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认识具有反复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8 道试题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 . 元宇宙是什么?戴上脑机接口、AR等设备可进入平行虚拟世界,通过虚拟化身,你能与世界各地的同事“面对面”交流,也可躺在床上“现场”听音乐会,还可感受到现实世界的味觉、触觉、嗅觉…元宇宙是通过人工智能等技术驱动、平台化赋能,构建起的新型虚实相融的互联网应用和社会形态。作为尚未成型的新兴事物,元宇宙引发诸多争议。赞成者认为,元宇宙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当下资本争相入局,会助力元宇宙核心技术突破,加速其建设,应保持好奇和探索;反对者认为,目前元宇宙定义尚无定论,从算力条件、网络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现状看,元宇宙也不具备全面发展的可能性。


结合材料,运用“认识的反复性”的有关知识,分析对于元宇宙为什么会有不同的声音?
2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文化自信在历史传承中坚定,文化血脉在交融创新中延续。近来,河南卫视节目《端午奇妙游》是爆全网,不少观众直呼“爱了”一整个节目采用网综+漫画+追剧+水下舞+皮影等多种艺术形式,以四位“唐小妹”的视角,拉出四条平行且交错的故事线,将端午文化包裹在美轮美奂的影像中。如《丽人行》展示了“中国式性感”、《医圣传人》用说唱展现中医文化传承……节目“出圈”背后,是创作者与观众当面对话从而满是他们的审美需求的诚意;是创作者精心挖掘传统文化和现代表达的契合点,让那些古朴的文明“活”起来;是创作者用创新的视听艺术方式呈现历史文化中耀眼的元素,为传统文化赋能,以创新致敬传统。

纪录片《记住乡愁》于2015年元旦在央视首播。该片选取100多个传统村落,围绕中华美德的千百年传承,一集一村落,一村一传奇。采取纪实手法讲述一个个生动感人的故事:有坚守精忠报国、宁死不屈民族气节的,有传承诚信为本,诚实待人村风的,有秉持积善成德、助人为乐精神的,有倡导邻里和睦、守望相助的,有崇尚生命、敬畏自然的……

《记住乡愁》的播出引发社会强烈反响。古建筑学者将其誉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立体的教科书,现成的博物馆”,历史学者认为《记住乡愁》呈现了一幅生动的乡村历史画卷,民俗学者从节目中一个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化石”,社会学者强调吸取传统乡村社会治理的智慧和经验……

(1)有人认为,《端午奇妙游》之所以火“出圈”只在于创作者正确发挥了主观能动性。结合材料一,运用“运动的规律性”的知识对此加以评析。
(2)运用认识论的相关知识并结合材料二,分析不同学者从《记住乡愁》中获得不同感受的原因。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天河漫漫,北斗璀璨。

天道酬勤,力耕不欺。20世纪90年代,中国开始探索适合国情的卫星导航系统发展道路,在高端技术空白地带白手起家。一代代北斗人一路披荆斩棘、不懈奋斗,潜心卫星导航领域的研究,夜以继日的科研攻关,无数次外场测试试验,面对一个个问题,不断提出想法,再验证,再推翻,一点点向前推进,终于在北斗这一国家重大战略任务的攻关中取得了实实在在的系列成果:2000年10月第一颗北斗一号试验卫星成功发射;2012年,建成了国际上首个混合星座区域卫星导航系统,完成北斗二号系统向亚太地区提供服务的任务;2021年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标志着我国建成了独立自主、开放兼容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中国北斗从此走向了服务全球、造福人类的时代舞台。30多年来,我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走过了从“埋头追赶”到“昂首领跑”,从“受制于人”到“自主可控”,从“区域服务”到“全球指路”的艰辛历程。

梦想召唤,精神引领。北斗导航系统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是一代代北斗人发扬“自主创新、开放融合、万众一心、追求卓越”新时代北斗精神创造的中国奇迹。这是中国航天人在建设科技强国征程上立起的又一座精神丰碑,是与“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既血脉赓续、又具有鲜明时代特质的宝贵精神财富,激励着广大科研工作者继续勇攀科技高峰,激扬起亿万人民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北斗系统建设发展成果展示时,强调要传承好、弘扬好新时代北斗精神。在新时代北斗精神的鼓舞下北斗人又开始了新一轮的研究征程。到2035年,我国将建成一个更加泛在的、更加融合的、更加智能的国家综合时空体系,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1)我国北斗导航系统的建立是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不断发展的历程。结合材料并运用认识的特点的知识加以分析。
(2)新时代北斗精神激扬起亿万人民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结合材料,从文化角度加以说明。
2023-08-15更新 | 140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益阳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1月11日,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科学精准做好防控工作的通知》,公布进一步优化防控工作的二十条措施,(以下简称“二十条”),要求各地执行缩短密切接触者隔离时间,取消次密接判定、中风险区,对未发生疫情区域不得扩大核酸检测范围等。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有关专家称,我们通过两年多的防控实践,经历了若干次聚集性疫情的挑战,积累了很多防控的经验,对于病毒的传播规律和临床治疗特点,有了新的认识。优化调整防控措施不是放松防控,更不是放开、“躺平”,而是适应疫情防控新形势和新冠病毒变异的新特点,坚持既定的防控策略和方针,更加科学精准开展防控工作,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二十条”优化措施,不仅对当前防控工作提出更加精细、更加精准的要求,还为下一步开展工作提供了清晰的指导和可靠的依据。


