时间

事件

备注

1992年9月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

走”发展战略被批准实施

1999年11月

神舟一号成功发射

2003年10月

神舟五号升空

杨利伟飞上太空,中国成为第三个将人类送上太空的国家

2005年10月

神舟六号升空

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一步”收官

2008年9月

神舟七号飞天圆满成功

开启了“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二步”征程

2013年6月

神舟十号升空

实现与天宫一号对接并对其进行短暂的有人照管试验

2017年4月

天舟一号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二步”宣告完成

2021年6月

神舟十二号飞船成功发射

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又前进了一大步

2021年11月

神舟十三号飞船成功发射

首次与三舱组合体自主快速径向交会对接,首次长期在轨停靠6个月,首次具备天地结合多重保证的应急救援能力

神舟飞船系列,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十三号”,以及本次任务的多个“首次”,正是中国航天人发扬航天精神,不断进行科技创新的结晶。


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不断取得新成就反映了对航天活动认识深化的过程。结合材料,运用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的知识加以分析。
2023-01-07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检测政治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现代化是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长期探索和实践取得的重大成果,中国共产党对现代化的探索经历了一个过程。

时间探索内容
1979年3月23日邓小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首次正式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的概念。这里所说的"中国式的现代化",主要是指现代化国家的发达程度和发展水平,是就发展目标来说的
党的十三大报告将“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这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内涵的初步界定
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涵进一步丰富
党的十九大提出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将“美丽”作为现代化强国的内涵之一,表明了中国共产党人对现代化国家认识的拓展
党的二十大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本质要求,使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认识上不断深入、战略上不断成熟、实践上不断丰富,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

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运动规律的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对现代化的探索过程。
2022-12-22更新 | 17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八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以青蒿为代表的中草药,以针灸、拔罐等为代表的施治之术,越来越为世界所接受。在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中医药参与到了预防、治疗和康复的全过程。截至2020年3月23日,在全国确诊病例中使用中医药的占91.5%,临床疗效观察显示,中医药总有效率达到了90%以上。

科学总是在被质疑当中发展与进步的,中医药学也不例外,中医药也存在着传承不足、创新不够等问题,甚至在中西医结合治疗过程中出现了“中医西化”和“以西律中”的现象。为此,《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指出,中医药工作必须守正创新,充分发挥中医药防病治病的独特优势和作用,为建设健康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1)科学总是在被质疑当中发展与进步的,中医药学也不例外。请运用真理的有关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材料二   湖北省武汉市等多个地区发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疫情来势汹汹,已经出现人传人和医务人员感染,病毒存在着变异的可能,疫情存在进一步扩散的风险。人们对病毒的认识和斗争是不断前进的。最早爆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时人们不知道病毒的来源和传播方式,因此没有有效防治手段;随着研究的深入,现在可以确定病毒来源于动物,人与人主要是通过接触传播,因此主要防止疫情蔓延的办法是把患者隔离,切断传染源,控制疫情。目前尚无有效抗病毒疫苗和治疗药物,防止疫情爆发也无有效办法,人类对该病毒的认识防控还是一个相当长期艰巨的任务。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相信人类与病毒的斗争会在不远将来最终取得成功。


(2)结合材料,运用“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的知识,说明人们对新型冠状病毒的研究历程。
2022-11-09更新 | 13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综合高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检测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新冠病毒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隐匿性高。目前,我们对病毒的认识还非常有限,病毒变异及疫情发展方向尚不明确,奥密克戎对特定人群还有严重威胁,我国的防疫形势依然严峻。通过两年多的抗疫实践,我国在党的领导下根据国情和疫情形势变化,探索出了“动态清零”政策,动态清零不是要求“零感染”,而是快速、精准地切断传播链,发现一起就扑灭一起。这是权衡利弊做出的最佳选择,虽然牺牲了部分人短期的生活便利,但换来的是全体人民的健康和长期的正常生活,帮助我们取得了一场又一场硬仗的胜利,以最小的成本实现了疫情防控的最佳效果。我们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从快从严,坚决打赢疫情防控仗。


运用“探索认识的奥秘”的相关知识,说明我国现阶段为什么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月球的内部构造是什么样子?科学家们认为,月球也和地球一样,是由月壳、月幔、月核组成,目前,科学家们依据月球岩浆洋理论,认为月壳由较轻的斜长石组分上浮结晶品形成,月幔则由橄揽石、辉石等较重的矿物下沉形成。然而,这一关于月幔物质组成的推论至令没有很好地被证实。