结合材料,运用“探索认识的奥秘”知识,分析国务院发布进一步优化疫情防控工作措施的合理性。
2023-06-18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市东莞市第二高级中学等七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992年9月21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立项实施,即为“921工程”。2022年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30周年,三十年来,按照“三步走”发展战略,几代航天人接续奋斗、攻坚克难,已顺利完成了前两步任务,即将完成“第三步”——中国空间站在轨建造,将全面实现三步走发展战略任务目标。回望来时路,我国载人航天事业的每一步都坚实而有力,问鼎长空、翱翔苍穹,是中国人几千年来不曾中断的梦想。空间站造梦,让中国人的航天梦越飞越高。


结合材料,运用“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的有关知识,分析我国空间站建设过程的科学性。
2023-04-03更新 | 139次组卷 | 4卷引用:福建省仙游县枫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党的百年历史上,先后通过了三个重大历史决议。
1945年4月党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重大历史关头
背景:对曾经给党的事业造成严重危害的主观主义、教条主义还没来得及从思想上进行认真清理。复杂严峻的革命形势,迫切要求我们党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通过开展集中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总结和汲取历史经验教训。
意义:使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更加团结统一,为战胜困难、夺取抗战胜利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时期:诞生于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重大历史关头
背景:一些人受长期“左”的思想束缚,加之极少数人利用党进行拨乱反正的机会,极端夸大党所犯的错误,党内外出现了在对待“文化大革命”和评价毛泽东、毛泽东思想上的错误倾向。
意义:为中国向何处去指明了正确方向,为探索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了重要条件。
2021年11月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背景:在党成立一百周年重要历史时刻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重大历史关头,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
意义:推动全党进一步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更好应对前进道路上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论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上出台的三个历史决议的认识。
2023-01-24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A10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政治试题

7 . 中国梦,航天梦。2022年7月24日,搭载问天实验舱的长征五号B遥三运载火箭发射成功。神舟十三号凯旋、神舟十四号飞天、问天实验舱升空、梦天实验舱择机发射、神舟十五号蓄势待发,我国载人航天事业承载着我们伟大民族的飞天梦想,向着浩瀚星空昂首挺进。

三十载,三大步,圆梦强国。1992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启动,制定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即载人飞船实现航天员的天地往返、探索并建设以过渡实验性质为主的空间实验室、建设完整功能的空间站。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十四号”,从“天宫一号”到“天宫二号”,中国航天人也曾经历过“尖兵一号”“东风二号”“长征二号E型”发射的失败。面对挫折,中国航天人没有被失败打倒,而是脚踏实地,精益求精,不断优化排除隐患,提高运载火箭的可靠性,每一次飞行都会运用一些新技术,解决一些老问题;每一次验证的技术都比上一次更先进,更完美,中国人正在一步步实现自己的航天梦。


结合材料,运用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的知识,分析三十载的圆梦历程。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科技创新,尤其是原始性创新,是一种向未知领域探索的活动。在这一过程中,出错在所难免。科学研究本来就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只有在失败中不断提取和积累成功的因子,才能厚积薄发。习近平指出:要在全社会积极营造鼓励大胆创新、勇于创新、包容创新的良好氛围,既要重视成功,更要宽容失败。在基础研究领域,包括一些应用科技领域,要尊重科学研究灵感瞬间性、方式随意性、路径不确定性的特点,允许科学家自由畅想、大胆假设、认真求证、不断试错。不要搞科技领域的大跃进,不要用死板的制度约束科学家的研究活动。在科学探索过程中,全社会要宽容失败,允许和鼓励试错


结合材料,运用“探索认识的奥秘”的知识,分析在科学探索过程中,全社会要“宽容失败,允许和鼓励试错”的合理性。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小康社会是古代思想家描绘的诱人的社会理想,表现了普通百姓对宽裕、殷实的理想生活的追求。所谓全面小康社会,不仅仅是解决温饱问题,而是要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满足城乡发展需要。邓小平在规划中国社会发展蓝图时提出了小康社会概念,提出到二十世纪末在中国建立一个小康社会,国民生产总值人均达到八百美元,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提出了一个明确的奋斗目标。党的十六大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深刻分析了目前我国小康水平的特点,阐述了巩固和提高小康水平的长期性和艰巨性,进而提出了在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党的十九大指出,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2021年,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的全面小康》白皮书。


结合材料,运用真理的有关知识,分析党对小康社会的认识历程。
2022-12-04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抚顺市六校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9月17日,“神舟十四号”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密切协同,在完成出舱活动全部既定任务后安全返回“问天”实验舱,出舱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1992年9月21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立项批准实施,代号“921工程”。三十载三大步圆梦强国:从1999年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神舟一号”发射到2021年“天和”核心舱入轨,再到2022年“问天”实验舱入轨。当下,“梦天”实验舱整装待发。每一次飞行都比上一次更先进、更完美,中国人正在一步步实现自己的航天梦。


结合材料,运用“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的知识对我国空间站建设过程的科学性加以分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