带着揭开月球深部物质成分神秘面纱的使命,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踏上了探索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的征程。5月16日凌晨,国际科学期刊《自然》(Nature)在线发布我国月球探测领域的一项重大发现,研究人员利用嫦娥四号探测数据,证明了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存在以橄榄石和低钙辉石为主的深部物质,为解答长期困扰国内外学者的有关月幔物质组成的问题提供了直接证据,将为完善月球形成与演化模型提供支撑,加深人类对月球形成与演化的认识。但人类对月球的认识仍然极为有限,对它的探索才刚刚开始。


结合材料,用“探索认识的奥秘”的知识,分析科学家对月球探索的过程。
2022-01-17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利辛县启明东方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检测政治试题

7 . 截至2020年10月30日,全球累计新冠确诊病例已超过4512万例。当前,疫情正在全球多点暴发。新冠肺炎疫情对全人类都是一场大考。如何应对?未来各国面对重大突发事件又当如何?人们对病毒的认识和斗争是不断前进的。最早暴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时人们不知道病毒的来源和传播方式,因此没有有效防制手段;随着研究的深入,现在可以确定病毒来源于动物,人与人主要是通过接触传播,因此主要防止疫情蔓延的办法是把患者隔离,切断传染源,控制疫情;目前尚无有效抗病毒疫苗和治疗药物,防止疫情爆发也无有效办法,人类对该病毒的认识防控还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相信人类与病毒的斗争会在不远将来最终取得成功。


结合材料,运用“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的知识,说明为什么人类对新型冠状病毒的认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8 . 《史记》有云:“虽有明天子,必视荧惑所在。” 纵观人类火星探测史,日本、印度、欧洲登陆器皆败北。2017年7月我国长征五号第二次试射失败。对火星的关注,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不变的情怀。中国航天人在“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航天精神激励下,2020年7月23日,用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将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发射升空。

我国火星探测任务新闻发言人刘彤杰表示,此次火星探测任务的工程目标是实现火星环绕探测和巡视探测,获取火星探测科学数据,实现我国在深空探测领域的技术跨越;同时建立独立自主的深空探测工程体系,推动我国深空探测活动可持续发展。此次火星探测任务的开户,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技术的新突破,中华民族开启了飞天揽月的新篇章。


(1)结合材料,分析火星探测任务目标的实现是如何体现意识的作用的。
(2)结合材料,运用“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分析人类的火星探测工程。
2020-11-01更新 | 412次组卷 | 5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第二完全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扶贫开发的标准、目标、政策等也在不断进行着调整变化。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开始实施大规模的扶贫开发。从90年代中期开始,党中央、国务院先后颁布一系列纲领性文件:1994年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4-2000年)》,2001年实施《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2011年实施《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这一系列纲领性文件有力指导推动了我国扶贫工作的开展,到2020年底,我国将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创造出人类反贫困历史上的中国奇迹。


结合材料,运用“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的知识,说明我国是如何部署扶贫开发工作的。

10 .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在湖北省武汉市等多个地区发生。疫情来势汹汹,已经出现人传人和医务人员感染,病毒存在着变异的可能,疫情存在进一步扩散的风险。截至2020年1月23日1时,湖北已累计报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554例,死亡17例,疫情已迅速传播至国内外多地。人们对病毒的认识和斗争是不断前进的。最早暴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时人们不知道病毒的来源和传播方式,因此没有有效防制手段;随着研究的深入,现在可以确定病毒来源于动物,人与人主要是通过接触传播,因此主要防止疫情蔓延的办法是把患者隔离,切断传染源,控制疫情;目前尚无有效抗病毒疫苗和治疗药物,防止疫情暴发也无有效办法,人类对该病毒的认识防控还是一个相当长期艰巨的任务。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相信人类与病毒的斗争会在不远将来最终取得成功。


(1)结合材料,运用“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的知识,说明人们对新型冠状病毒的研究是如何体现这一过程的。
(2)结合材料,运用发展观的知识,说明人类战胜病毒的过程。
2020-04-03更新 | 538次组卷 | 7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综合高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